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凡事不必過於執著

凡事不必過於執著

人們常常執著於某種念頭,卻往往忽視了生命的有限性。如果我們心心念念在某一種東西上,或在某一種習氣上,始終不能解脫,就很難認清自己,更無法與這世界形成和諧的關係。要認識內心的世界,首先要認識我們的心。由識心而找心,由找心而明心,由明心而安心。南懷瑾先生說,宇宙生命的來源,本來是清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既然一切皆為虛清,又何必對什麼事都緊緊地抓著,執著而不肯放手呢?

人,若能悟到這一層次,就算是修行到了真正的境界。照佛理所言,一切凡夫都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打破這些執念,自然能推開迷霧見青天,認識一個全然超新的自己。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隨時觀察自己,要使此心無所住。因此,一個看清自己、看透外界的人,必須學會不要將自己的心執著於任何觀念和習氣上。

馬祖道一禪師是南嶽懷讓禪師的弟子。他出家之前曾隨父親學做簸箕,後來父親覺得這個行當太沒出息,於是把兒子送到懷讓禪師那裡去學習禪道。在般若寺修行期間,馬祖通一整天盤腿靜坐,冥思苦想,希望能夠有一天修成正果。

?

有一次,懷讓禪師路過禪房,看見馬祖通一坐在那裡面無表情,神情專註,便上前問道:「你在這裡做什麼?」

馬祖通一答道:「我在參禪打坐,這樣才能修鍊成佛。」

懷讓禪師靜靜地聽著,沒說什麼走開了。

第二天早上,馬祖通一吃完齋飯準備回到禪房繼續打坐,忽然看見懷讓禪師神情專註地坐在井邊的石頭上磨些什麼,他便走過去問道:「禪師,您在做什麼呀?」

懷讓禪師答道:「我在磨磚呀。」

馬祖通一又問:「磨磚做什麼?」

懷讓禪師說:「我想把他磨成一面鏡子。」

馬祖通一一愣,道:「這怎麼可能呢?磚本身就沒有光明,即使你磨得再平,它也不會成為鏡子的,你不要在這上面浪費時間了。」

懷讓禪師說:「磚不能磨成鏡子,那麼靜坐又怎麼能夠成佛呢?」

馬祖通一頓時開悟:「弟子愚昧,請師父明示。」

懷讓禪師說:「譬如馬在拉車,如果車不走了,你用鞭子打車,還是打馬?參禪打坐也一樣,天天坐禪,能夠坐地成佛嗎?」

馬祖通一把心念執著於坐禪,所以始終得不到解脫,只有擺脫這種執著,才能有所進步。成佛並非執著索求或者靜坐念經就可,必須要身體力行才能有所進步。一開始終日冥思苦想著成佛的馬祖通一,在求佛之時,已經漸漸走人歧途,偏離了參禪學佛的本意。馬祖通一未能明白成佛的道理,就像他沒有明白自己的本心一樣,他不了解自己的內心如何與佛同在,所以他犯了「執」的錯誤。

名師百丈和尚每次說法的時候,都有一位老人跟隨大眾聽法法,眾人離開,老人亦離開。但有一天老人沒有離開,百丈禪師於是問:「面前站立的又是什麼人?」

老人云:「我不是人啊。在過去迦葉佛時代,我曾住在此山,因有位雲遊僧人問:『大修行的人還會落入因果嗎?』我回答說:『不落因果。』就因為回答錯了,使我被罰變成為狐狸身而輪迴五百世。現在請和尚代轉一語,為我脫離狐狸身。」於是問:「大修行的人還落因果嗎?」

百丈禪師答:「不昧因果」

老人大悟,作禮說:「我已脫離狐狸身了,住在山後,請按和尚禮儀葬我。」百丈禪師真的在後山洞穴中,找到一隻狐狸的屍體,便依禮火葬。

那個人為什麼被罰變身狐狸並輪迴五百世呢?就是因為他執著於因果,所以不得解脫。執著就像一個魔咒,令人挂念,不能自拔,最後常令人不得其果,操勞心神,反而迷失了對人生、對自身的真正認識。

