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的認知,正在被撕碎

我們的認知,正在被撕碎

信息技術帶給我們便利,

但也在改變我們的認知。

—讀《信息技術哲學》

導言

以前,我挺愛玩豆瓣的。工作後,時間忙碌,由於各種原因(可能覺得應該看更多正兒八經的),就基本沒有再瀏覽。偶然一次重新瀏覽豆瓣和對肖峰教授《信息技術哲學》的閱讀,卻讓我更好理解,信息技術時代,正在如何改變我們。恰逢世界讀書日,與大家分享。

逐漸臃腫的朋友圈和正在喪失的深度閱讀能力

2014年,當微信作為一種重要的傳播媒介進入到我的工作狀態,我就這樣淪陷進入了工作與生活的無界限世界中。起初是一個私人社交工具,後來,它已經徹底成為工作內容。刷朋友圈,是每天必修課程,加上我懶惰於分組、懶惰於疲敝,就這樣,眼睜睜看著我的朋友圈內容逐漸臃腫,逐漸多樣。

有一天晚上,我興起又突然打開了豆瓣,看到了豆瓣首頁推薦的各種文章,突然,覺得裡面許多文章,質量都還不錯。一種恐懼感在我內心油然而生。「這幾年,我到底每日刷朋友,都在看什麼?」看親朋好友去哪裡玩?看某個朋友猝不及防的微商廣告?看工作圈子的同行的工作動態?看毫無厘頭的各種搞笑?

為什麼?我的朋友圈,每日必看的內容,變得連我的「豆瓣」關注營養都要相差甚遠。我的閱讀、我的思維,這幾年,在被微信進行著什麼樣的改變?細思極恐。

這兩年,沉浸在忙碌的工作中,沉浸在與微信運營和內容產生規律的把握之中.有一度,我突然覺得,自己居然喪失了深度閱讀的能力。那樣一種狀態大概是:你拿起一本書,你可能會看半天沒有能夠進入狀態,雲里霧裡;看了十幾二十分鐘,仍然不知所云;看了半個小時,已經安然入睡……大概還有其他情形,因人而異。

最早對喪失深度閱讀能力的恐懼,是一種自發的自我驚醒,並不是對這個時代變化敏銳感知所誘發。基於這種恐懼,2018年,我給自己定下了目標,不管多忙多累,一定要保持看書的習慣,而且只看紙質書籍,不看電子書籍。可以允許自己帶著目的性閱讀,比如為了方便工作;可以為了興趣閱讀,比如翻翻詩集;可以為了研究閱讀,比如讀一些理論……而且縱容自己,即使是快搬家,可能買書不是明智之舉,我還是在買書上面縱容自己,想買就買,也對家人的質疑不管不顧了。因此這個階段的書籍呈現模塊式,基本是感興趣一個方向,就會購入這個領域的相關書籍若干。讓閱讀,成為一日不做就很難受的事情。

勤奮的咪

有一天,家裡來了親戚,看我攤滿桌面的書,問:「阿姨,你是在進修嗎?」兩個90後,潛台詞大概是,你這麼老了,碩士畢業了,還需要看書嗎?嗯,不難理解,在老家很多年輕人內心,包括老人家眼中,什麼時候需要讀書,考試才是需要讀書。

其實,工作後,讓閱讀成為一種能力,是難能可貴的。

以上,大概是我自發的對深度閱讀能力喪失恐懼的直觀感受,而真正進入思辨層面的是,我讀了廣告學星老師推薦的《信息技術哲學》。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覺得好牛,以前總是覺得信息、信息技術,就是和我們文科遙不可及的另外一個領域,未曾想到,信息技術與哲學,也有美妙的相遇,而且這次相遇,讓我的直觀感受上升為理論層面的思辨思考,將我零散接觸的課程知識、生活體驗、工作經驗、零散觀點全部打通,連成一片迤邐風景。

信息技術是如何撕碎我們的認知?

技術作為科學範疇。科學一直致力於如何更好把握世界規律,更好推動事物發展,但是,哲學思辨,帶著反思的使命讓我們重新審慎看待,正在發展中的一切。

信息時代到來是毫無疑問的。信息技術哲學是信息時代到來的必然產物,是對人類信息革命的哲學反思。換而言之,當我沉浸在信息技術帶給我無限便利的時候,我要警惕隨之而來的「異化」問題.我需要適當地跳出來,看待我日日使用的媒介載體,是如何在重塑我的思維模式,我的世界觀。而這一切,信息技術哲學給了我很好的啟發。

說回深度閱讀能力喪失的問題,這是信息技術認識論範疇的問題。我們所處以微信、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是信息技術發達的一個典型時代。而這個時代的典型特徵是:碎片化、圖片化。《信息技術哲學》一書中,在歸納麥克盧漢的觀點後對此有了系統的介紹。麥克盧漢指出:「我們似乎已經抵達了人類智能和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關頭……平心靜氣、全神貫注、聚精會神,這樣的線性思維正在被一種新的思維模式所取代。這種新模式希望也需要以間斷,雜亂而且經常是爆發性的方式收發信息,其遵循的原則是越快越好。」這種預言,和當下我們所處的時代和因這個時代所產生的思維模式是十分契合的。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已經無法閱讀長篇大部頭?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更鐘情於三分鐘到五分鐘的淺閱讀和幽默輕鬆閱讀?

