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章不是魅族的救世主
2499 元,當魅族 CMO 楊柘宣布魅族15的價格時,往常應聲而起的掌聲都有些猶豫。
網友們直言,魅族 15 ——黃章從2017年2月回歸就開始說的「夢想機」,定名為「魅族 15」也意為紀念魅族 15 周年——不值這個價錢。
2499 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價位,小米 6 和榮耀 10都在爭奪這一價位,而魅族15的配置已經落後於市場主流:當大家都用 18:9 的全面屏時,魅族15用的是16:9的上一代屏幕;大家原本其他它使用高通的旗艦處理晶元驍龍 845,但它用的只是驍龍 660。因此大家評論它是「2016 旗艦」。
「魅族以前都是領先行業半步一步的,但現在變成了遲行業半步一步。」一名魅族前員工對36氪說。
甚至黃章自己也已經意識到這款手機不令人滿意。一個月前,黃章在論壇發言,稱魅族 15 只是小試牛刀,魅族 16 才是真正的夢想機,將在八月發布——這意味著魅族 15 的生命周期只有三四個月,是一款過渡產品。
魅族危機深重。今年年初,媒體報道魅族年初將裁員一千人;在魅族15發布之前,魅族總監張佳實名在微博 diss CMO 楊柘無法帶領魅族走出困境,已經讓魅族的困境公開化。
但大家還對魅族抱有一點希望,希望黃章的「夢想機」魅族 15 能力挽狂瀾。但當這款手機發布後,連這點希望也幾近破滅了。
一年前,黃章回歸似乎給魅族帶來了希望,但當這位一度被奉上神壇者實際操盤魅族一段時間後,無論是行業人士還是魅族內部人士都對 36 氪說,黃章不僅沒成為救世主,因為黃章,魅族的局面反而變得更糟。
重振魅族?
2017 年 1 月開始,一輛賓士 SL63AMG 便頻繁出現在魅族公司門口。這是黃章的座駕,此前只是偶爾來公司。到了二月,黃章在生日這天發微博確認自己重新出山,打造夢想機。
黃章之所以出山,是因為當時的魅族已經面臨嚴重困境。
2016年的魅族,一年開了12 場發布會,發布 14 款手機。這種「機海戰術」讓用戶感到迷惑,也讓魅族員工疲憊不堪。
「你們魅族前幾年名聲不是一般好雖然銷量不好但品質沒的說啊 ,當年的 m8 也算是風靡一時啊,但是也沒見像現在一樣忘本阿,如今有資金了就想掙錢想瘋了吧。」知乎上的一位魅族用戶「風不止襲」直白地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接連的發布會也急劇提升了魅族員工的工作量。「一年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麼,發布會一場接著一場,有時候一周要同時準備兩個發布會」,一名魅族發布會籌備參與者對36氪說。
究其原因,是因為2016 年魅族轉而改為利潤優先的戰略。2014至2015年時,魅族改制,一方面引入阿里融資、給大家分股權,另一方面改為銷量優先的戰略,同時極速擴張,從 2014 年時的 1700 餘人增加到近 4000 人,開設智能音箱等手機之外的智能硬體產品,擴渠道和售後點。
2015 年,魅族出貨量增加 350%,達到 2000 萬,百度指數上,魅族在 2015 年時也和小米相差無幾。但是,出貨量增加,反而給魅族帶來 3—5 億的虧損。
