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松濤:為什麼那麼多人反對你空想?
一個讀者看了我的一篇文章後評論說,我在鼓吹空想,他覺得這很荒謬!
我可以理解在這個以行動為主導的社會中,大家都在強調行動創造,如果有人說思想創造,不強調行動創造,似乎非常不合情理。
君不見就連思想相當開放的深圳也有很大的宣傳牌上寫著「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嗎?君不見大家最引以自豪的話語就是「我們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自己的理想的生活」嗎?
一開始我看到評論我的文章是鼓吹空想,說我寫的東西很荒謬,我還是挺生氣的!「你根本不懂吸引法則,憑什麼妄下斷語?」後來我馬上想到,「別人如何看待我的想法一點也不重要啊!我如何看待別人如何看待我才重要。」
現在世界上太多的人根本就不了解宇宙法則,他們根本不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思想創造來的,沒有什麼是通過行動創造出來的。但我有必要去提醒他們嗎?
沒有,完全沒有必要。
我要允許別人有他們自己的理解,我要允許別人對於世界有自己的看法,允許別人對我的思想做出任何評價,那是他們的事,我為什麼要那麼在乎呢?
我們是一個永恆的存在,「我真正是誰」是一股無形的振動和能量,為了宇宙的存在和進化,這股無形的意識把其中一部分意識投注到我們的肉體身體上,結果我們就被創造出來了,成為這個有血有肉有骨頭的人。因此說,我們的肉體是本源能量的延伸,我們處于思想的最前沿。當無形意識(我們那個永恆的、更古老、更廣闊、更有智慧的部分)把其中一部分意識投注到肉體上時,仍有一部分意識投注於那個無形的部分。
我們擁有兩個部分:無形部分(本源能量)和肉體部分(源能的延伸)。
無形部分(本源能量)創造了我們肉體身體進行創造所需要的一切環境和資源,比如創造宇宙星辰、有著時間和空間的物質現實—–地球環境,藉此我們的肉體可以進化和進一步創造。
肉體利用思想的力量創造更多物質現實,這個思想就是我們意識觸及之處所引發的振動,凡有振動,吸引法則就會做出回應,吸引法則把相似的思想和振動聚合和整理,持續的思想形成思維模式,思維模式進一步創造出物質現實。
因此, 我們在生活現實中通過眼睛看到的東西、通過耳朵聽到的聲音、通過鼻子聞到的氣味、通過舌頭嘗到的味道、通過皮膚感知的溫度、壓力、質感等觸覺都是一種身體感覺器官的振動翻譯。
宇宙和世界中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以振動形式存在著的,凡是我們曾經關注、渴望和要求過的東西都已經被吸引法則回應、被本源接收,存在於頻率暫存區或叫創造漩渦中,這些無形的東西都具有被物質化(變成物質)的潛能和可能性,它們被稱為「振動現實」,一旦我們的肉體發出的振動與這裡面的振動現實頻率對齊,那個振動現實就會變成物質實物。
所謂允許講的就是我們提供的振動與我們發出的渴望的振動頻率一致和匹配,從而讓我們曾經要求過的東西能變成實物進入我們的現實中,成為看得見、聽得著、摸得到、聞得到、嘗得到的東西。
你看到沒有,在創造的過程,是思想和振動在起作用,在這裡,沒有行動的份兒的。就是說,一切都是思想創造,行動並不創造。
行動在我們的生活中當然很重要,行動是我們對物質生活的體驗,行動是種享受和經歷,但它與創造無關,或者至多可以說,行動是用來收穫思想的創造成果的。
沒有空想,只有思想;只要有「想」,就不會落空,因為每一個「想」都是一種關注,都是一種振動激活,都是一種創造和吸引。
大家所說的的空想是因為有人思考了某物或某主題,但卻提供了與自己要求和渴望相矛盾或不一致的振動,因此無法得到物質彰顯,所以看起來就像是「空」想、「白」想了。
或者有人思考它了、想它了,但卻覺得不可能,因此頻率不一致,彰顯就無法出現,於是你就給它貼上了「空想」的標籤。
每一個想法,那怕是微不足道的一閃念,都會激活一種相應的振動,宇宙都會做出相應的回應,宇宙絕對是有求必應的!不管是什麼想法和念頭,只要有人對之聚焦的時間足夠長(連續超過17-68秒)、次數足夠多,它就會達到一個引爆點,這時振動現實變成物質現實,思想變成實物,心想事成,美夢成真。
為什麼說「信則有,不信則」無呢?為什麼說「信念創造現實」呢?為什麼說「相信就是得到」呢?
因為相信就是不斷重複的想法和念頭,相信(信念、信仰)就是一種長期的思維模式,相信就是到達了引爆點的標誌,相信就是思想積累足夠多的結果。我們看到的任何物質東西,都是某個人思考和關注它足夠多的結果,因此說思想創造一切,行動並不創造。
從此多去關注自己的思想吧!不用太在意自己做什麼或採取了什麼行動。只需記住:凡是讓自己感覺好的思想都是在創造和吸引自己想要的東西,凡是讓自己感覺不好的思想,都是關注和創造自己不想要的東西。有了情緒這個引導系統,你可以自信而輕鬆地創造自己任何想要的東西。
感覺好了才採取行動,感覺好時採取的任何行動都是有效果的、得到的結果都是自己想要的;感覺不好時,採取任何行動都是沒有用的、都是事與願違的。所以當你沒有調整好自己的感覺的時候,不要忙著採取行動,否則就會欲速則不達、事倍功半。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