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發商「錢途」堪憂,四面楚歌,樓市會迎來降價潮嗎?

開發商「錢途」堪憂,四面楚歌,樓市會迎來降價潮嗎?

2018年樓市會不會迎來降價潮?房價又該如何走,是目前大家最為關心的話題。然而根據業內專家的預測,降價潮是否會來臨主要關注兩個方面:一個是開發商融資渠道受阻,不得不靠降價換取現金流;二是需求端發生變化,買房人由於各種原因無法買房。兩者兼具,則降價潮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今年的開發商,勢必會面臨嚴峻的形勢。去年開始,由政府主導的降企業負債措施,罕見的大企業開始變賣資產降負債。更有下游的工程建材商指出,有開發商企業明確告知今年公司的工程別接了,理由是「今年公司錢太緊張了,估計給乙方結款會非常困難」。這還只是來至第三方的「爆料」,足以看出今年開發商面臨的困境了。更有專家指出,開發商面臨著四個難以打破的困局,每一個都足以壓倒開發商。

融資渠道收窄,「錢緊」升級

去年下半年,銀行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政策,打擊違規資金進入樓市。且發出了督促開發企業,降低企業負債的通知。年底的中央經濟會議中也明確強調了「國家鼓勵地方政府把更多的錢投入到實體經濟中去」,其言外之意就是房地產等貸款要嚴格控制,少貸或者不貸。

企業更多的融資渠道被收窄,開始從國外謀求融資渠道。但是對於非上市企業和中小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融資渠道的收窄,意味著錢的來源減少了,對於房地產開發有錢才有生存的市場來說,這是巨大的利空。

監管升級,對土地開發和銷售合同進行嚴監管

明確規定,開發企業拿地之後一年之內必須動工建設。若土地出讓後閑置一年,收取相當於土地使用權出讓金20%以下的土地閑置費;滿兩年未動工開發的,可以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對於近年開發商囤地、拖欠地款的事情將是有效的打擊。

而且配合監管部門對於市場屢禁不止的「陰陽合同」問題,也進行了明確指示。北京還專門發布了新的銷售合同簽訂辦法。同時,「限價」政策已經蔓延至全國,在土地合同大檢查和「限價」的雙管齊下之下,開發商必須儘快開盤,但又面臨限價,因此,加快推盤成為唯一選擇,儘管是在犧牲利潤的前提之下。

需求減少,主要是投資客開始逐漸離開市場

雖然大家現在還能看到某些城市,出現的購房火爆現象,但是不得不說現在的樓市投資客正在逐步的離開市場。對於樓市而言,投資客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過去幾十年里,投資客對於高房價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這兩年,由於調控的收緊,投資房產的收益逐漸縮小,投資客也開始思考尋找其它投資項目。而且如今,全國50多個城市限購限售,已經向炒房者關閉了大門。環京的燕郊、固安、香河等地更是降溫明顯,有些樓盤甚至出現了腰斬的情況,投資炒房等行為損失慘重。

最後的戰場,三四線城市也開始收緊口子

很多開發商目前都將目光盯著三四線城市,所謂布局也好、戰略也罷,其實都是在為即將失守的一二線城市尋找替代品。但是隨著去庫存戰略的推行,三四線城市的庫存已經降至低位,業內很多專家預測,今年的調控政策肯定會蔓延到三四線樓市。如果真是這樣,房企將失守最後的陣地,各地的降價潮很可能將接踵而至。

目前的開發商算是面臨兩難的選擇,價格上不去,資金又收緊,只能通過以價換量的形式來充實自己的現金流。但是離降價潮的到來還需時日,關鍵還是看開發商能夠堅持多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想的琴弦 的精彩文章:

年銷售13萬億,開發商賺錢賺到手軟,你卻還在期待樓市崩盤?
重磅,樓市新氣象,房價「倒掛」明顯剛需買房更難了?

TAG:思想的琴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