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以為這是你家?這是我的地盤你啊!
前:小乖 後:小圓
「可能它們看到我的出現只會想,既然你都在這兒了,那就在這兒吧,我也懶得管。」
文 | 胡雯雯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 林欣煮
一踏進Ivan家,我就被一頭眼神炯炯的藍貓嚇退了一步。它龐大的身軀蹲在鞋柜上,眼神淡漠地與我平視。審查一番後,藍貓懶懶地甩了下尾巴,轉過頭,趴下身子,像是默許了我的造訪。
威嚴的王者,是我見到這頭名叫「小乖」的公貓的第一印象。儘管它看起來跟名字一點都不符合,據說還嚇跑過一個沒見過大貓的快遞員,但在這家的主人眼裡,它已經是家裡對陌生人最友好的一隻貓了。
寬敞的客廳里,還有另外三隻:家貓「小嘰」和蘇格蘭折耳貓「橘橘」趴在沙發上,美短和金吉拉的混種「小圓」比較怕生,一溜煙躲到了窗帘後。四隻貓看起來都伙食很不錯的樣子,毛色光滑鬆軟,膘肥體壯。四個陶瓷貓食盆順著牆根一字排開,每個都有海碗大小,印證著這個事實。男主人Ivan苦笑著說,這幾個貓主子食量是越來越大,都快養不起了。
Ivan是個攝影師,他從小就喜歡貓,可惜家裡不讓養。畢業幾年後,一次偶然得知大學老師收養的家貓生了一窩小崽子待領養,他立刻過去,一眼就看到了小嘰。三個月大的它,萌萌軟軟,就這麼被抱回了Ivan家。後來,家裡又多了「小乖」「小圓」和「橘橘」,一個小型貓王國就這麼成型了。
Ivan的女友張遠是soho一族,平時在家做定製首飾,有時幫媒體寫寫稿。她是比較喜歡安靜的人,所以剛搬過來時有點擔心,家裡這麼多貓主子,會不會每天都被鬧得人仰馬翻?它們會不會抗議家裡多了個陌生人?但她很快就發現,自己多慮了。
「我覺得養貓其實代表了一種新型人際關係,就是彼此都知道對方存在,但是不用過多管對方,互相之間留有距離。」在她看來,一個家裡貓和人的關係,只不過是你認為有就有而已,它們未必這麼看,更不會把你當做主人。「可能它們看到我的出現只會想,既然你都在這兒了,那就在這兒吧,我也懶得管。」
相對於很多養貓的家庭來說,Ivan家的擺設算是比較豐富的:工作桌上擺著一堆攝影和電腦器材,廚房擺著意式咖啡機和各種杯子,客廳長長的飄窗台上,放有三層的綠植架,上面是形態各異的玻璃陶瓷花器。
「這些都是久經考驗,倖存下來的擺設。」張遠指著花架最下面兩排:「你看,底下這些都是它們不愛吃的,仙人掌、常春藤之類,它們喜歡的,全都擺在了上邊夠不著的地方。」
她搬過來時,帶了一盆很大的蕨類植物,但是養了很久,卻覺得它並沒有繼續長大。「後來有一天,我擦窗檯時順手把它另一面轉了過來,才發現那邊已經長得很茂盛了,而朝家裡這面,卻被啃出了一個齊劉海,後面成了披肩發。」
平時在家,除了用電腦寫稿時可以在客廳,其他工作她都小心翼翼地關在了房間里。「之前我曾在客廳做過首飾,結果有一次珠寶盒忘了關,小嘰直接把它推到了地上,全部珠子嘩啦灑了一地。」張遠蹲在地上撿了半個小時,剛撿完,頭頂又扔下來一把剪刀,差點當場殉職。從此以後,她就不敢再把這些東西留在外面了。
喵星人的存在,也給了她很多創作靈感。她的許多首飾圖片,甚至是直接放在貓身上擺拍的,它們都成了她作品的代言人。她平時也喜歡觀察這個小王國里的貓際關係:「它們有一種約定俗成的秩序在,絕對不會出現互相爭搶地盤的情況。桌面、沙發、鞋櫃、被子、窗檯……這些地方大家輪著趴,你先在這兒了,我就不去騷擾你。」
