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商業新物種透視:雲集的力量

商業新物種透視:雲集的力量

Inspire

 Music Dreams

Capo Productions 

00:00/03:39

雲集創始人兼CEO肖尚略給人一種強烈的反差。

一方面,他說自己受過媒體的「傷」。某次,他對媒體簡單點評了行業趨勢,提到了某行業巨頭,結果引來批判,說這人怎如此狂妄。這讓此前從不接觸媒體的他頗為無奈,甚至心懷警惕;

另一方面,面對媒體,他卻有著了強悍而自信的表達力:節奏連貫,邏輯嚴密,視野開闊,充滿哲思,隱秘的迎合,頗能調動許多媒體人的口味。

這是4月13日溝通會時的印象。

雲集的朋友說,創始人之前確實極少接觸媒體,他展現出來的表達力,不是「會說」,而是因為,他說的,都是「每天反覆思考反覆做的事,太熟了」。

不過,既然此前如此安靜,此刻頻繁與媒體溝通,這一反差里,夸克認為有一種信號:這家公司正迎來一段關鍵發展周期,到了「講故事」的時刻。而新創公司開始「講故事」,通常不是重大戰略合作,就是融資行動。

其實,當天,我私下直接問過雲集的朋友。獲得的答覆是,公司確實有融資動向,也很樂觀,但不便披露具體節點與額度。

幾天後,它來了第二輪溝通會,並先後在杭州與北京舉行。投資機構鼎暉的代表現身杭州,站台做了發言。那一刻,夸克斷言,融資案里定有鼎暉身影。

直到一周之後的昨日下午,雲集宣布,已獲鼎暉1.2億美元B輪融資。

這是一輪完整的財經PR,套路頗似前不久的拼多多。整體來說,仍還是毫無違和的。

不過,夸克真正關注的,則是雲集融資背後的商業邏輯。今天,我們將思考歸約為以下四大方面:

一、商業模式;

二、貨幣化策略;

三、產業土壤與市場邊界;

四、團隊與願景。

1

一種高度控盤、自洽的商業模式

雲集是一家社交電商,2015年5月正式上線。肖尚略說,它算新物種。

雲集商業模式,可用湖畔大學教育長曾鳴提出的S2B2C來概括。S是雲集(雲服務集成),B是店主,C是最終消費者。

基本邏輯如此這般:S通過雲端共享,聚合商品、物流、IT、客服、圖片、廣告文案等資源,開放給店主,通過產業鏈賦能,將店主成本幾乎降到「0」。而店主只須在社交圈推薦、宣傳,將商品信息觸達消費者,帶來客流和交易,就能形成一個完整閉環。

肖尚略表示,雲集提供的主要就是服務集成,尤其是「中後台支撐」,可概括為「6個雲方案」,包括商品、物流、IT、客服、圖片、廣告文案。店主除了繳納300元入住費,只需通過社交將商品信息觸達到消費者,不擔成本。比如根本不用壓貨。

但一種真正自洽的商業模式,必須各方受益。

如果只看S2B2C表層,無法體會到雲集與品牌商家的關係。這個環節才是雲集模式的核心部分,由它能洞察雲集一絲隱秘。而這部分,雲集至少展示了以下幾層競爭力:

1、基於消費洞察的買手制,基於品控的高度控盤策略;

2、基於技術、經驗及數據的精準式爆款營銷機制;

3、基於技術、數據驅動的高效而開放的物流體系。

第1點,「消費洞察、買手、品控、控盤」四個詞,不但能將雲集與絕大部分零售平台中區別開來,也是雲集這個階段的商業模式里,最富創新精神的一面。

溝通中,不斷有人讓肖尚略比較網易嚴選、淘系、京東、拼多多、必要與雲集的差異。

肖表示,雲集作為「新物種」,主要就是供應鏈環節的創新,能為消費者發現、選擇、重新定義優質商品,並穩定、高標準、高質量地供給。

「過往,更多的平台都在追求更多(SKU),我們今天看到的幾個主流零售平台,都是數千萬甚至上億的SKU。今天對用戶來說,對一個家庭來說,5000萬的SKU和5000個SKU沒有區別。」他強調。

顯然,雲集品類不同於淘系、京東、拼多多。它不但品類少,SKU也只有5000多個。僅這環節,就能形成很大差異。

打開雲集APP,能看到,雲集商品更多集中在成熟品牌新創產品、新創產品優質產品。

你可能迅速將它與網易嚴選關聯。網易嚴選更多建立在海內外大牌代工廠白牌基礎上,靠的是製造端服務鏈條。雲集則更多是與品牌商家的合作(當然也在滲透供應鏈),它的選品採用的「買手制」。

