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聽水寒老師讀《論語》:是進還是退,由你自己來決定

聽水寒老師讀《論語》:是進還是退,由你自己來決定

今天,我們繼續推出「水寒老師品讀《論語》」第四期,讓我們一起走進經典。

好啦~下面就來聽聽水寒老師是如何讀《論語》的 。

體悟學習的智慧——

是進還是退,由你自己來決定

【原文】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論語·子罕第九》

【譯文】

孔子說,好比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便成山了,如果懶得做下去,這是我自己停止的。又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縱是剛剛倒下一筐土,如果決心努力前進,還是要自己堅持啊。

【補充材料】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尚書》

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孟子》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論語·子罕第九》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陶淵明

哪裡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工作上。

——魯迅

【水寒說】

在程子看來,學習《論語》就是要「玩味」。具體而言,「玩味」可以有這樣兩個方面。

?熟讀

我們初讀《論語》,常常因為各家注本多如牛毛,就要聽取別人的意見,選擇一兩個權威的注本。一邊讀原文一邊讀注釋。注釋常常是原文的幾倍甚至十幾倍。

這樣把注釋一點點啃下來,常常是雖然讀了很多,知道了某字作某解,某句作某意,某句自古迄今有多少種解釋。但說起《論語》依然有雲山霧罩之感。這實際上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讀了大量的注釋,而忽視了原文,正是程子所說的「以語言解著」,這時候就會「意便不足」。而如果能夠「只剩讀著」,多關注原文,反覆揣摩玩味,則「便自意足」。

不要為《論語》的經典名號所累,也不要因為它有成千上萬種的注釋就因此產生恐慌畏懼感,其實《論語》真的沒有那麼難讀,那麼難懂。

具備初級文言水平的人只讀原文就能讀懂百分之六七十完全沒有任何問題。「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個道理也適用於讀《論語》。

? 切己

絕對不可以簡單把《論語》看成是孔子應答弟子的語錄集。在讀《論語》時應該把自己當成孔子的三千弟子之一,就是子貢,就是子路,就是顏淵,要和他們融為一體,向老師提出問題,聆聽老師的解答。

我們要藉助《論語》這本書,拜聖人為師,向聖人學習。

進一步來說,我們一方面要融入其中,將「諸弟子問處便作自己問,聖人答處便作今日耳聞」。因為「雖孔、孟復生,不過以此教人。」

但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識跳脫開來,想一想為什麼諸弟子有此疑問,夫子為什麼如此回答。這樣的諸弟子與夫子之間的一問一答,於我有怎樣的啟示。

資料圖 孔子與弟子

這樣的一入一出,也就是程子所說的「切己」。讀《論語》也好,讀其他經典也好,只有「切己」,不把它們僅僅當成「一場話說」,而和自身緊密結合,與現實緊密結合,讓經典活起來,解決自身的問題,解決現實的問題,才可能「終身盡多」,才可能受益無窮。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經典是最好的老師。這個老師不僅僅教給我們知識,更傳授給我們道理。這個「道」具有普適性,可以穿越時空,為我們今天所用,對我們培養氣質,增長智慧,有莫大的幫助。

論語

《論語》中的成語或熟語

斯文掃地 空空如也

鳳鳥不至 循循善誘

欲罷不能 不舍晝夜

功虧一簣 秀而不實

後生可畏 過勿憚改

不忮不求 仁者不憂

語出《子罕》

參考:《中華文化基礎教材》(中華書局出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微教育 的精彩文章:

聽水寒老師讀《論語》:學思結合才能體會求知的快樂

TAG:光明微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