這就是2016年魅族學習OPPO、vivo,搞機海戰術造成一片混亂的背景。
魅族 FLyme 事業部總裁楊顏曾經告訴 36 氪,「競爭力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的時候,你必須依靠這樣的換代來保持競爭力,這也是一個無奈的選擇……為了保證量不掉下來」。
但即使犧牲了品牌價值,但魅族依然沒能取得預期中的成績。2016 年,魅族全年銷量為 2200 萬台,低於此前 2500 萬台的預期。
這樣的境況下,黃章又打算用一台夢想機來重塑魅族。他還保留著「樸素」的夢想,認為只要有一款好的產品,就能讓魅族重新回到舞台中央。
黃章不擅長管理和營銷,但對自己的產品能力格外自信。他曾說:「和老羅小米比炒作,我肯定輸。要是比產品,我可以秒他們幾條街。」在魅族起家的 MP3 時代,魅族便依靠產品能力打開局面。
重塑魅族的邏輯,是黃章在內部提到的三個期望:第一是「踏踏實實做產品,老老實實做營銷」,第二是「公司要健康」,第三是「聚焦」。
「黃章想讓魅族成為一個大廠,他骨子裡還是很自信的。」魅族內部人士告訴 36 氪,「不過他可能覺得,不能依靠李楠來做這些事情。」
李楠在營銷上很「不老實」,2014 年之後,魅族的營銷策略被人概括為「罵小米」。在 2014 年的一次產品發布會前,魅族甚至在海報上用了「卡慢丑小米造」的文案。
在魅族內部,類似的營銷策略也不無爭議。有參與營銷的魅族員工告訴 36 氪,在當時看來,貼身小米是性價比最高的營銷策略,但他個人還是覺得「Low」。
這樣的文案,自然不符合黃章的「夢想機」和「大廠」定位。黃章不再讓李楠負責魅族的營銷,回歸後不久便引入華為老人潘一寬負責銷售,潘一寬又介紹楊柘加入魅族,負責營銷。楊柘先前負責華為的營銷,幫助華為樹立起高端商務形象,而黃章希望他能在魅族做到同樣的事情。
魅族也隨即開始架構調整。李楠和楊顏分管魅藍和 Flyme 事業部,黃章則親自負責魅族事業部,主導魅族及魅族高端品牌的相關業務。
與此同時,魅族開始裁撤手機之外的非核心業務。2017 年 3 月份,黃章回來不久,便開始了大規模裁員,魅族員工數從最高峰的近 4500 人,最終下降到了 3700 人——人數減少了約 18%。跟魅族手機沒有關係的部門基本都做了裁員,包括智能硬體、軟體和生態等正在培育中的部門無一倖免,2016 年新增的多條魅族產品線也被叫停。
一位魅族員工告訴 36 氪,當時自己覺得,這只是陣痛,魅族會迎來更好的未來。這位員工原本是「煤油」,因為喜歡魅族的產品而進入魅族工作,但 2014 年以來的魅族儘管發展迅速,但讓他覺得「不舒服」,覺得不再是魅族。
黃章宣布歸來的微博里,留言也大多表達期待。期待魅族不再使用聯發科,也期待黃章帶來更好的產品,期待「讓夢想(MX)重新點燃吧」,也期待「幹掉李楠這個毒瘤」。
即使一開始有些慌亂,但很快,魅族員工開始歡迎即將到來的新未來。有魅族內部人士告訴 36 氪,楊柘到來其實受到很多人歡迎,包括員工和「煤油」(魅族粉絲),甚至這次和楊柘大鬧的張佳,最初也十分歡迎楊柘的到來,他們經常有私下的交流,有人質疑魅族 Pro 7 的宣傳語時,張佳還出面和其他員工解釋,而其他員工也在釘釘群里和楊柘頻頻互動。
「之前李楠待人比較嚴格,『天下苦秦久矣』,而楊柘待人親切,有君子的風度,員工還是很喜歡他的。」
黃章以激進的方式,用不到半年的時間,大幅調整了魅族,確保自己「夢想機」的理念能在公司得到貫徹。
