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海人燒「醋彈」能「驅邪」?這些事情你知道幾個?

青海人燒「醋彈」能「驅邪」?這些事情你知道幾個?

河湟地區流傳著很多獨特的民俗。

這些民俗,

是對河湟歷史與人文風情的另類書寫。

120個饅頭換人命

河湟地區清明、田社等節日上墳祭奠時,一般都要祭獻饅頭,這些饅頭被稱為「獻子」。細心的人會發現,一副「獻子」一般是12個饅頭,這是為什麼呢?

我省地方史學者任玉貴先生說:「一副『獻子』由12個饅頭組成的說法有多種,一說是12這個數字在中國文化中很特別,十二生肖,一年十二個月,而且青海人划拳時常說『六連喜,十二連喜喜連喜』,可以看出『12』這個數字在民間文化中有特殊含義。一副『獻子』12個饅頭,表現出對亡人的敬重。」

「獻子」 資料圖片

關於一副「獻子」為12個饅頭,還有另一種說法。傳說,在明朝洪武年間,皇帝朱元璋準備祭海,下令要用120個壯丁祭海神,這下愁壞了老百姓。為此,劉伯溫宰相和手下的大臣想了個計策:讓廚子蒸120個大饅頭,按照人死了之後要做的「頭上戴的撮撮帽,臉上蒙的蒙面鏡(一片紅布)」一樣。做成之後,朱元璋從高處往下看,120個人躺在地上,血淋淋的,以為是真的殺了120個人,便順利舉行了祭海儀式。

120個饅頭換120條人命的故事由此在民間傳為美談,人們也開始用點了紅點的饅頭祭奠亡人。後來,由於120個饅頭太昂貴,老百姓蒸不起,演變成以一頂十的辦法。所以,祭奠時用的「獻子」就由12個饅頭組成。

春回大地田社忙

田社,在河湟漢族中是一個隆重的祭奠活動。對於田社的日期,說法不一。一說為「九盡十日社」,從數九算起,直至九九後第10天為田社,也就是從冬至日算起的第91天;一說為「春分在前,田社在後」,即春分後第五日為田社;還有一種說法是清明前10天為田社。不管具體時日如何,總之這一天,河湟人家都殺羊宰雞、置辦酒肴,祭奠近祖。

田社的來源,說法也較多。一種說法是,河湟地區的田社來源於古代的春社,是祭奠土地神的節日。田社時節,大地解凍,萬物萌動,一年一度的春耕即將開始,人們在這一天祭奠土地神。任玉貴先生介紹,在河湟一些地方,田社這天,人們還會在田裡犁出「田」字形狀,以示對土地神的敬重。

還有一種說法是,田社又稱為天赦。這一天,春回大地,萬物生髮,是天帝對眾生宥罪赦過的吉日。人們在這一天烹羊宰牛,祭奠先祖神靈,祈福祈壽,以求消災化煞。

田社這一習俗的來源,不管說法怎樣,都是過去人們在科技不發達、認知能力不足時,表現出的對大自然的崇拜和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天降神書六月六

在河湟民間,六月六也是個十分隆重的節日。六月六,過去也稱為「天貺(音kuàng)節」,它來源於中原,卻在河湟地區被保留下來,並打上了河湟烙印。

六月六的來源,一種說法是:傳說宋真宗趙恆是一個非常迷信的皇帝,有一年六月六,他聲稱上天賜給他一部天書,並要百姓相信他的胡言,於是詔定這天為天貺節(神人降天書之日),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貺殿。

另一種說法為:唐代高僧玄奘從西天取佛經回國,過海時,經文被海水浸濕,於六月初六將經文取出晒乾,後此日變成吉利的日子。還有一種說法,六月六相傳是大禹和北極玄武真君的壽誕。晉·皇甫謐《帝王世紀》中記載:「鯀納有莘氏,臆胸拆而生禹於石紐。郡人以禹六月六日生,是日熏修裸饗,歲以為常。」

六月六花兒會

六月六這一古老的節日,不僅被河湟百姓繼承下來,還在不斷的演變中,融入了當地的獨特民俗,如唱「花兒」等。我省著名地方史學家朱世奎先生說,每年六月六這天,互助、湟源、湟中、大通等地,都會舉行盛大的廟會、觀景、佛事、朝山會、「花兒」會等活動。人們到這些地方或看風景、或逛廟會,西寧有民謠形容道:喝燒酒走威遠,吃羊肉走丹噶爾,睡熱炕走北川,漫少年走東川。

消毒奇方燒「醋彈」

昔日的河湟地區,有一種特別的防病、治病習俗,老百姓稱之為燒「醋彈」(音tán)。具體方法是找兩三個鵝卵石,在火中燒得通紅,放到一個鐵盆中,然後在燒紅的石頭上撒上側柏葉,倒上食醋,使側柏葉的煙和醋蒸氣混合為煙霧。由一人躬身端盆,繞屋一周,並讓家人聞盆中升起的騰騰煙霧。

朱世奎先生介紹,河湟地區燒「醋彈」的習俗,源於過去人們「祈福避禍」的需要,認為熱石遇冷醋而爆炸,可以驅邪避禍。這種說法固然不對,但用現代醫學觀點看,燒「醋彈」這一習俗,是一種消毒、防病的好方法。醋可以抑制和消滅許多病菌和病毒,側柏葉的煙霧,同樣含有植物性揮髮油,也有殺菌驅蟲的效果,與食醋起協同作用。人們呼吸這種氣體分子,有殺毒、防治感冒的作用。

記者/王春雪|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海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今日,我們一起學習雷鋒好榜樣

TAG:西海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