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著一張「狗皮膏藥」的臉,卻有著火熱的心

長著一張「狗皮膏藥」的臉,卻有著火熱的心

穴位貼敷療法,是以中醫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把藥物研成細末,用各種液體調成糊狀再貼敷於穴位或患處(阿是穴),通過藥物、腧穴及經絡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中醫外治療法。因其貼敷於穴位時的樣子,和民間流傳的膏藥類似,故被患者戲稱為「狗皮藥膏」。

作用機理

穴位貼敷是針灸和中藥二者結合滲透的產物,其本質是集經絡、穴位、藥物為一體的綜合性療法,其作用機理總結起來主要有兩點:

一是藥物的作用,道理同於內服,只不過給葯途徑不同罷了。貼敷藥物直接作用於體表穴位或病灶(阿是穴),使藥物有效離子成分透皮吸收,經過穴位聚集擴大,經絡傳導,以發揮藥物的效應。正如《理瀹駢文》中所言:「切於皮膚,徹於肉里,攝入吸氣,融入滲液。」在臨床中,根據患者疾病不同、個體差異等因素,運用中醫辨證用藥,可達到祛病拔毒、扶正強身、調和營衛及平衡陰陽等作用。

二是經穴的作用,經絡「內屬臟腑,外絡肢節,溝通表裡,貫穿上下」,是溝通人體內外環境及運行氣血的通路,而穴位則是通路的閥門,是「肺氣所發」和「神氣遊行出入」的門戶。穴位貼敷藉助藥物貼於穴位,對穴位產生特定的刺激,激發經氣,通過經絡傳導,達到通鬱氣、散瘀腫、行氣血、調陰陽的作用。

為了切合我院的臨床實際,我中心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個體差異,制定了幾個常用的穴貼方,用於解決不同的臨床問題,其中包括呼吸方、強壯方、痛風方和關節方等。現在給大家介紹臨床上最常用的兩個方:呼吸方和強壯方。

呼吸方

藥物組成

白芥子、細辛、木香、前胡、生麻黃、甘遂等。

向上滑動瀏覽藥物解析

白芥子:辛散溫通,利氣機,通經絡,化寒痰,逐飲邪,專入肺經。既能溫肺祛痰、利氣通絡,治療寒痰喘咳;又能通絡止痛、消腫散結,治痰滯經絡所致肢體麻木、關節腫痛等。細辛:本品辛溫,入心、肺、腎經。芳香透達,通徹表裡上下,散寒力強。外能散風寒而解表邪,內能化寒飲而止咳喘,散寒通經而善於止痛,辛散透達而宣通諸竅。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陽虛外感,痰飲喘咳等證,尤長於止痛,善治風寒頭痛,痹痛等多種寒痛證。木香:辛行苦泄溫通,芳香氣烈味厚,長於通暢氣滯,用於多種氣滯疼痛證。前胡:苦辛微寒,苦能下氣消痞,辛能宣肺散風,寒能清熱。專入肺經,化痰濁,散風熱,治痰熱阻肺,肺失宣降之咳喘證。《本草綱目》:「清肺熱,化痰熱,散風邪。」生麻黃:味辛發散,性溫散寒,善於宣肺氣,開腠理,透毛竅,為辛溫解表之峻劑,被稱為「發汗解表第一葯」;主入肺經,能宣通肺氣,止咳平喘,為治療肺氣壅遏所致咳喘的要葯。此外,取其性溫,能散寒通滯以逐經絡陰寒之邪,用於治療風寒痹症。甘遂:苦寒降泄,入肺、腎、大腸經,為泄水逐飲之峻劑,善行經隧之水濕,使體內瀦留之水飲從二便排出,主治水腫脹滿,胸脅停飲;外用能消腫散結。諸葯合用,可溫陽助氣,溫化痰飲,溫通經絡,散寒止痛。

