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的藥酒配方真有毒嗎?
養生大師們總會斬釘截鐵的說:這款藥酒是出自古代醫書,這道配方是源於古典名著,你憑什麼不信老祖宗留下的東西。那藥酒究竟是有神奇療效的保健養生品,還是心靈大保健安慰劑?——「時拾史事」只能從歷史角度扒皮藥酒是不是「有毒」,不懂藥理,孰是孰非,各位親自己辨別吧。
最古老的藥酒釀方
「酒為百藥之長」,古代醫家把生藥材浸入酒內製成藥酒, 特別是把生藥材浸入酒內製成藥酒後,由於酒精所特有的溶解作用,把含在生藥材內的成分,包括微量成分,在接近自然的狀態下泡了出來。泡出來的成分又與酒精溶合為一體,這樣,人體就可以充分地將它吸收;同時靠酒精促進了血液循環,通過血液循環,藥物很快地遍及全身,使藥力迅速地得以發揮——藥酒的最大優點就在於此。
藥酒還有一個優點在於,生藥材的自然香味使其飲時爽口,比起「良藥苦口」,人飲用時更易於下咽, 當然,酒鬼們也可以用「養生保健」作為酗酒的借口。
《養生方》帛書屬一級文物,出土於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三號漢墓,內容主要為男性治療或保養、女性治療或保養及用於行房等養生藥方,還記載了中國最古老藥酒釀方
1973年12月,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批帛、簡書。其中,《養生方》《雜療方》《五十二病方》等醫學和養生學著作里,有36例藥酒方。在《養生方》的可辯識文字里,有6種藥酒的配方:
治「老不起」:用麥冬(即顛棘)配合秫米等釀製
治「老不起」:用黍米、糯米等「為醴方」製成酒
美酒和麥X(不詳何葯)等製成
用石膏、藁本、牛膝等配製
漆和烏喙(烏頭)等藥物釀製
漆、節(玉竹)、黍、稻、烏喙等釀製
在《雜療方》中釀製的藥酒只有一方,即用X(不詳何物)和薜荔根等葯放入X(古代一種炊事用蒸器)內製醴酒。由此可見,起碼到西漢時,文獻中已經有了對於藥酒釀製的完整論述。
這些藥酒,主要是用於「房中術」!!!
最早用藥酒治病的醫案記載
藥酒古時作「酒醴」或「醪醴」,是用飲料酒(糧食酒)浸出的中藥澄明液體製劑,是傳統古老成藥劑型之一。扁鵲認為可用酒治療腸胃疾病「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隨著中藥方劑的發展,藥酒便漸漸成為其中的一個部分,其表現是臨床應用的針對性大大加強,所以其療效也得到進一步提高。
《診籍》是中國醫學史上第一部醫案集,作者是「24孝」之一「緹縈救父」主角淳于意。他在《診籍》中記載了25個案例,包含了病人基本情況、病情狀況、診斷用藥、治療效果等各方面的完整信息。這其中,有兩例用藥酒治病的記載:
(1) 濟北王患「風蹶胸滿」病,淳于意為其配製了藥酒,濟北王只喝了三石,就痊癒了;
(2) 苗川王美人難產,淳于意讓她飲用莨菪酒(莨菪能麻醉鎮痛,用酒沖服,功效類似助產劑,這種應用,尚屬首次),隨後王美人就生了個肥肥白白的嬰兒。
《診籍》中藥酒的功效,我覺得可信度較高,因為《診籍》的25個案例中,醫治無效死亡者多達10人。
最早對藥酒的專題論述
隋唐時期,是藥酒使用較為廣泛的時期,記載最豐富的數「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
有虎金簪卡喉,伏跪求醫,孫思邈首創「虎撐」治癒,老虎感恩充當藥王坐騎
孫思邈在《千金方》里共記載了藥酒方80餘例,涵蓋補益強身、內、外、婦科等幾個方面,《千金要方·風毒腳氣》中專有「酒醴」一節,共載酒方16首;《千金翼方·諸酒》載酒方20首,是我國現存醫著中,最早對藥酒的專題論述。
《千金方》特彆強調了藥酒及酒劑的毒副作用,「酒性酷熱,物無以加,積久飲酒,酣興不解,逐使三焦猛熱,五臟乾燥」——藥酒是葯!葯!葯!若貪杯go die快!
