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汴梁說史 | 西晉軼事系列之二

汴梁說史 | 西晉軼事系列之二

原標題:汴梁說史 | 西晉軼事系列之二



第四位皇帝晉愍帝軼事

司馬鄴在這個危難之際被扶上帝位。但是,此時的西晉早已經名存實亡了。因為八王之亂持續十幾年,戰火蔓延之處,人民生活困苦,流民起義不斷,社會極其不穩定。所以一些有錢的貴族早已經開始遷往江南一帶,過著富庶安定的生活。留下來的除了一些矢志不移地想要光復晉朝的忠臣,就是一些沒辦法逃亡的窮苦百姓了。因此,晉愍帝即位的時候,朝廷既沒有可以作戰的軍隊,也沒有多少可用的糧草物資。


316年八月,漢將劉曜圍攻長安,長安軍民依靠城池之險,苦苦固守了三個月,最後,城內糧盡,米價一斗達到黃金二兩。除了等死之外,唯有投降了。為了城內倖存的軍民考慮,晉愍帝唯有忍辱稱臣了。


當時,大家都知道匈奴人素來仇恨漢人,即便是投降,也很難存活,便央求晉愍帝不要投降,大家一起殉國,免得再受欺辱。晉愍帝雖然年幼,卻也明大義,他自己一人殉國可以,但是畢竟城裡還有無辜百姓,如果自己投降可以讓他們免受屠城之苦,那也算是自己能為他們所盡的綿薄之力了。


於是,他脫去了龍袍,赤裸肩背,口含玉璧,乘坐羊車,出城前往劉漢軍營投降。一路上,百姓們看到年幼的皇帝如此凄涼,紛紛圍住號啕大哭,有的人爬上羊車拉著他不放,不願看到他遭受匈奴人的虐待侮辱。晉愍帝前途未卜,心中凄苦,卻又無可奈何,只能用力推開眾人,驅車來到了劉漢軍營前。看到狼狽的晉愍帝,匈奴人肆意取笑,極為囂張。

被押送到平陽之後,晉愍帝被廢封為光祿大夫,西晉王朝至此滅亡。對於這個年幼的亡國之君,劉聰百般羞辱,先是像對待晉懷帝一樣命他青衣行酒。堂堂西晉的皇帝,不得不穿上賤役的青布衣服,在匈奴人開懷暢飲的時候奴顏婢膝地為他們斟酒,稍有差池還要被呵斥辱罵。更可悲的是,在座的還有一同被俘虜的西晉舊臣。劉聰故意安排他們在場,就是為了刺激晉愍帝。這些臣子看到自己的皇帝如此屈辱,悲痛不已,忍不住偷偷啜泣。看到這些,劉聰更加高興,對晉愍帝越來越放肆,簡直連一個雜役的待遇都不如。


匈奴人是游牧民族,喜歡打獵。在每次出獵的時候,劉聰便故意帶上晉愍帝,並讓他全身披掛,穿著笨重的鎧甲,手執長戟,為自己執鞭開路。一旦有野獸出沒,劉聰便和部下指著受驚的晉愍帝哈哈大笑。路上的晉朝百姓看到這一幕,都嘆惋不已。劉聰一方面享受著虐人的快感,一方面又擔心長久下去激起了晉人的反抗之心,便派人殺害了晉愍帝。可憐晉愍帝被處死的時候才剛剛十八歲,本來正是年少輕狂的時候,卻受盡屈辱和折磨,含恨而死


316年,西晉為漢國(前趙)所滅。西晉統一僅37年。


拙曰:先主無德,子孫承愛何其苦也。


羊祜軼事

羊祜,一個在人格上和才略上都是無可挑剔的人物,更是一個卓有謀略的軍事家。晉武帝稱帝後一直在積極籌劃消滅孫吳政權的戰爭,以實現統一全國的大業。泰始六年(270年),司馬炎除任命大將軍衛瓘、司馬伷分鎮臨淄、下邳,加強對孫吳的軍事布置以外,又特地調任羊祜坐鎮襄陽。


鎮邊後,羊祜更加謹慎從事,力盡職守,不負國望。他一方面立即佔領要害之處和膏腴之地,使吳軍在軍事上和物資上都處於尷尬境地;另一方面實行屯田,為日後的軍事行動打下了雄厚的物質基礎。羊祜上任伊始,幾乎軍無現糧,可到最後一年,倉內已有十年的積蓄。


在此基礎上,他又採取攻心戰,取得吳人的信任,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對晉的親切感和對吳的疏離感。他每次與吳人交戰,總要等到日出,從不做掩襲之舉。羊祜大量開辦學校,興辦教育,安撫百姓。有一次,晉軍俘虜了吳國的兩個孩子,羊祜不但不加以拷問,還送他們回家與家人團聚,孩子父母因此很感激,不久舉家遷往晉國。東吳有位將領叫鄧香,在攻略夏口時被俘虜,羊祜親解其縛,為了報答羊祜的不殺之恩,他也率部降晉。還有一次,羊祜帶兵巡視邊境,因軍糧不足,便沿途以吳境內成熟的莊稼充饑,但事後立即讓士兵送絹給農田的主人,以此作為補償。羊祜的良苦用心沒有白費,吳人開始改變了敵視的態度,甚至有人敬稱他為羊公。


羊祜對待敵軍將士也是如此,於是邊境日漸平安。後來,羊祜又被加封為車騎將軍,並受到開府如三司之儀的特殊待遇。但羊祜沒有滿足於此,暗地裡悄悄加緊滅吳準備。羊祜在邊境,德名素著,可在朝中,卻每遭詆毀。由於朝中權臣賈充等人從中作梗,使司馬炎始終下不了滅吳的決心。時光飛逝,數度春秋後,羊祜已進入暮年,不幸於咸寧四年(278年)病逝,終年58歲。羊祜死後,舉天皆哀。晉武帝親著喪服痛哭,時值寒冬,武帝的淚水流到鬢須上都結成了冰,追贈羊祜為侍中、太傅,持節如故。荊州百姓在集市之日聞之羊祜的死訊,罷市痛哭,街巷悲聲相屬,連綿不斷;吳國守邊將士也為之落淚。可惜羊祜無子,以兄發子篇奉祜嗣。羊祜臨終之時,推薦了另一位名將杜預接替他的職務。這位風度儒雅的將軍有書生得頭腦,卻無書生的弱點,政治和軍事才能不亞於羊祜本人。在杜預、王濬、張華等人的敦促下,司馬炎終於定下滅吳的決心。


戰事按照羊祜生前提出的方案:分六路大軍向東吳進攻,由王濬率領巴蜀水軍為中堅。吳天紀四年(280年)初,王濬率軍攻陷建業城,孫皓自縛雙手領百官出城投降。東吳40多個郡、300多個縣、230餘萬人口全部歸入西晉版圖,立國近60的東吳終於斷送在亡國之君孫皓手中。晉滅吳的戰爭結束了漢末以來長期的分裂割據狀態,使中國重歸一統。羊祜雖然沒有親自參加這次戰爭,但他為規劃、準備這場戰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羊祜死後二年,杜預按羊祜生前的軍事部署一舉滅吳,完成了統一大業,當滿朝文武歡聚慶賀的時候,晉武帝手舉酒杯,流著眼淚說:「此羊太傅之功也!」。

拙曰:功績卓然,萬代不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汴梁城下 的精彩文章:

汴梁說史 | 秦始皇陵暗藏十六個驚世秘密

TAG:汴梁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