當時看似美好的開始,如今回顧,正是分裂的開端。
魅藍和魅族的分裂
在接連的調整里,李楠主管的魅藍越來越邊緣化。
魅藍和魅族分開時候,一些部門直接被一分為二,根據員工的意願,領導最終確定他們是前往五樓的魅族還是四樓的魅藍,而跟隨李楠「打過硬仗」的張佳最終選擇留在魅族,沒有追隨李楠。
「他也覺得李楠之前的那套打法有些問題,想跟著楊柘,做一些高級一些的事情。」一位與張佳相識的魅族員工如此解釋他當時的動機。
李楠被稱作「呼吸都在營銷的胖子」,2014 年之後,也是靠他的團隊把魅族的聲量帶到頂峰,他碰瓷小米,碰瓷各種熱點,甚至航母起航都要去主動找罵為手機做營銷。
不論黃章還是白永祥都不擅長面對媒體,楊顏從最早亮相開始,身份便只是 Flyme 的負責人,這種情況下,李楠便成為魅族對外的代言人。他統領魅族的市場營銷,同時也參與產品規劃,並一手打造出魅藍產品,讓魅族出貨量短時間內迅速增長。
但李楠卻逐漸成為部分「煤油」眼裡的「毒瘤」。在他們看來,李楠要對 2014 年之後「墮落」的魅族負責,2016 年的十幾場演唱會一樣的發布會之後,魅族幾乎徹底告別高端形象。使用聯發科處理器、各種「不入流」的營銷方式、與高通的緊張關係等原本不應該被歸咎為李楠的問題,都被推到李楠身上,
魅族架構調整之後,魅族的營銷交給楊柘,李楠則只負責低價產品線魅藍。最初,李楠並不承認這是「發配」,在接受採訪時,他也經常說起自己的魅藍未來的規劃,稱魅藍不會只是低端機,未來也會嘗試將價格上探到 2000 元以上。而且,李楠還計劃讓魅藍有自己的 logo,也建設自己的銷售渠道。
2017 年,在魅族 Pro 7 系列銷量不佳的情況下,依靠魅藍系列,魅族出貨量依然保持在 2000 萬以上,並保持盈利。今年 3 月,李楠主持發布了魅藍 E3,這款手機使用驍龍 626 處理器,配有 5.99 英寸的 18:9 全面屏,6G 內存,是魅族一年多以來最有競爭力的產品。
這可能是李楠在魅族主導的最後一款手機。
一名前魅族人士對 36 氪說,李楠是要用 E3 來證明自己的產品定義能力。
2017 年 12 月,魅族再次架構調整,李楠手中的業務只剩下魅藍,而先前他負責配件、電商以及客服等業務都劃歸給了楊顏。幾天後的魅藍三周年直播里,李楠表示,「明年的魅藍新品黃章會親自設計。」魅藍 E3 發布後,李楠接受採訪時說,以後的魅藍產品也會交給黃章。
魅藍 E3 沒成為預想中的爆款。黃親弟弟黃質潘負責的供應鏈沒有給魅藍 E3 有效的支持,而且魅族事業部發布了同樣配備驍龍 626 的手機 M15,供應鏈團隊要優先保證魅族的需求,魅藍的需求只能放在其次。而據 pingwest 報道,楊柘為了消化庫存,強制要求經銷商按 1:1 的比例提貨魅藍 E3 和魅族 Pro 7,這也影響了魅藍 E3 在線下渠道的出貨量。
最終,魅藍 E3 這款有可能成為爆品的手機,只能一直處於缺貨狀態。
高配置、2000元售價的魅藍E3,讓原本應該高定位的魅族產品線非常尷尬。一個月後的現在,剛開的魅族15發布會上,還發了一款售價1699的魅族M15,這顯然又在搶魅藍的市場。
換句話說,魅族和魅藍已經在相互打架。
華為系的失敗
比起李楠,現在的楊柘更受黃章喜歡。
這不僅因為黃章需要楊柘來幫自己打造高端夢想機,也因為楊柘自己為人更加符合黃章的心意,與黃章本人更加投契。魅族內部員工告訴 36 氪,黃章喜歡佛學,在魅族唯一的主帖標題便是「我心中的佛祖」,而楊柘也喜歡談論國學。同時,比起李楠和楊顏,楊柘更加守禮,知道做下屬的本分。