雲集有100多名買手。選品不僅側重品牌與品質,更是建立在消費洞察、產品體驗、大數據以及試驗測試基礎上。相比絕大部分平台,它有一重隱秘的「漏斗效應」:不但有品控保障,更能為營銷奠定基礎。

網易嚴選出發點是以產品為中心的供應鏈服務,雲集出發點,則是以消費者為中心。這就會在營銷環節形成不同的邏輯。

我們上面用了「控盤」一詞。不是指「壟斷」貨,而是建立在品類與品控、消費洞察基礎上的大局觀、全局把控意識。它是雲集的「蓄勢」環節,有一種強烈的節奏感。而且,「控盤」,有「以退為進」、「少即是多」的節制意識與戰略哲學。

讓夸克給出雲集控盤形成的「爆款營銷」邏輯:

一、單品或有限品類獲得最大的流量支持:

因買手「漏斗」過濾,店主(目前300多萬)通過社交所創造的流量,總規模雖比不上淘系或京東等,但若結合SKU看,雲集每個單品能獲得更大流量支持。

二、靈活多變的營銷:

不要覺得雲集只是坐等B端社交觸達帶來交易,其實它才是整個服務鏈條里的驅動部分。

雲集營銷,既有常態日銷,又有每月高頻靈活的主題營銷(比如16號、26號等),同時,也不忽視爆裂式的行業節日狂歡,比如雙11之類。在買手制的「漏斗」效應之下,這種靈活的營銷,才是S2B2C中B端真正撬動市場的能量。

你再打開雲集APP,仔細審視,會發現它的營銷與品牌之間的個性結合:

1、 相對高頻的每月主題營銷,可快速引爆新品牌,擴散影響力;

2、 常態日銷可將影響力轉化為規模化營銷,有長尾效應;

3、 爆裂式節日營銷,能挖掘雲集整個平台的效能。

當然不是否認其他平台沒有類似營銷體系。其實淘系早就很完整。尤其當聚划算融入天貓後,呈現出靈活多變的風貌。但更多平台還是凌亂的「促銷」概念。

三、你看不到的物流體系。

綜合上述,你會發現,雲集平台爆款營銷,極適合那種少樣多量(品類少、單品庫存深)的供應鏈服務。將這放在龐大的中國製造業背景中,應能體會到雲集的土壤與紅利期。

過去3年,雲集平台爆款營銷多多,與這兩個方面深有關聯。

當然,必須有物流與配送。這個環節,外界誤解雲集很多。很多人認為,雲集輕模式中,商品是從工廠直達消費者。因為這最有效率,去中心化。

這忽視了雲集的品質與效率的結合。它其實有倉,只是說建立在與順豐、菜鳥、京東、亞馬遜合作的基礎上。

13號,夸克探訪了雲集位於杭州的一個倉(順豐),看到了雲集品類、品控以及精準營銷背後的基礎支撐。很多人說,從工廠直接到消費者更有效率。其實存在這樣的問題:

1、從工廠向消費者配送,等於一倉面向全國,物流壓力集中在供應源頭。

2、品控風險。

在雲集杭州順豐倉,我們看到:倉高度封閉,所有包裹都經過人工檢查,重新封裝;每個倉基本大約覆蓋周邊500公里;藉助後台技術與大數據,倉配環節也是雲集精準營銷的一部分。

夸克認為,沒有品控保證的效率,不是真正的效率。

不要以為有倉就影響效率。雲集一位朋友透露,雲集倉內商品周轉率為19-20天。不對比不知道,比如京東倉很牛逼,前不久公布的數據是34天。

這既是體驗角逐,也是控盤最後實現的幕後基礎。

你會發現,雲集高度依賴整個鏈條的集成與協同。S2B2C模式,其實是一個「品質+服務體驗+效率」的符號。

如此,你也應能看出,S2B2C模式於上游品牌商家的價值:單品能獲強大流量支撐,加上爆款營銷,品牌商家能獲得大規模出貨。高速周轉、規模出貨足可攤薄成本,保障利潤空間,並最大限度地讓渡給店主與最終消費者,當然也包括雲集。