臨床取穴

肺俞、中府、列缺、合谷、大椎、風門、豐隆、阿是穴等。

適應症

感冒、咳嗽、哮喘、支氣管炎,肺炎、慢性鼻炎等;還可用於一些痛症,如落枕、急性腰扭傷等。

強壯方

藥物組成

丁香、細辛、肉桂、地龍、遠志、川芎、白芥子等。

向上滑動閱覽藥物解析

丁香:辛溫芳香,主入脾胃,長於溫中散寒、降逆止嘔;又入腎經,有溫腎助陽之功。細辛:本品辛溫,入心、肺、腎經。芳香透達,通徹表裡上下,散寒力強。外能散風寒而解表邪,內能化寒飲而止咳喘,散寒通經而善於止痛,辛散透達而宣通諸竅。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陽虛外感,痰飲喘咳等證,尤長於止痛,善治風寒頭痛,痹痛等多種寒痛證。肉桂:辛甘大熱,歸腎、脾、心、肝經,為補火助陽之要葯,善補命門之火,有引火歸原,益陽消陰之功。主要有補火助陽,引火歸原,散寒止痛,溫通經脈的功效。地龍:本品咸寒,入肝、脾、膀胱經,性善走竄。其清熱力強,既能清肺平喘,又能清膀胱之熱結。此外,還長於通行經絡,治腦卒中半身不遂。遠志:辛開苦泄,微溫通散,入心、肺、腎經,既助心陽,益心氣,使腎氣上交於心而安神益智,又可祛痰而開竅。《神農本草經》:「主咳逆傷中,補不足,除邪氣,利九竅,益智慧,耳聰目明,不忘,強志倍力。」川芎:辛散溫通,歸肝、膽、心包經,能上行巔頂,下走血海,旁通四肢,為「血中之氣葯」,具有良好的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效。廣泛用於血瘀氣滯諸證,尤善治婦女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等,為婦科活血調經要葯;還可「上行頭目」,祛風止痛,為治頭痛之要葯。《神農本草經》:「主中風入腦,頭痛,寒痹,筋攣緩急,金瘡,婦人血閉無子。」白芥子:辛散溫通,利氣機,通經絡,化寒痰,逐飲邪,專入肺經。既能溫肺祛痰、利氣通絡,治療寒痰喘咳;又能通絡止痛、消腫散結,治痰滯經絡所致肢體麻木、關節腫痛等。諸葯合用,可溫運腎之陽氣、溫補五臟之虛、強人之本。

臨床取穴

中脘、神闕、氣海、關元、脾俞、胃俞、腎俞、血海、足三里、天樞、章門、三陰交等。

適應症

中風脫證、偏癱、免疫力低下、失眠、月經不調、痛經、泄瀉、便秘、胃脘痛、小便不利、亞健康人群等。

?

注意事項

1、貼葯時間一般成人為1-2小時,兒童為30-60分鐘,貼敷期間若出現皮膚灼痛感,則立即取下藥膏。

2、貼葯後局部皮膚出現紅暈、熱感屬正常現象,不用處理,或外塗藥膏以減緩刺激。

3、若貼葯時間過長出現水泡,應保護創面,避免抓破感染,必要時找醫生處理。

4、貼敷期間,戒食牛肉、公雞、花生、豆腐、南瓜、茄子、芋頭、鴨等發物。

5、個別出現過敏情況的,取下藥膏即可,嚴重者叫醫生處理。

6、敷藥部位1小時內不要沾冷水,藥物取下後,用溫水清洗,忌用肥皂。

穴位貼敷是中醫藥傳統特色治療手段,有獨特的優勢。其有副作用少、費用低、操作簡便、 安全有效、老少皆宜等優點,已經廣泛用於治療臨床各科疾病。清代名醫徐靈胎說:「用膏藥貼之,閉塞其氣,使葯從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經貫絡,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較之服藥尤有力,此至妙之法。」

GIF

參考資料

[1]朱寶,宋瑞平,張彥軍.中藥穴位貼敷療法的理論與機制探討[J].甘肅醫藥,2016,35(08):578-580.

信息來源:廣東三九腦科醫院 康復訓練中心

圖文編輯:許立國

審核:王錚輝

促進康復技術與管理交流

宣傳康復科普

傳播學科文化

關注康復|關注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九腦科康復 的精彩文章:

柴鐵劬教授講課:影響針灸臨床療效的幾個關鍵環節

TAG:三九腦科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