「黃章一直覺得魅族是自己的公司,希望自己是魅族的中心,楊柘滿足了黃章的心理需求。」一位曾在楊柘手下工作的魅族員工告訴 36 氪。
楊柘很快在公司站穩腳跟,市場營銷部門也交給自己在 TCL 的舊部負責,並把魅族發布會的風格從「演唱會」變成「交響樂」。
但在魅族 Pro 7 失敗後,魅族員工與楊柘等人的蜜月期也結束了。
在楊柘主導下,魅族 Pro 7 定位高端人群,要賣給「處長」。手機價格 2880 起,PRO 7 Plus 價格 3580 起。這一價格與數月前發布的華為 P10 齊平,但配置上要弱不少,最大的亮點「畫屏」也被看人做「雞肋」。
魅族 Pro 7 發布之後,黃章那條宣布復出的微博再次增加了不少評論,表達對產品的不滿,不少評論已經開始指責楊柘,認為他主導的魅族正變得看不懂。
但這並沒影響到楊柘在魅族的地位。2017 年 9 月,因為魅族 Pro 7 銷量不佳,負責銷售的潘一寬離職,魅族銷售部門交由楊柘負責,他成為魅族事業部真正的「二把手」。楊顏曾告訴 36 氪,和魅藍找李楠,和魅族溝通便要找楊柘。
即使在魅族內部,楊柘個人權力的增長也並沒能帶給他足夠的威望。釘釘群里楊柘的消息已經很少有人回復,私底下公司員工都在表達對現在魅族的不滿和困惑,在北京的一次銷售人員會議後,有人便說楊柘「什麼都不懂」。
但楊柘並未失去黃章的信任。儘管因為楊柘在魅族 Pro 7 的降價策略問題上和黃章發生了分歧,他不再負責銷售,而是只負責營銷活動。但楊柘依然是魅族的 CMO,他把在 TCL 時期提出的「惟精惟一」理念搬來魅族,獲得黃章嘉許,並印在魅族大樓上。之後的魅族 15 營銷活動,也依然交由楊柘全權負責。而張佳事件已經鬧得沸沸揚揚,但魅族高層只是完善審核流程,但沒有表示會追究張佳關於貪腐的舉報。
「只要黃章不說話,楊柘的位置肯定很穩。」這已經成了很多魅族員工的共識,因為魅族姓黃,只有黃章才能真正控制魅族。
黃章在想什麼?
魅族員工曾對媒體說,黃章思維方式不同於傳統和大眾,絕不人云亦云,因此他自己一旦琢磨明白什麼事,就非常堅持。有員工告訴 36 氪,黃章如果想要推進某個事情,可以一天打幾十個電話,確認每個細節,確保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志貫徹執行。
但在 2014 年「從火星回到地球後」,選擇開放、擁抱資本的黃章和魅族卻在戰略上不斷搖擺。
2014 年之後,魅族的戰略便是模仿領先者。2015 年,小米是中國手機行業最亮的星,而且雷軍和黃章又有一段恩怨,於是魅族的策略是貼身短打小米。在營銷上,魅族不斷碰瓷,在戰略上,魅族也成了小米的影子,小米推出紅米,魅族也推出魅藍,小米打造生態,魅族也做智能音箱。
2016 年,小米遇到困境,魅族開始學習 OPPO 和 vivo,以機海戰術來爭奪線下市場,白永祥還從 vivo 公司挖來了一位產品總監,負責魅族 2016 年的產品規劃。
2017 年,黃章又開始學習中國做高端機最成功的華為,在楊柘主導下,魅族的手機消費者定位也不再是過去的年輕人,而是變成和華為一樣的商務人士,也就是楊柘所說的「處長」。
賣給他們的手機,自然不能便宜。魅族 Pro 7 手機價格 2880 起,PRO 7 Plus 價格 3580 起。這一價格與數月前發布的華為 P10 齊平,但配置上要弱不少,最大的亮點「畫屏」也被看人做「雞肋」。