藥酒的玄幻之路
雖然醫家們說了藥酒是葯,不能亂飲,但是,醫的繁體字有2種寫法:
「醫」的繁體字「醫」和「毉」
SO,藥酒開始變得神奇。首先是漢代,當時的人們大多自認為活在仙俠(小說)世界裡,滿大街的人都神神秘秘自帶靈氣,修仙是當時的主旋律之一。漢代人的科學觀里,柏是神仙靈藥,椒是玉衡星精,所以最適合泡酒製成保健品在逢年過節開趴體時一起享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春特飲「椒柏酒,飲桃湯」。柏酒是把柏葉浸在酒中製成,椒酒則是用椒花。南朝的庾信為其代言:「正旦辟惡酒,新年長命杯。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喝藥酒的禮儀也很講究,如果你像孔融讓梨那樣要長輩飲先是不對的,要按年齡從小到大的喝。
唐朝人在喝椒酒時有椒盤這種道具。宋人說椒盤就是放有椒花的盤子,喝酒的時候捏一小撮放酒里。這一小撮到底是多少呢?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除夕以椒三七粒,東向側柏七枝,浸酒一瓶飲。」除夕這一天用椒「三七」粒(3×7=21)折東側的柏葉7枝,泡在同一瓶酒里製成「椒柏酒」,第二天過就可以喝了。其中的椒參考屠蘇酒的製法,也許是川椒(麻死人,參見外省人第一次吃四川麻辣火鍋)。
到了南北朝(420-589)時人們的病情更嚴重了。
據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所記,南朝梁時過節,皇帝通常會給員工們發三種福利:「歲旦酒、辟惡散、卻鬼丸」。
歲旦酒,除了從漢代流傳下來椒柏酒,還有另一種更霸道的---屠蘇酒。
《小品方》(東晉陳延之)里記載的屠蘇酒詳細配方:大黃五分,川椒五分,術、桂各三分,桔梗四分,烏頭一分,菝楔二分。將這七種藥材細切,裝在絲製的袋子里,時間要選在除夕當天的正午,把袋口綁上繩子,從井口放下去,一直到袋子觸著井底的泥土為止。等第二天的天明時分取出,再把葯袋浸泡在酒里就成了。喝的時候要面朝東,按年齡從小到大的順序,剛斷奶的小盆友和沒斷氣的老年人都要喝!
後來還有個說法是這個藥酒是華佗的原創,曹操代言,廣告詞:一人我飲酒醉,全家活一百歲!----「一人飲,一家無患」,這就是赤果果的虛假宣傳,其中的「烏頭」有毒,而且毒性強烈,故必須經過炮製才可內服,內服處方上也應寫明制烏頭或制川烏、制草烏。未經炮製服用,很少量即可引起中毒(百度詞條「烏頭」)。
藥酒真的有毒
在宋代,誰要是享受到了南朝公務員的待遇,接到了皇帝御賜的藥酒,那他就可以寫遺書了,特別是投降派。
南唐後主李煜的死因有多種說法,不過死法確定是喝了牽機藥酒而死---而且死得很不小清新。他喝的牽機藥酒,服後頭足如弓狀掙扎,痛不欲生,狀如牽機,折騰許久才斷氣,死狀慘烈。所謂「牽機葯」即中藥馬錢子,含「士的寧」及「馬錢子鹼」,是極強的中樞興奮劑,大量攝入會強烈抽搐。成人一次口服士的寧5到10毫克就會中毒,30毫克即可致死。馬錢子的毒性也很劇烈,致死量只需約10克(2錢)。病患中毒後會出現全身僵直性痙攣,伴隨雙目凝視、牙關緊閉,面部會出現一種詭異而可怕的獰笑一直至呼吸肌麻痹而死,李煜之死狀「前頭足相就,如牽機狀」,與之大致相符。
電視劇《新水滸傳》劇照
還有一個是宋江,投降後的宋江命運悲慘,宣和六年首夏初旬,忽聽得——忽然朝廷就降賜御酒來了,宋江屁顛顛與眾出城迎接。賜酒的」天使」當然知道這是毒酒,可是宋江不知道,還將御酒回勸天使...天使揣著宋江塞的紅包走了,宋江直到喝完御酒後疼得死去活來,「已知中了奸計,必是賊臣們下了藥酒,乃嘆曰:我自幼學儒,長而通吏,不幸失身於罪人,並不曾行半點異心之事。今日天子輕聽讒佞,賜我藥酒,得罪何辜。」 而他接下來的身後事就是,給李逵「接風酒內,已下了慢葯。」
投降不是最終目的,要看為什麼投降,有哪些資本可以投降,投降之後怎麼做決定了投降之後做什麼,要想好投降的方式,要為投降做好必要的打算,不能不惜一切代價,而是要想辦法只付出最少的代價。當你不得不向生活投降的時候。別相信普希金,誰都別信,要在生活欺騙了你之前,學會去欺騙生活。