未經確認的數據是,雲集給店主的毛利空間20%。這意味著雲集自身的空間更高。

如此,S2B2C鏈條里,品牌商家能獲利,店主沒風險而持續受益,消費者能獲得實惠,雲集也有不錯的利潤空間,一種自洽的商業模式就順理成章了。

這是一種流暢的模型。

肖尚略表示,供應鏈一端,與主流品牌不是甲乙方關係,而是「背靠背合作」,雲集有上游供應鏈投資團隊、優質消費品領域創業團隊,會在渠道、媒介、資金、人才方面給與支持。因為,這種布局,未來5年甚至10年能形成雲集先發優勢。你能看出,這種合作關係,某種程度上,已具有命運共同體的特徵。我們能體會到一種前瞻性。

2

貨幣化策略:價差+入住費

商業模式自洽,雲集能借價差獲得一定利潤。但這不是唯一。店主落戶雲集,會有300元的入住費用。這既能保障、激勵店主的積極性,又能體現為收益。

雲集增長迅猛。肖尚略透露,這個4月,新增店主將達40萬。每個店主300元,等於一個月可增加1.2億收入。單這一環節,雲集現金流就不會有多大危機。

雲集目前擁有大約300萬店主、3000多萬用戶。300萬店主既是S2B2C中的賣家,同時也是買家。肖尚略給出的數據是,這300萬店主貢獻了大約50%的銷售額。

而這3000萬用戶,也是未來新增店主中潛在的來源。因為,社交、圈層、爆款營銷影響的人群,本就具有超強的粘性。也就是說,S2B2C之下,雲集的獲利既穩健,來源也有不錯的潛在基礎。

未來的雲集,可能也不排除其他變現策略。比如獨立的廣告營銷服務。

夸克問肖尚略,未來是否會增加效果廣告之類的業務。他表示,為保證平台交易公平,不會涉入。

不過,剛才我們提到,肖尚略強調說,社交電商作為新物種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供給端的革新,能發現、選擇優質產品,並穩定、精準、高效地供給。這個裡面,其實藏著雲集未來更大的空間,那就是一旦它的規模進一步壯大,S2B2C模式會逐步沉澱下一種供應鏈的優質服務體系,它意味著,雲集會成為許多優質商品的背書方,凡是能進入這個體系的商品、品牌,都會因為雲集的符號,而獲得更多機會。

就是說,雲集會輸出一種優質、高效的規範化標準體系。這裡面,既有獲利機會,也有服務輸出的機會,廣告營銷的形態應該也會有比較合理的呈現,而不是簡單的賣貨。當然,就目前來說,雲集應該不會上馬這種業務,它會破壞平台的公平,於它來說。

中後台雲服務集成,並高度控盤,C端高度碎片化,兩條贏利路徑非常穩健,而且B兼C的角色,C朝B的角色轉化多多,成長富有潛能。

3

遼闊的疆域

雲集模型,有一種結構主義美學特徵,控盤可做到風險可控,充滿節奏感。這樣的公司除非到了刻意追求速度或規模的周期,不可能出現巨額虧損。

投資人應該比較喜歡這樣的公司與發展路徑。

不過,因模式輕,這種結構與控盤節奏,雖然相對的成長幅度很快,但因打著「社交電商」的概念,仍要面臨一些爭議,主要體現在:

一、邊界大小:「小而美」的「池塘」,水草可能豐美,但容不了幾條魚。投資人既使投,也多是短期套現。真正的投資方,希望你有遼闊的「大海」。

二、整個模式可控,但核心門檻似乎不高。如何保證不被複制。

於雲集來說,第一個應是著力破除的爭議。夸克經歷的兩輪溝通,肖尚略在這層面主動發力,大部分時間圍繞它展開。

他是從三大趨勢的分析展開展開鋪墊與論證的。

一、新技術驅動著信息生產方式、生產主體、獲取方式的變革,而新的信息獲取方式又驅動著商品與服務獲取方式變革,從而不斷誕生新型商業組織。

截至目前,它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門戶時代:大企業通過互聯網生產資訊,通過門戶聯結用戶;

2、搜索時代:中小企業成信息生產主體。通過搜索獲取信息,誕生了百度與谷歌。而這重塑了商業組織,誕生了阿里與亞馬遜。

3、社交、訂閱時代:個體變成信息生產主體,信息獲取方式是「訂閱」,誕生了微信與臉譜。前者僅中國月活就近10億,後者全球用戶達20億。而零售電商領域,有望誕生對應於臉譜與騰訊的新型商業組織。

