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誰說平凡才是惟一的答案

誰說平凡才是惟一的答案

春天裡,抬眼處處可見到「故事裡的小黃花」。它們大多是菊科野花,除了以前寫過的蒲兒根,氣場最盛的,就是黃鵪菜了。

黃鵪菜的氣質其實蠻柔弱,但勝在不挑地點的瘋長,植株數量遍野,每一株開出的小花數量也驚人。前日和家人散步到長江邊,遠遠看到荒坡上一片明黃,乍一看還以為是油菜花,後來仔細一瞧,嘿,黃鵪菜啊!

其實我認識它有好幾年了,但因為太過尋常,一直沒仔細觀察過。這次決定拋開其他花花的誘惑,來好好欣賞一下它,果然沒讓我失望。嗯,應該說,野花從來不會讓人失望,每一種的生命力都夠強,也夠獨特。誰說平凡才是惟一的答案?

我遇見的黃鵪菜,有半人高、成片成叢聚生的,也有單獨一兩株很矮小的。高大的黃鵪菜,從基部分枝,高高低低地組成疏散的復傘房花序。頭狀花序全部是金黃色的舌狀花,約有15枚左右。

復傘房花序

清一色舌狀花,沒有管狀花

剛開始觀察時,我發現它的同一花序上,往往既有圓柱形的花蕾,又有圓錐形的。等解剖開了才發現一個秘密:在整個開花結果的過程中,黃鵪菜的總苞不動聲色地開關閉合了好幾次。

第一次,花蕾時期。這時總苞都是圓柱形的。

即將打開的總苞片,邊緣白色膜質

第二次,開花時。總苞第一次打開,向四周伸展。

第三次,花謝後。黃色的舌狀小花凋落後,總苞再次合攏收起,看上去就像圓錐形的「花蕾」(下圖右)。

第四次,果實成熟後。總苞第二次打開,完全反折向下,釋放出帶著白色冠毛的瘦果(下圖左)。

這個發現,讓我一下子覺得這種野草好有趣!過了兩天我才想起,黃鵪菜這個特點好像並非惟一,很多菊科植物都是這樣的吧。但在此之前,我並沒有留意過這個現象。所以,對我來說,它仍然是獨特的第一個,是啟蒙,是小王子花園中眾多玫瑰中最獨特的那一朵。

有一次,心學大師王陽明與朋友同游南鎮,友人指著岩中花樹問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王陽明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大師就是大師,我所感覺到的,一下子被提升到了哲學的高度。

我還被黃鵪菜「欺騙」了一次。我以為它的總苞片只有一層,數了一下,也只有6-8枚。但中國植物志描述說,黃鵪菜屬的總苞都是三至四層,特別是外層與最外層極短,內層與最內層極長。通過反覆觀察,我才發現了它極小的外層總苞片!

外面兩層總苞片極短小

裡面兩層總苞片披針形

觀察或辨認任何一種菊科植物,一定別忘了看總苞,這是菊科最重要的特徵之一。有個性的總苞,很容易讓人記住,比如長有副苞片的野茼蒿。

野茼蒿,總苞有副苞片

又比如同樣全是舌狀花的翅果菊,總苞是非常典型的覆瓦狀排列(即像舊式瓦房一樣,一層蓋在另一層上面),共有四五層。據此,就很容易這兩種野花區別開來。

翅果菊,總苞覆瓦狀排列

黃鵪菜的瘦果有特別的色彩,紅褐色,很漂亮。每枚瘦果上有多條縱棱,頂端收窄,上面連著放射狀的一圈白色冠毛。這是它生命力極強的原因之一吧,自帶的小小降落傘,很方便地把種子帶向四面八方。

瘦果紅褐色

雖然花與花序都蠻柔弱,但黃鵪菜的植株與葉子卻是毛茸茸的。它的莖基部密被白色曲毛,向上漸疏。基生葉蓮座狀,呈不規則的大頭羽狀分裂,葉兩面也密被毛,有長葉柄。

黃鵪菜屬共有30來種,其中我國原產的就有22種,可以說是非常有中國特色的一類野草。黃鵪菜是最廣為人識的一種,它區別於其他同屬種的一個特徵是莖上幾乎無葉,或只有一兩枚小葉。

莖生葉很少

葉兩面密被毛

黃鵪菜的屬名Youngia來自一位叫楊(Young)的先生,但不確定到底是Edward Young(17世紀詩人兼劇作家)還是Thomas Young(19世紀埃及古物學者)。種加詞 japonica意為「日本的」,一指本種的模式標本采自日本,二來它也廣泛分布於日本及東亞。

黃鵪菜的鵪,就是「鵪鶉」的鵪,植物命名用這個詞,通常用來代指花小。很多網上資料介紹說可以吃,我沒吃過,但味道多半不怎麼樣。事實上,《植物名實圖考》中就說得很清楚:「此草與薺苣齊生,而味肥俱不如,彼為膏粱,此為草芥矣!剪以飼鵝,蓋雞鶩不與爭也。」

雞鵝們的最愛,是繁縷,還記得么?

文章與植物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均為作者原創

若你喜歡,請分享,謝謝支持^_^

植物上癮者

微信號:plantfiend

發現每種植物的獨特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植物上癮者 的精彩文章:

深心未共韶光老,春來秋去兩不知
見多了獃獃的重瓣茶花,原來這才是它本來的模樣

TAG:植物上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