Ivan也對這個潛規則感同身受。「橘橘是特別迷戀激光筆的光點的,我們沒事就在門上掃,逗他去抓。有一次,我發現怎麼逗他都不上去抓,只是眼巴巴地看著。轉頭一看,原來小乖站在離門更近的地方,他不敢去搶。」
在這個小集體里,小嘰是大姐,小乖、小圓剛來時,都是她帶著上廁所,教會用貓砂盆的。藍貓小乖則負責教訓新人,每次朋友暫時寄養在家的貓,都會被他修理一頓,甚至嚇得藏在沙發底下三天不敢出來。
「他去到別人家裡都像個老大。有次家裡滅蟲,我們帶小乖去朋友家,他就跟回到自己家一樣,施施然到處巡視一圈,然後一屁股坐在客廳正中央,那家人的貓都快被它氣瘋了。」
小乖
張遠和橘橘
貓屬於領土性的動物,對於入侵的同類特別警惕。即使平時在家互相撕,一旦有外敵入侵,卻會一致對外。「之前朋友曾經寄養了一隻幾個月大的小橘貓在我們家,名叫薑餅,屬於特別粘人那種,整天纏著讓你抱,沒事就滿地打滾四處鬧騰,喵喵亂叫,自嗨型。這幾隻貓看得牙痒痒,立刻結成了聯盟,到處排擠那隻貓,甚至絕食抗議。」
那一個星期,Ivan家的貓糧幾乎沒消耗多少,幾隻貓硬是扛著不吃飯,直到「薑餅」被送走。「我覺得它們真的是在表達一種不滿,就是你這麼一個小屁孩兒來到我們地盤,竟然還這麼大搖大擺,沒規沒距!它們每天冷眼看著這隻貓時,心裡估計在想:『這就是一個傻叉』吧!」
後來,薑餅輾轉去了幾戶人家,不斷被排擠,最後總算在一戶沒養貓的人家落了腳。Ivan翻出它現在的照片:依然活躍得像泰迪投胎,胖了一大圈,全身橘毛,「在屋裡衝刺時就像一隻奔跑的雞腿。」
小嘰
貓和攝影師,似乎是天然的最佳搭檔。一來,貓不像狗,不需要大量陪伴和照顧,它自理能力很強,也會自娛自樂,攝影師有工作東奔西跑時,不用擔心貓兒悶在家裡得抑鬱症;二來,貓也是絕佳的攝影對象,儘管抓拍難度比較大,但總能出好作品。
Ivan時不時就在朋友圈裡曬自家貓的新照,一次只發一張,從不刷屏,幾隻貓輪流上鏡,或呆萌,或高冷,或鬼馬。他將這些照片統一打上標籤「冷肥圓的日常」。「隔一段時間不曬,就有人催我了,沒辦法,它們的粉絲比我多啊!」
靠分享照片來「雲吸貓」,似乎成了如今年輕愛貓族的一種生態。張遠微信里的養貓群有四個,其中最熱門的一個群里,只能發貓圖和貓的表情包,不能說話,不能發鏈接和文章,一犯規立刻會被踢出去。如果實在想表達什麼,就得發一個紅包,紅包上寫你想說的。
「這個群早就到500人上限了,每個人都想拉自己朋友進來,所以天天就等著有人被踢。」據張遠觀察,這個群里大部分都是80後、90後,他們不像年紀大些的養貓群那樣,天天交流「貓生病怎麼辦」「要不要配種」「怎麼給貓減肥」這種話題,只要分享圖片就已經夠了。
小乖
每到下午,陽光從整面寬大的玻璃窗照進來時,他們家總是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幾隻貓三三兩兩地躺在沙發上,蜷縮在窗檯邊,懶洋洋地打盹。主人過來揉揉脖子和腮幫子的話,還會滿意地直打呼嚕。
「貓的壽命只有短短十來年,剛培養出感情,又要送它走了,會不會覺得蠻殘忍的?」我忍不住問。張遠想了想:「貓和人還是不一樣吧,早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個結果,反而相對容易接受。」Ivan補充:「對啊,珍惜和它們在一起的時光,對它好,就行了。」
來源|南都周刊
END
TAG: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