「處長」這一人群定位本身沒有問題,2014 年前後,華為也正是靠著把高端機賣給「處長」,成功成為中國唯一能在中國高端機市場上和蘋果、三星相較量的公司。
但魅族不是華為。
那時的手機市場與當下截然不同。當時中國手機市場還處於高速增長階段,4G 網路帶來的換機潮也還在繼續。同時,因為斯諾登事件,政府機關和一些企業都開始限制國外品牌手機、電腦的使用。而在此之前,華為和政府保持著良好關係,同時依靠運營商定製機也積攢了品牌知名度。
有行業分析師認為,「魅族失去了向高端進軍的時機,同時,魅族也沒法像華為一樣,投入數十億來宣傳產品,楊柘的團隊也遠不能和華為的鐵軍相比。」
他認為,如果給楊柘五年的時間,楊柘未必不能完成魅族的品牌定位,但在當下的手機市場,時間是最奢侈的資源。魅族的每次搖擺,都可能是公司終局的臨近。
可黃章似乎依然不緊不慢,沒人知道他的確切想法。
曾經有人在論壇投訴魅族某零售店的一些問題,黃章當即批示,給予消費者補償並辭退相關員工。但進來對魅族的不滿越發激烈,黃章卻沒有絲毫表態。
李楠也曾是黃章的愛將,他幫魅族拉來了阿里的投資,並成為董事會成員,現在卻被黃章發配。
甚至在論壇上也越來越少見到他的身影。最近的幾次發言,他都只是在說自己的新機進度,而不再展示真實的想法。
「遁世」的黃章,即使在歸來後,魅族員工也很少能見到他。哪怕魅族的總監,也只能在員工大會上和他說幾句客套話,想要知道黃章的想法,往往要通過在魅族工作的「黃家人」。
毫無疑問,魅族姓黃。總經理黃柏濤是黃章的表弟,在公司內部任採購總監;董事黃質潘是黃章的親弟弟,負責供應鏈;黃章的親姐姐黃小琴在魅族擔任商務部副總裁,庫房要見到她的批准才會放行。
「黃章是個控制欲極強的人,他始終覺得公司就是他自己的,所有人都是為他打工,而不是共同奮鬥」,一位曾經接觸過黃章的魅族中層幹部評價說,黃章此前偶爾到公司,車會停在公司的大門口,然後門口的人都要迴避,前台也要起立。
魅族因為黃章而成功,而如果魅族最終垮塌,黃章也一定要負擔最大的責任,畢竟正如黃章的論壇簽名所說,「我是魅族」。
在魅族 15 發布會上,魅族的配件 Halo 激光動圈耳機和 POP 無線耳機,以及系統 Flyme 7獲得了更多掌聲。不論新配件還是新系統,它們都符合大家原本對魅族的期待,不是「佛系中年」,而是「新奇酷」的產品。黃章之所以被人稱為老大,也不是因為他的佛理,而是因為他對產品的執著。
黃章回歸時帶來的希望,一年後幾乎消失無蹤,不論曾經的粉絲,還是魅族的員工,對魅族都漸漸不再抱有期待。
魅族有太多問題需要解決:手機行業的寒冬也已經到來;距離上一輪融資已經三年;魅族員工正大規模流失;內部爭鬥日益激烈,大量資源浪費在內耗當中;「中年處長」、「佛系手機」的新產品品牌定義不受認可——這些都需要理順平息,但都是黃章不擅長的領域。
2014 年落後,魅族還可以一路狂奔追趕回來,如今再次落後,魅族自救的窗口比以前要窄得多。
即便黃章再次畫下 4 個月後出「真正的夢想機」魅族 16 的大餅,但是,現在還會有多少人再相信他?
※Apple Music最大競爭對手,音樂流媒體Spotify確定4月3日IPO
※眾安在線上市後首份財報:保費收入近60億,技術投入激增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