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銀行理財收益連跌三周,凈值化轉型困難重重

銀行理財收益連跌三周,凈值化轉型困難重重

據融360最新監測數據顯示,上周(4月13日-19日)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84%。

從不同收益類型產品來看:

上周保證收益類理財產品199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6%;

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645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2%;

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1565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11%。

從不同期限理財產品來看:

個月以內理財產品725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73%;

3-6個月理財產品784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83%;

6-12個月理財產品840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88%;

12個月以上理財產品126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1%。

2017年底出爐的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給剛兌下了死命令,去剛兌的大幕正式拉開。

不過,體量已達30萬億元的銀行理財也遇到「大船難掉頭」的困窘:投資者憑信任購買理財的習慣,讓銀行在打破剛兌方面遇到極大阻力。

伴隨資管新規落地進入倒計時,銀行開放凈值型理財的佔比逐漸走高。

所謂理財產品凈值化,就是不給理財產品定預期收益率,而是像基金那樣按凈值申購、贖回,不再保證客戶的收益。

換句話說,也就是打破剛性兌付。

這其實早已是不少業內人士的願景。

從銀行年報可以看到,每家銀行每年發行的理財產品基本都在數千隻,規模上萬億元。

如此巨大的體量,又需要保持相對穩定的收益率,這意味著市場中要有足夠規模且價格波動不大的投資標的才可以。

但受經濟周期、區域環境變化等影響,能長期保持穩定很難。

多數銀行此前遇到兌付危機,選擇的都是自掏腰包補齊。

例如:

2012年一家股份制銀行理財出現兌付問題,投資者聚集到銀行門口討說法,最終以該行用自有資金兌付告終;

2016年底低迷的債市也一度讓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出現虧損,有些銀行動用利潤填補虧空,投資者並未察覺異樣,但相關銀行員工的年終獎縮水明顯。

長期下來,剛兌加劇了市場道德風險,也倒逼金融機構去加槓桿、加久期、加風險等。

過往也有多項文件在不斷強調要打破理財產品剛兌,但在各項文件中一直沒有具體規定。

直到2017年11月,央行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橫跨各類金融機構的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首次完整明確剛兌的定義和對剛兌的處罰。

要求金融機構對資管產品實行凈值化管理,及時反映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

讓投資者明晰風險,並明確「金融管理部門對剛性兌付行為採取相應的處罰措施」。

今年3月下旬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資管新規獲通過,意味著離落地再近一步。

作為資管產品中佔比最大的銀行理財,開放凈值化轉型也成為必然趨勢。

隨著監管要求的明確,未來極有可能90%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將轉型為凈值型產品。

凈值化轉型之困

銀行對此不無信心。

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在實際操作層面上,大多數產品還是偽凈值型產品,採用的成本攤余法估值。

即由資產收益平均攤至每日,會導致產品凈值均勻變動,可無法真正暴露基礎資產風險特徵。

這樣做一定程度還是源於投資者的壓力,不少分析都指出,銀行理財產品真正「凈值化」最大的困難仍然是轉變投資者思維。

從投資者角度來說,觀念的扭轉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從銀行的角度來說,對投資者做到充分的信息披露和對應的風險匹配告知,短期難度也是很大的。

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同期業務還不能耽擱太多,其中均衡就是過渡期需要解決的大問題。

真正的投資者教育是在實踐中形成的,而非表面形式所能替代。

過渡期需要相對平穩又要讓部分風險真實暴露出來,這也需要各金融機構不斷努力。

理論上大機構的抗壓能力更強,更有能力發展更大範圍波動的產品。

但如果沒把握好度,在網路時代也會對對應公司商譽造成重大影響。

(來源:人民網、北京商報)

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金所 的精彩文章:

備案、風控、科技一個都不能少,央金所2018蓄勢待發
漸行漸遠的幣圈——空氣幣價值歸零

TAG:央金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