修佛也好,參禪也好,在認識和理解禪佛之前,修行者必須要先認識自己的本身,然後發乎情地做事,漸漸理解禪佛之意。如果執著於認識禪佛之道,最後連本身都不顧了,這就是本末倒置。就像一個人做事之前,必須要理解自身所長,才能放手去做事。如果只看到事物的好處而忽略了自身能力,又怎麼可能將事情做好呢?這便是尋明心,安身心的魅力所在。

有兩個不如意的年輕人,一起去拜望一位禪師並問道:「師父,我們在辦公室被人欺負,太痛苦了,求您開示,我們是不是該辭掉工作?」禪師閉著眼睛,隔了半天,吐出五個字:「不過一碗飯」就揮揮手,示意年輕人退下。

回到公司,一個人遞上辭呈,回家種田,另一個人卻沒動。日子轉眼過去十年,回家種田的人,以現代方法經營,加上品種改良,居然成了農業專家;另一個留在公司的里的人,也不差,他忍著氣、努力學,漸漸受到器重,後來成為經理。

有一天兩個人相遇了。

農業專家問道:「奇怪!師父給我們同樣『不過一碗飯』這五個字,我一聽就懂了,不過一碗飯嘛!日子有什麼難過?何必一定要在公司?所以辭職。你當時為什麼沒聽師父的話呢?」

「我聽了啊!」那經理笑道,「師父說『不過一碗飯』,受氣、受累時,我只要想『不過為了混碗飯吃』,老闆說什麼是什麼,少賭氣、少計較,就成了!師父不是這個意思嗎?」

兩個人又去拜望禪師,禪師已經很老了,仍然閉著眼睛,隔半天,答了五個字:「不過一念間。」然後,揮揮手......

對於人來說,沒有一樣東西是可以完完全全、真真正正抓住的,無論是物,還是人,因此不必斤斤計較,刻意追逐。對於不生不滅的生命本源,要把握得住,認識得透徹,才能夠善始善終。「不知常,妄作凶」,醉生夢死,碌碌無為,終將痛苦離去。想要抓住一切,往往什麼都抓不住。

人類較之物類更是固執。有些人總喜歡給自己加上負荷,輕易不肯放下,自謂為「執著」。執著於名與利,執著於一份痛苦的愛,執著於幻美的夢,執著於空想的追求,數年光華逝去,才嗟嘆人生的無為與空虛。我們總是固執地由「我想做什麼」到「我一定要做到什麼」,理想與追求反而成為一種負擔。

很多時候,我們捨不得放棄一個沒有前途的工作,捨不得放棄已經過去很久的種種往事,捨不得放棄對權力與金錢的角逐......於是,只能用生命作為代價,透支著健康與年華。但誰能算得出,在得到這些自己認為珍貴的東西時,有多少和生命休戚相關的美麗像沙子一樣在指掌間溜走?

要知道,掌中所握的沙子數量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便再也拿不回來。自在的快樂便是佛家所說的「要眠即眠,要坐即坐」的境界,如果一個人茶飯不寧,百中需求,千般計較,自然談不上是真正的放下,又如何去感受快樂?

古人云:「無欲則剛。」這其實是一種境界,一種修養。沒有太多的慾望,就會活得簡單、洒脫、自由。於是,在滾滾紅塵中,不如懷一顆平和心,抵擋各種誘惑;做一件平常事,學會放棄不必執著之事;當一個平凡人,簡單生活,做最真實的自己。

?原創作品 授權發布(公眾號轉載須授權)

圖片來源:網路 責任編輯:凡若清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作為美漫界兩大最有影響力的IP,漫威和DC各有什麼優勢?
2018 年中國最具影響力僱主發布,華為位列榜首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