這一點《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是看明白了,在第四十回,王姑子給吳月娘介紹生男孩的方法:「用著頭生孩子的衣胞,拿酒洗了,燒成灰兒,伴著符葯,揀壬子日,人不知鬼不覺,空心用黃酒吃了。算定日子兒不錯,至一個月,就坐胎氣,好不準。」吳月娘喝了藥酒後與西門慶在壬子日同房,果然生了男孩。
潘金蓮是準備要在正月二十八或二十九日「壬子日」吃藥的,不料正月二十一日西門慶就死了。
蘭陵笑笑生特意揭露了這款藥酒其實是騙人的。第五十回「常言:十日賣一擔針賣不得,一日賣三擔甲倒賣了。正是:若教此輩成佛道,天下僧尼似水流。」句中「針」、「甲」各諧音指「真」、「假」,假話偶然碰巧成真居然被人視作神明。兩個道姑兜售的生男孩的藥酒:頭胎衣胞,諧音「投胎移胞」,服用胎盤加藥酒就能投胎受孕;而「壬子日」則諧音「認子肏」或「妊子肏」:經此性交而有孕。
南有茅台,北有鴻茅
廣告
馬來西亞《建國日報》1979.8.31
鴻茅藥酒文化館的解說詞(感興趣的自行百度)里有這麼一段:
清道光十年(即公元1830年),鴻茅藥酒被道光皇帝欽定為宮廷御酒,是當時位列第五的清廷十種貢酒之一,而且是其中唯一的藥酒。
清代宮廷醫療的特色之一的確是有用藥酒治療疾病、養生保健。但是其來源主要是御藥房配製,其他的有同仁堂供奉、臣工進獻、傳教士呈進等,都詳細的記錄在故宮博物院藥材葯具庫收藏的藥品仿單、藥方、目錄配本上。
光緒十三年九月十四日,總管連英奉旨由同仁堂傳來如意長生藥酒。應用:陳存捐性加減史國公藥酒四十斤,陳存捐性加減五加皮酒六十斤,鮮木瓜絲泡酒十斤,木瓜酒一百斤。以上共合一處,蒸淋入缸內,數年捐妥用之。
同仁堂相關文物表明,除如意長生酒外,史國公藥酒、五加皮酒、虎骨藥酒、參茸酒等也曾進入清宮。
清 「風痰門」藥方 藥方中標明有「虎骨藥酒」,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同仁堂如意長生酒仿單
羊羔酒是寧夏特產,具有大補元氣、健脾胃、益腰腎的功效,一度作為貢品進入清宮,身為皇子的胤禛也服用過,並且非常喜歡。不知何故,康熙四十年(一七〇一年)左右「停其不進」了。雍正皇帝繼位後,於雍正元年八月十三日在撫遠大將軍年羹堯的奏摺上硃筆密諭,讓其進羊羔酒:「朕甚愛飲他,尋些送來。不必多進,不足用時再發旨意,不要過百瓶。」
帝後和臣工之間還會用藥酒聯誼。乾隆時期,刑部尚書張照進呈制松苓酒方:「于山中覓古松,伐其根,將酒瓮埋其下,使松之精液吸入酒中。逾年掘之,色如琥珀,名曰松苓酒。」
侍郎張蔭桓聞悉光緒皇帝身體虛弱,趕緊進獻人蔘酒。此酒「飲之甚適。其色如琥珀,香似麝蘭也」。
晚清時,慈禧太后在瀛台種植數萬柄荷花,她令太監採擷花蕊,然後加入葯料,釀製蓮花白酒,「其味清醇,玉液瓊漿不能過也」。蓮花白酒盛裝在瓷器里,上蓋黃雲緞袱,以賞親信之臣。
對西洋醫學持接納態度的康熙掌握了一種用西洋葯餅配製藥酒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將西洋葯餅在酒里泡一天一夜後取出。這種藥酒「最能化痰」、「最能祛風濕,疏經絡」,但不可多服,每日只可二錢,多了則上吐下瀉。
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年)七月初六日,在宮中供職的西洋醫生羅懷中(Jean-Joseph da Coast)呈給雍正皇帝三張西洋藥酒配方。一張是「羅斯馬里諾露」,配製方法是:「用干葡萄酒五斤,羅斯馬里諾花一斤,泡五六日,再蒸一次,凈得露三斤。」功用是「治浮腫,擦患處有益,即發散」。另外兩張是「肉桂葡萄藥酒」和「桃仁葡萄藥酒」配方。
翻遍了清宮檔案,就是沒有鴻茅宣稱的察哈爾駐防向清宮進貢藥酒的記載啊!
呵呵。
參考資料:
鴻茅藥酒文化館官網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清宮藥酒摭拾》關雪玲-《紫禁城》?2016 (2) :88-97
《中國古代藥酒發展史略》辛智科-《陝西中醫》1992-01-31
《漫話藥酒》譯自日本《朝日周刊》1982年4月9日
END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