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甚至連文字也不愛看了,我們更愛看圖和刷視頻?

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不愛紙面和記憶,更多依賴屏幕和網頁搜索來幫助我們記憶內容,隨時調閱所需信息?

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突然也抱怨,90後的研究生總有靈光一閃的論點,卻無法頭頭是道講清楚研究的脈絡何思路?

又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喪失了自我觀點的形成,我們更容易信賴轉發別人的觀點,懶惰得捧紅了很多知識二道販子?

諸此種種,都是信息技術在帶給我們欣喜的同時,帶給我們的悄無聲息的改變和重塑。以微信、微博等為代表的新媒體信息技術時代,正在重塑著我們的思維模式,改變我們的思考習慣,而我們渾然不覺,沉浸在信息技術為我們製造的狂歡世界裡。

那麼,讓我們跟著《信息技術哲學》一書,來看看我們所處的這個充滿悖論的時代吧。

麥克盧漢所預言的新的時代文化,其實就是「碎片化」「圖像化」。我們今天會提到的碎片化閱讀和思維,事實上就是網路是信息技術統領我們的結果。

有一個老師,家裡是不安裝電視,平常也不給小孩看電視,原因認為,小孩沉迷看電視,會影響孩子的思維能力。這並非危言聳聽。

當代的信息技術哲學家伯格曼就將電視媒介和印刷媒介進行對比,認為印刷媒介更有利於理性思維的形成,認為電視的碎片化的信息會牽引人們的注意力,讓其無法形成線性思考。

經濟學家泰勒考恩認為,人們喜歡簡短、支離破碎而又令人愉悅的內容,一方面是因為網路信息量太大,人們採取的無奈之舉,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人們的大腦神經系統正在經歷著改變。在他看來,「從紙面轉到屏幕,改變不僅是我們的閱讀方式,它還影響了我們投入閱讀的專註程度和沉浸在閱讀其中的深入程度。」

我想,我們很多人正在喪失深入閱讀長篇和晦澀理論文章的能力,大概也是如此。事實上,我們的媒介無處不在的超鏈接也在不斷地挑戰著我們地系統思考能力。我們的注意力需要隨著不斷刷新的頁面進行轉移,也還要應對觸不及防可能會出現的超鏈接,突然進入另外一個與前一個界面毫無相關的世界,我們的注意力和思考模式經歷著這種切換,事實上是被有人稱為「技術性大腦倦怠」。大腦的注意力不斷被分散,被吸引,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事實上,我們就不再有時間進行反省、思考和作出深思熟慮的決定。因此,我們變得越來越無法表達自己的觀點,我們越來越容易接受別人文章的觀點,我們也越來越懶惰去思辨,而鍾情於鍾情知識二道販子。所以你說,《邏輯思維》那麼火,那麼多人鍾情於聽,是不是也是當代人懶惰於閱讀原著的表現,這大概是一種大腦的「技術性大腦倦怠」的表現。

技術性大腦倦怠帶來認識能力那些退化

在肖峰老師看來,「技術性大腦倦怠」背景下,人的認識能力是正在退化的。而以上的這種退化,僅僅只是一種。「技術性大腦倦怠」帶來的退化還包括:

交往能力。新技術讓我們的社交能力在減弱,我們更習慣於面對屏幕表達,卻喪失面對面捕捉對方表情的非語言能力,現實的相處會變得越來也尷尬和不盡人意。誠如書中提及的斯坦福研究,我們在電腦前每度過一個小時,我們和他人面對面交流的時間就會減少半個I小時。我們與人相處的技巧會越來越笨拙不堪。

注意力。作者認為互聯網給了我們最大的悖論是它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也在讓我們的注意力下降。閱讀書籍可以使人深入思考,但是互聯網屏幕或者龐雜的新媒體信息,卻不斷牽引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一刻都不得停歇,並沒有時間思考。

記憶力。我們似乎已經將信息網路作為我們身體的延展,作為我們大腦的一部分。碰到不懂可以隨時查閱,碰到不記得的知識隨時調出,我們不需要在費盡心思死記硬背,但這必將造成記憶能力不斷退化。

計算能力。這個作為數學渣我其實沒有深刻的體會,只知道不會算就找計算器。而肖峰老師舉了一個例子,就是「心算」的沒落。教心算的老師認為,只依賴計算機計算的人,慢慢人會變得遲鈍。心算確實是需要花費苦功夫訓練的,絕非天賦異稟就可以,你看《最強大腦》就知道,那些人其實背後是多痛苦勤奮地訓練。因此,如此看來,在計算機普及地時代,心算沒落似乎就是必然。換個角度而言, 如果你要孩子多鍛煉大腦,就讓他去學心算吧。

