「獨角獸」葯明康德今日申購 市場開啟新經濟浪潮
央廣網北京4月24日消息(記者 王雨馨)今日,無錫葯明康德新葯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葯明康德」)正式開啟申購,成為證監會提出IPO「即報即審」綠色通道新政後、兩市首隻上市的「獨角獸」企業。
專家分析稱,葯明康德的申購只是「獨角獸」浪潮的開始,相信這是對中國股市上市公司結構的一個革命;同時也表明新經濟元素在中國經濟結構中的佔比越來越佔主導地位。
資料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00年,以醫藥研發外包服務(CRO)起家,向全球製藥公司、生物技術公司以及醫療器械公司提供一系列的實驗室研發、研究生產服務,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小分子醫藥研發服務企業。
降低募資比例 有利於化解市場擔憂
據招股書披露,此次IPO發行數量不超過1.04億股,預計本次募集資金使用額為21.3億元,每股發行價為21.6元。值得注意的是,募資金額較此前預披露的57.4億元減少了63%。
「結合目前中國股市的現狀看,市場雖然對獨角獸懷有希望,但也對大批獨角獸企業集中上市充滿疑慮。」證券投資專家侯寧進一步表示,擔憂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其一,是否來的真是獨角獸企業,魚龍混雜的騙子可能也在其中;第二,大批獨角獸如果高開吸血,會對市場承受能力產生。」
「所以,減少募資比例有利於化解市場擔憂,為後續獨角獸企業上市開闢道路。」他說。
此外,若按照此前計劃的募資金額和新發股份數計算,葯康明德每股發行價將逾55元,市盈率上升達50倍左右。
市盈率降至紅線以下 有利降低獨角獸A股上市泡沫
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此次葯明康德募資大規模調減後,發行市盈率將降至22.99倍左右,位於23倍的發行市盈率紅線以下。
對此,侯寧認為,降低葯明康德上市市盈率是明智之舉。
「如果上市首日市盈率太高,後市必然會釋放「利好出盡」的信號,或許會造成天天陰跌從而拖累大盤,也打擊市場投資獨角獸企業的信心,更給後市其他獨角獸企業登陸A股製造負面效應。」
侯寧進一步分析,低開由於估值較低,市場投資資金便可能逐步介入推高股價,從而對大盤也有穩定作用,如此,獨角獸企業對市場的作用從一開始便是良性的,有利於後續類似企業的上市。
經濟學家宋清輝則表示,葯明康德的發行市盈率,並沒有採取高價發行,這從側面表明監管層對獨角獸企業募資的從嚴控制,也有利於降低獨角獸A股上市的泡沫。
「快速過會」體現監管層對新經濟的大力支持
作為首個以IPO形式回歸A股的中概股,葯明康德「神速」過會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
此前的2月6日,葯明康德招股顯示預披露更新;3月27日,葯明康德上會。從在上交所排隊企業中名列第73位到順利過會,葯明康德只用了50天左右。
並且,在過會半個多月後,先於富士康,「閃電般」拿到IPO批文。
市場人士認為,葯明康德的快速過會,得益於近期A股擁抱「獨角獸」的政策,體現了監管層對新經濟的大力支持;同時給相關公司指出一條快速上市的可行路徑,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數據顯示,葯明康德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為61.2億元,凈利潤為11.2億元;2017年營業收入為77.65億元,凈利潤為9.79億元,公司近3年平均毛利率為38.90%。其中,公司醫藥創新及研發業務發展良好,2014年至2016年,葯明康德CRO業務佔全球市場份額分別為1.64%、1.80%、2.02%,呈逐年上升趨勢。
商譽值短期內增加迅速 或產生一定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商譽數值變化較大。招股書顯示,截止2017年9月30日商譽賬面餘額為10.59億元,相較2017年3月31日的3.8億元,短短半年增加了6.79億元。
這也引起了發審委的關注。「發行人2017年末商譽和無形資產金額較大,經對客戶關係、商譽及商標使用權分別計提減值準備後,商譽加無形資產(扣除土地使用權)餘額占凈資產低於20%。」由此,發審委要求其說明合理性。
對此,葯明康德在招股書中表示,這部分商譽,主要是由收購輝源生物的檢測分析業務-藥效評價與檢測業務產生。而輝源生物2017年9月30日總資產下降至1.99億元,下降金額為2417.4萬元,其2017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為133.2萬元。
有業內人士表示,商譽代表一種潛在的經濟價值。在企業併購過程中,高溢價容易產生高商譽,但同時存在一定風險。「比如,如果收購的對象業績表現不及預期,那麼,商譽可能會減值,進而影響整個公司的凈利潤。」
葯明康德2015年年底從紐交所退市、被稱為醫藥界「華為」。今日,葯明康德開啟申購,正式成為滬深兩市首隻上市的「獨角獸」企業。
「總體來看,獨角獸企業的上市或回歸是今年股市發生的一件大事,也是今年兩會後中央對資本市場政策發生質變的一大體現。」侯寧表示,這說明中國從高層到基層都已認識到科學技術、發明創新在現代經濟生活中舉足輕重的扛鼎功用,也表明新經濟元素在中國經濟結構中的佔比越來越佔主導地位。
※特朗普發推特「喊冤」?美國搬起石頭,結果卻砸了自己的腳……
※上汽通用加入共享汽車戰局 新能源車「嫁接」共享充滿想像
TAG:央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