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魯子敬,熬不出好雞湯的文臣都不是好廚子

魯子敬,熬不出好雞湯的文臣都不是好廚子

最近在追老版三國,看到諸葛亮三氣周瑜。而在這之前赤壁之戰前後,魯肅在孔明和周瑜之間,相互遊說,緩和雙方關係。劇中的魯肅夾在兩個聰明人之中,不知是歷史如此,還是為了突出孔明與周郎的才智,此時的子敬似乎不是後來那個統領東吳總兵的大都督,頂天了也就是孫乾一類的人物。

真的?搞笑呢吧?!

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求得孔明《隆中對》。孔明跟那時還只是縣長的劉備說:我們搞不過曹操;孫權只能為援,不能搞;荊州交通便利,物產豐足,挺好的;西川劉璋暗弱,多少人都盯著呢,考慮一下;你是皇叔,名聲好;坐擁荊州,搞好少數名族和孫權的關係;當北方有變化兩路出兵,一舉奪取天下。

說這段話時,曹操已然統一北方;孫權坐擁江東,經營三世。

七年之後天下三分,十四年後稱帝。

而在孔明隆中對的七年前,魯肅便向孫權提出榻上策。聽上去氣勢更加宏大,更加的誘惑人。

當年三十幾歲的魯肅見到比自己小几歲的孫權,榻上喝酒吹牛,說出自己的主張:

漢室完了,曹操是一時是搞不定的,您老實的經營江東吧;趁著北方亂,先搞定黃祖,進攻劉表,佔據長江以南;稱帝。

很簡單,很直接,很暴力。一句話:搞掉黃祖,打掉劉表,佔據長江。

這一段話著實掌握了孫權的G點,說的孫權十分高潮,縱然有張昭這樣的老臣反對,說魯肅過於自大,不夠謙虛,但是孫權仍然是重用了魯肅。「權不以介意,益貴重之,賜肅母衣服帷帳,居處雜物,富擬其舊。」

但細想來,魯肅一番榻上策到底是哪裡打動了孫權?江東想取荊州人人皆知,上書提議的不只魯肅一人,類似於甘寧此類有勇無謀的主都知道先打黃祖進取江夏,而後圖荊州。

無非是那句「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而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這句話更加的簡潔明了。

由東吳後面的動作看,也一直是按照這個方針去執行的,赤壁之後對荊州的渴望可以說達到極點。奈何此時北方已然統一,對曹操的忌憚,使得東吳不敢貿然對劉備用兵。

赤壁之戰後的劉備,憑藉拿下的不到一半的荊州,拿下益州,之後又拿下漢中,隆中對幾乎成型。

後來東吳背信棄義,當關羽威震華夏,打的荊北的曹軍屁滾尿流的時候,東吳趁機偷襲荊州已經是佔了大便宜,結果荊北還是被曹真和夏侯尚打趴,偷襲荊州也只落的一個給曹操解圍的結果,到底也沒有偷到整個荊州。

之後諸葛亮也算是主動放棄了隆中對中佔據荊州雙線出兵的構思。

而魯肅那句「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而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最後也算是達到一半吧。榻上策二十幾年後孫權稱帝,終究也還是江東那一塊,加上一部分荊州。

魯肅最大的功績恐怕也只有促成孫劉聯合,共抗曹操。沒有魯肅引孔明過江,只怕是也不會有赤壁那場大火。而赤壁之後魯肅在孫劉雙方之中周旋,竭力維護孫劉聯盟。說到底還是那段看起來最傻的時間是人生巔峰。

只是苦了孫權,一輩子都在等著佔據荊州,而後稱帝,以圖天下。

年輕人還是少喝點雞湯比較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稗侃 的精彩文章:

五年前,兩年前

TAG:稗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