獨立思考能力。其實,前面我大概表達了我相似的觀點。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我們的大腦每天要閱讀和處理海量的信息,根本應接不暇,稍微慢一些,就感覺被時代拋棄。我們更無時間來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獨立觀點。所以,我們很多時候如何表達我們的觀點,就是轉發業界權威人士的觀點,轉發新聞媒體的觀點等等。信息太多,確實會有困擾。我曾經很想,將朋友圈全部關閉,我也很想,去取消關注很多公眾號,因為我有很多公眾號都有很多紅色提醒,我的未閱讀信息。而一旦我要完成這種閱讀,那麼我將花費多少時間?我還不敢保證,這些信息就是我需要的信息,與我相關,與我有益的信息。所以,定期清理,是必要的。

判斷與決策能力。作者這個觀點是挺有意思的。我們往往認為,信息越多,我們對一個事物的認知就會越全面,越透明,越科學。但是作者並不這麼認為。他認為,信息龐雜的時代,由於太多的信息,我們反而無法作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其實我想說,我每次逛淘寶,基本都無功而返,以為那裡就是個無底洞,無數個同類商品,無數種不同的評價,讓自己徹底不知道何去何從,作何選擇,只能夠作罷。

創造力。這個觀點和前面所說的,網路對我們注意力的負面影響,會使人們的思考變得分散、膚淺,從而影響思考的深度。書中列舉了英國發明家特雷佛貝利斯的觀點,認為「互聯網的普及催生出嚴重依賴網路和搜索的『谷歌一代』,他們正在失去創造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從而面臨『腦死亡』的威脅;在他們長大後,世界上將不會有發明家。」雖然看似危言聳聽,我們也相信,世界上還是會有很多發明家。但是這種憂慮不是沒有道理,也值得警醒,我們的孩子將成長在這樣的時代當中,怎麼才可以不成為預言中的人?我們能夠做什麼?

寫作能力。我是認同,寫作是一個思辨的過程,是和閱讀一樣,一種可貴的認知能力。我們會提筆忘字,這是計算機和智能拼音輸入法帶給我們的惡果。我們被強制地只能夠寫「微博體」,被放置在一種更熱寵淺閱讀地狂歡工作環境中,我們自身的寫作能力以及與寫作密切相關的邏輯能力,是否也在受到削弱呢?

抽象思維能力。網路信息時代,是影像時代和讀圖時代。我們在運營微信的時候,都越來越遭受到這個方面的挑戰。以前沒有微信微博的時候,我們做宣傳工作,依賴主流媒體,更多是主流報紙的文字報道。但是,有了新媒體,我們越來越發現,我們的讀者越來越不愛單純的一本正經的文字,而更傾向喜歡看好玩的圖,看好玩的短視頻,而我們就必須要想了法子去滿足這種需要,我們才可以傳播出我們想要傳播的內容。我們在把握這種發展趨勢的同時,其實從反思的角度來說,我們的讀者的思維模式思維能力正在發生著改變。早期人類的文字其實是圖案,後來發展有了文字作為補充,成為主流,正是以為文字串聯在一起,可以更好表達單純圖片無法表達的背後的邏輯性和確定性。而如果我們一味沉浸於圖片的符號,則意味我們的抽象思維能力會逐步減弱。

整體認知能力。在這裡,肖老師是舉了一個實驗的例子。康奈爾大學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半班的學生獲准在課程上使用有互聯網的筆記本電腦,另外一半則必須關掉電腦。在隨後對課堂內容的測試中,瀏覽網頁的學生成績要差很多。所以范尼姆韋根認為,紙和筆已經是我們喪失了很多,而現在我們連紙和筆都不用了。

以上肖峰老師闡述的十個信息技術發展所帶來的認知能力的退化確實是值得我們思考。我也結合我的生活工作體驗進行了解釋。我們確實認識到信息技術帶給我們的積極意義,但是,我們也看到信息技術帶給我們的悖論。如常老師在結尾說的那句話:

「信息技術使我們知道得如此之多,又使我們理解得如此之少;信息技術使我們看得如此之廣,又分析得如此之淺;信息技術使我們得信息能力如此之強,又使我們的獨創水平如此之低;信息技術既放大、延伸和擴展了人的認識,也遮蔽、限制和操控了人的認識。一句話,它是我們的認識能力和水平既進化也退化的同一根源。」

以上的這段話,充滿了辯證的意味,可以幫我們更好看待我們所處的時代,我們所日日不離的信息技術和人類之間微妙的關係,也許,當我們在沒有被信息技術完全「異化」的時候,能夠警惕這種「異化」,這也許就是信息技術哲學的使命,而感謝,讓我發現了這個迷人的領域。

2018年4月23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媒君 的精彩文章:

TAG:醫媒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