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說好的雨水突變濕熱,這場半馬依舊收穫不變的好評
上海半馬成了這個周日跑步愛好者的節日。 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張新燕 圖
相比22年歷史的上海馬拉松,「4歲」的上海國際半程馬拉松顯得有些「青澀」,但這場路跑盛會同樣彰顯著這座城市的精神氣質。
4月22日清晨,在明媚的陽光下,15000名跑者從東方明珠興奮開跑。從三年前鼓勵全民參與跑步,到如今服務精英跑者,上海半馬已成為「一城雙馬」在整個上半年最核心的賽事。
意外的高溫和濕熱考驗了賽事的組織和保障,最終98%的完賽率多少證明了這場以「國際一流賽事標準」為理念的半程馬拉松是一次專業度與人性化的結合。
不可控的天氣,有條不紊的保障
「今天實在太熱了,我跑到20公里就『跑崩』了。一路上好多跑者都有些受不了。」類似這樣對天氣的抱怨,在上海半馬的終點並不少。
這算是今年上海半馬最大的一場「意外」。
「我們其實很早就向天氣預報部門申請了每小時天氣變化的數據,按照提供的資料,從上午7點到10點,都顯示陰到小雨,甚至有中雨。」
賽事主辦方東浩蘭生賽事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原本和賽事急救保障溝通的防止低溫,只能臨時改成「防止高溫和中暑」。
更加措手不及的是參賽選手,不少人一大早都是帶著雨具衝出起跑線的。沒想到,一路陽光明媚甚至有些曬。
高溫讓非洲精英跑者也有些難以承受。
發槍的7點,上海東方明珠的實時氣溫就已高達19℃,而一小時後,終點處東方體育中心的實時氣溫超過了25℃。
「一位非洲的精英跑者差不多在六七公里的地方就退賽了,就是因為太熱了,身體有狀況。」58歲的跑者裘軍在賽後也有些無奈,他看到不少年輕跑者在跑道上出現身體狀況,「這個天氣真沒想到,補給站里的飲料和水比以往充足,但還是很多人沒控制住自己的身體狀況。」
天氣不可控,那隻能通過急救和保障機制,來維持上海半馬的順利和精彩。
組委會從5公里開始設置飲水飲料站,7.5公里設立用水站,並在賽道每個用水站旁增加了冰桶配備,以方便參賽選手及時補充水分和降溫。
賽道設立了五處噴霧,分別設置於8公里、11公里、13.4公里、17.8公里及19.8公里。
「因為高溫,有20多名跑者送醫治療,不過目前最嚴重的是中度中暑,沒有生命危險。」一位賽事保障人員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救護車都有些忙不過來,但最終還是順利地完成了保障。」
在「不變」中變得更好
如果不是天公和上海半馬「開了個玩笑」,那麼這場路跑狂歡的改變可能還不容易被人發現。
比賽鳴槍一個半小時後,負責賽道安全的「第一反應」大部分成員的步話機里傳來了一個情況報告——
在賽事前半段一位跑者突發身體狀況倒地,需要救援,1003號急救員及時趕到現場妥善處理。
這位急救員略顯緊張地報告著處理細節,隨後請求「第一反應」總部指示。
聽到這段對話,終點處的一位急救員笑了,「他是一個新人,所以讓他在出現狀況較少的路段學習經驗,沒想到因為天氣,碰到了狀況。」
按照這位1003號急救員的報告,跑者出現的身體狀況並不嚴重,他也處理妥當。所以,在對話的最後,總部的指揮員還帶了一句,「不用擔心,問題不大」。
這個步話機里的通報只是三個半小時上海半馬中的一個小片段,這位急救員也只是21公里上2000多名急救、醫療、安保和志願者中,眾多「新人」里的一位。
每一年,上馬系列賽都會吸納不少「菜鳥」志願者,讓這個看起來變化寥寥的團體,總是處於一個「新鮮」並充滿活力的狀態。
「這是我第一次以急救跑者的身份走上上海半馬賽道,以前總是目光向前追求成績,但現在總是四處掃視,準備應對特殊狀況。」
去年的上海半馬,錢煒煌第一次參與了急救培訓。一年後,他在這條賽道上第一次得到了「急救跑者」的頭銜。
在跑道之外,錢煒煌是「國產大飛機製造者」,不過,他說「跑道上的身份同樣意義非凡」。
這就是上海半馬作為上馬系列賽為城市精神帶來的詮釋。
「一直很想來上海參賽,這是第一次,確實讓我感受到了國際化的比賽氛圍。」來自深圳的資深跑者楊靈勇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這次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跑進前400名,得到「直通」上馬的機會,「不過沒關係,上馬這樣的賽事,一定要感受一次。」
4歲的上海馬拉松,鳴槍前給人的感覺是一成不變,因為「路線基本不變、項目不變、人數不變」。事實上,變化都在那些為跑者服務的細枝末節上。
如同國內首次出現的「藍色跑進線」,這項從國外頂級賽事學習來的小細節就是為了幫助跑者選擇最好的跑步路線,創造更好成績而標識於路面的「貼心服務」。
傳承,上馬培養出「跑二代」
「上海半馬確實越來越專業,上馬系列賽也都保持很高的水平。」一場有些虐人的比賽後,參賽跑者類似的感慨不在少數。
能在23年間將一場全馬賽事和一場半馬賽事,以及貫穿一年間的若干個賽事都辦出口碑,這源於主辦方那個「服務專業、跑者至上」的理念。
而這場越來越「國際化」路跑賽事,也正在孕育出全新的力量。
就像不少國外賽事一樣,上海半馬也將原本一天的賽事分成了打造成雙休日兩天的「狂歡」。
在上海半馬鳴槍前,一場2018阿迪達斯上海少兒迷你馬拉松率先在周六的東方體育中心起跑。
接近1500多名家長帶著他們的孩子在4.2公里的迷你馬拉松和2公里的親子跑項目中傳遞著跑步的魅力。
「這是我第一次帶孩子來參加這樣的跑步比賽。」38歲的林永淼是一位已有兩年跑齡的跑者,他曾在比賽中跑出3小時18分的全馬PB,這相當於國家二級運動員的水平。
如今,他希望帶著孩子一起來感受跑步的精神。「他平常好動,但跑步跑得不多。我帶他跑步除了希望他能減肥以外,還希望他可以體會到長跑中的堅持,成績什麼的真不重要。」
林永淼打趣道,自己是「託了兒子的福」才在沒有中籤的情況下,意外贏得了一個上海半馬的名額。
而像林永淼和他12歲的兒子林子策這樣在整個周末既報名少兒迷你馬拉松,又參加上海半馬的家庭一共有173個。
也是從去年上馬前的一場少兒馬拉鬆開始,「跑二代」已開始在上海的賽道上茁壯成長。
堅持、責任以及愛心,這是上馬系列賽在跑道上傳達的一股精神力量。
在上海,這種運動帶來的精神力量在不斷擴散開,而且正在「跑二代」心中生根發芽
※俄方:敘東古塔人道主義走廊遭武裝分子打擊,平民無法撤離
※劍橋分析母公司被指研究印度選民數據,印政府向臉書提出質詢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