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4歲少年被批評後自殺溺亡:孩子玻璃心都是父母給的!

14歲少年被批評後自殺溺亡:孩子玻璃心都是父母給的!

原創

有足夠的愛滋養大的孩子,一定會是個內心強大、熱愛生活又樂觀向上的人。

2018

四月

23日

宜:寫作

最近一則關於河南14歲少年批評後自殺的新聞引起熱議。

2016年8月27日,14歲的楊壯壯(化名)翻牆進楊俊奇堂哥的院子被發現,因最近家中剛遭竊,楊俊奇批評了楊壯壯幾句,指出他在明知道別人不在家的時候跳院子不合適。

第二天,楊壯壯的屍體在井中被發現,楊壯壯父母把楊俊奇告上了法庭,然而曾目睹了批評過程的幾人都作證,在批評教育的過程中,楊俊奇沒有辱罵他,更沒有肢體接觸,但最終法院判批評者賠10萬元,楊俊奇四處「喊冤」。

這讓不少網友憤憤不平:

這以後對熊孩子還能不能正常地批評了?

也有的說:現在的孩子怎麼如此玻璃心?真不拿生命當回事啊,這點心理承受力早晚得死!

在對此奇葩判決表示震驚之餘,我更為這位網友的觀點點贊: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主要責任在於家庭的教育!在於父母給予的關愛太少!

可能有的人覺得,孩子玻璃心是因為家長保護過度,愛得太多,讓孩子經不起一點點挫折。

其實擁有足夠多愛的孩子內心會更強大。

他們會知道父母是無條件愛他們的,哪怕做錯了,考砸了,父母都一樣愛他,不會打擊他,更不會放棄他,他有足夠的安全感去面對所有的挫折。

而那些缺乏關愛的孩子,他們在一次次受挫時,在父母那裡得到的卻是忽略、責罵、打擊,他們不但得不到安慰和鼓勵,反而帶來更多的痛苦,慢慢地他們會把心門關閉,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孤獨、無助、甚至絕望的小小世界。

在心理學上,這叫習得性無助。

《正面管教》一書中指出:

自殺,常常是人在極度失望時做出的一種選擇。

所以,孩子之所以自殺,不是因為他們玻璃心,不是他們抗挫能力差,是父母給予他們的關愛實在太少!

2016年11月26日CCTV13新聞:致命的欺凌——無辜的花季少年15歲不堪校園欺凌自殺身亡。

這個可憐的少年名叫陶成鵬, 聽話、老實、優秀,但在學校一直遭受同學們的欺凌,被同學們支喚著給他們打飯、打水、 洗飯盒,給他們當牛做馬,受盡欺辱。

專家反饋, 如果一個學生被連續欺負幾次, 別的旁觀者也會瞧不起這個學生或參與進欺負者的角色。

的確如此,同學們對他們的欺負變本加厲。

在陶成鵬血跡斑斑的遺書里記述了這樣一件事:

我在上周一不小心踩了小張一下,小張讓我賠他5元錢,他向小賀借了3元錢還讓我去還,我沒還,他就每星期漲8元,到現在為止漲共48元……像這樣受欺負的事情數不勝數。

陶成鵬的悲劇,學校和班主任當然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作為孩子的父母,他們在得知孩子遭受凌辱時又是怎麼做的呢?

陶成鵬幾次不堪其辱,逃學回家向母親求助,母親竟淡漠地說:「打就打,又累不著。」

而自己被班主任當著父親的面侮辱時,父親也不敢吭聲。

想想美國那位叫Gary的父親,在面對性侵自己孩子的罪犯Jeff Doucet時,一槍崩掉了他!

他要用自己的生命來悍衛孩子的尊嚴,要讓孩子知道:爸爸愛你勝過自己的生命!這件事當時在全世界引起了軒然大波,無數民眾與媒體為Gary請願。

可是陶成鵬呢?父母的態度只能讓他感到更深的絕望,讓他生無可戀。

我們能說這孩子是玻璃心嗎?能說他抗挫能力低下嗎?在他最需要父母的溫暖和幫助的時候,父母卻毫無作為!

他們根本不在意他的感受有多痛苦,不關心他內心的創傷有多重!

南京一中特級教師黃侃老師更是以自己的血淚教訓給父母們上了一堂課。

黃侃老師的女兒遠遠自小就表現特別獨立、懂事,成績拔尖,能歌善舞、多才多藝,是人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

「你不知道我這個女兒有多能幹。」一說起女兒,黃侃的神情充滿了自豪。「留學的事情也是她自己決定的,自己找的學校,還申請到獎學金,自己辦簽證,買機票。」

可就是這麼一個出色的孩子,後來在異國求讀時竟也選擇了自殺。

在警局,黃侃看到了女兒的遺書。「親愛的媽媽:我真的太太太累了……我真的厭倦了……」在遺書中,遠遠坦言自己受強迫症之擾已長達8年,痛苦不堪。

這孩子,在追求完美的路上走得太累、太久了,一路走來,她只把自己最優秀的一面展示給父母看,她為了取悅於父母,只報喜不報憂。

她害怕父母知道她的脆弱,知道自己的不完美,她擔心父母對自己失望,擔心失去他們的肯定和愛。

她只能把種種苦痛和挫折感,都悄悄隱藏、獨自忍受。而孩子內心的這些孤苦,父母竟然壓根不知道!

黃侃老師失去愛女後也曾深深地反省:

「我對女兒的關心過於物質化,而在精神上交流得太少,我對她的精神世界缺少了解,這也是中國大多數父母的問題所在。」

如今,很多父母也會犯同樣的錯誤:只關心孩子的成績夠不夠優秀,卻唯獨忘了心疼孩子苦不苦,累不累!

真愛孩子的父母,在孩子考砸時不會責罵孩子,他們更在意孩子心裡是不是難過,情緒是不是低落,會想辦法開導他,讓他重獲信心和希望;

在孩子受欺負後,不會責怪孩子的軟弱無能,而會更關注事情的經過,引導孩子表達自己感受,教會孩子去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孩子獲得信任感和安全感;

在孩子有追求完美的傾向時,會去引導孩子認識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態,給他減壓,讓他學會釋放情緒,讓他明白:父母對他的愛是無條件的,勝過一切!

哈佛教育博士王濤說:

「和孩子一起經歷挫折,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是培養孩子抗逆力的重要環節。」

而有足夠的愛滋養大的孩子,一定會是個內心強大、熱愛生活又樂觀向上的人。

- END -

作者簡介:玫瑰不慌,做過教師、編輯、記者等,前半生在多種行業努力打拚,今後想伴著孩子一起成長,從容讀書,寫走心的故事,做個終身學習者。文章首發寫手圈 (xieshouquan010),愛寫作的人都在這裡,轉載請聯繫寫手圈。

寫手圈

愛寫作的人都在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寫手圈 的精彩文章:

79年的姑娘憑什麼就不能找個年收入50萬的帥哥?
妻子給孩子報了5個培訓班:丈夫的缺席讓中國媽媽越來越焦慮

TAG:寫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