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善於防守的五位名將,最後一位用2萬打敗30萬
在人們的潛意識裡,所謂的名將,就是能衝鋒陷陣,善於指揮大軍團作戰,亦或是敢於千里奔襲直搗敵軍大本營的大牛人。例如,衝鋒陷陣的名將有張飛、常遇春等;善於指揮大軍團作戰的統帥有衛青、徐達;敢於千里奔襲直搗黃龍的有霍去病、李靖、李文忠等。但是,戰爭不僅需要進攻,更需要防守,需要鞏固自己的大後方,所以善於防守的戰將,亦可以稱之為名將!
清朝末年,盜匪四起,義軍不斷,天下動蕩不安,這為名將的誕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養料。在此,縱橫國史就來談談晚清時期最善於防守的五位名將,最後一位堪稱戰神級別!
第五、顧王——吳如孝。此人本是廣州十三行的一員會計,只因機緣巧合加入了拜上帝教,成為金田起義的元勛之一。在戰將雲集的天國陣營里,衝鋒陷陣,攻城拔寨的活自然是輪不到他,但他卻非常善於防守,而且所鎮守的城池均為天國的戰略要地。1856年,江蘇巡撫吉爾杭阿重兵圍攻鎮江,吳如孝在兵力嚴重稀缺的情況下堅持三個月直到秦日綱援軍到,然後內外夾擊,陣斬吉爾杭阿。1858年,湘軍悍將李續賓率6000精銳從江西北上,連克潛山、舒城、桐城,勢不可擋,兵鋒直抵廬州三河鎮。此時,廬州守將吳如孝孤軍作戰,但堅持抵抗,絕不投降,為陳玉成援兵到來贏得時間,最終取得三河鎮大捷,全殲李續賓精銳。
第四、襄王——劉官芳。天京事變後,天國能征善戰之將領幾乎損失殆盡,而堪稱支柱的陳玉成、李秀成又太過年輕,缺乏必要的戰場經驗。劉官芳雖是金田起義的老將,但歷次戰役均表明他不堪充當前鋒,但防守卻是他的拿手好戲。1864年3月,天京的陷落已經是不可避免,而作為幼天王撤往湖州的必經之地金壇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此時,金壇所面對的敵人不是湘軍,而是由英國將領戈登組建的全副現代化裝備的「常勝軍」,劉官芳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面對力量之懸殊,劉官芳採取「空城計」,給戈登製造金壇城空虛之假相,待到常勝軍靠近時,太平軍伏兵四處,搞肉搏戰。此戰,戈登被擊傷,常勝軍三次進攻金壇均被打退,因太平軍守城裝備以磚石等原始武器為主,史稱「磚石之戰」。
第三、勤王——林啟榮。在眾多的太平軍將領中,若論守城之能力,勤王林啟榮堪稱第一,沒人能出其右。定都天京後,太平天國在長江中游的戰略要地主要有三處,分別是武昌、安慶、九江,其中林啟榮鎮守的是位於鄱陽湖與長江的交匯處九江城。因為戰略地位過於重要,九江一直都是湘軍與太平軍爭奪的焦點,為此展開了長達四年的爭奪戰,遺憾的是九江最終還是被李續賓和楊載福攻破了!
究其原因,責任不在林啟榮身上,而是陳玉成先是救援不力,後則乾脆不再進行援救;石達開近在咫尺卻不發一兵一卒,坐視林啟榮敗亡。要知道,在沒有救援的情況下,林啟榮可是靠號召農民種菜渡過了兩年,這著實罕見!
第二、民族英雄——林則徐。虎門銷煙,這是中華民族不畏強敵,敢於反抗外來侵略勢力的最好見證,林則徐也因此而名垂青史!然而,林則徐還是一位非常善於防守作戰的將領,而且對手還是當時號稱世界第一強國大英帝國,尤其是其海軍,堪稱霸主級別。虎門銷煙後,林則徐預計英軍一定會興兵來犯,而廣州則首當其衝。為此,林則徐著手強化廣州、虎門要塞戰備,在珠江口紮下木樁,同時招募兵勇守城與緝拿間諜,做好隨時迎戰之準備。1841年6月,英國遠東艦隊進犯珠江口,但見林則徐防守嚴密,不敢貿然進攻,廣州暫時得以免於戰火。
第一、晚清戰神——左宗棠。晚清雖然名將眾多,但堪稱戰神級別的只有一人,即為左宗棠。太平軍席捲大江南北之時,還是師爺的左宗棠便放下狠話:「給我精兵五千,何懼長毛十萬」,事實可否如此呢?1859年,石達開從江西進入湖南,隨身攜帶30萬大軍,目標是拿下寶慶府,而守將是駱秉章,但實際負責人則是左宗棠。此時,寶慶府只有不到兩萬雜牌軍,其中多數是左宗棠臨時招募而來,幾乎沒有任何戰鬥經驗。但是,戰神就是戰神,他利用石達開不擅長攻堅作戰的短處,加固城池,堅守不出,然後派出小股兵力襲擾石部後方,讓其疲於應對。此戰,石達開不但不能攻破寶慶,反而被左宗棠反追擊,一路潰逃到廣西,拉開了翼王失敗的序幕!
當然,晚清善於防守作戰的名將也不僅限於這五位,各位朋友可否知道還有哪幾位嗎?歡迎留言,一起分享!
※漢有七國之亂,晉有八王之亂,熟讀歷史的朱元璋為何還要搞分封?
※趙雲在歷史上被嚴重低估了,他值得蜀漢「五虎上將」之名!
TAG:縱橫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