二、更多領域正在數字化。零售行業、商品供應鏈、電商也是如此。

三、重新協作或「去公司化」。

隨著數字化加深,未來很多細分領域的公司不會存在。中國零售領域也會如此,10多萬條商業街、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家企業都可能被「個人+互聯網化」重構。而隨著基礎設施賦能,個人能獲得過去只有大小企業才能獲得的服務,從而能深度參與重構。

「將這些趨勢做一些梳理和思考以後,產品原型就清楚了。我們希望開闢一個跟傳統所謂的新零售不一樣的新零售,這一塊的零售資源,過往是不存在的。」肖尚略說。

他進一步強調,.基於搜索和智能推薦的零售形態,全世界只要10個APP就夠,比如阿里和京東就佔領了中國大部分市場;消費升級下,許多需求並非存量而顯性,而是增量而隱性,必須主動捕捉和挖掘,這需要中度溝通和互動,只能靠碎片化的小微與達人,這一零售形態將是社交零售。

這也是S2B2C鏈條的賦能價值。

雲集已誕生3年,肖尚略此刻反覆闡述三大趨勢,夸克認為,他應該是在面向資本市場講述公司的故事與邏輯,就是強調,雲集是趨勢的產物,所在的領域不是「小而美」的「池塘」,而是遼闊的「大海」。

這是投資人非常關注的核心問題。應該說,肖尚略比較出色地回答了這一問題。夸克認為,他的表達,邏輯清晰而嚴密,而以視野與格局衡量,雲集目前雖是小個頭,但不遜阿里與亞馬遜們。

當然,這個階段,它必定也有自己的邊界約束。門檻似乎不深,整個服務鏈條很容易被其他公司複製。它強調的6朵雲,目前也難說能防止外界快速突破、侵襲。事實上,每個大平台幾乎都有或多或少的類似服務。

我們看到,雲集此輪募資,將主要投向AI技術的提升以及供應鏈整合等方面,明顯在強化護城河的中後台基礎設施部分。

不過,由於模式很輕,許多環節必須依賴第三方,這對它駕馭、重塑整個價值鏈構成挑戰。想在每個環節都沉澱下強大的鏈接力、業務融合力,成就穩固、強大的商業模式,確實不容易。

當然,也不要輕視3歲的雲集。巨頭們不可能完全聚焦於雲集的競爭,因為每家基因都不同,尤其是多年來沉澱的基礎設施部分,不可能塑造成雲集的模式。

雲集的拓展,反而也只能依靠這種開放性,在中後台輸出、高度控盤、整體協同提下,以小而美的節奏感、不盲目貪求品類與規模化,同樣能形成拒止。否則,若它盲目與巨頭比拼,很有可能會被自身拖垮,每個鏈條都可能崩潰。

當然,有形的東西,都不太難複製,真正強大的競爭力,在於無形的部分。

4

團隊與願景:無形的力量

這部分本來不想羅列什麼,但我相信,如此一家新創三年的公司,投資人恐怕更看重它的團隊背景,尤其是行業經驗。

肖尚略是中國第一批電商賣家用戶,最初在易趣賣貨,2003年創辦了化妝品線上品牌「小也香水」,曾是淘寶同類最大賣家。雲集朋友透露,當年肖全家人都撲在工作上,貨都頂到天花板。他身上不但有實幹精神,更是兼具遠見與洞察力,思辨與表達力超強。

雲集聯合創始人兼CTO郝煥之前在微信負責電商,也曾拍拍管理層。你能體會到他身上社交屬性、社交電商屬性、早期C2C探索的職業經歷。他最初負責和碼農相關的事情,後來也負責客服、倉儲物流。郝煥對技術與商業的融合嗅覺,業界頗富口碑。

雲集COO胡健健此前在沃爾瑪、永輝等傳統零售業打拚17年,最初負責營運,後來從事和商品、供應鏈、消費者洞察、營銷相關的工作。她是沃爾瑪中國首店員工。目前她負責雲集商品、採購、運營供應商的合作與管理等。

肖尚略說,雲集的本質,就是運用社交、數字化、共享經濟向線下零售看齊,雲集團隊確實吻合了這一特徵。在諸多新創公司中,這幫人的行業經驗應該說很有看點。

肖尚略顯然對這支團隊頗有期待。他強調,雲集最大、快速成長的幸運來自三方面:

1、創業團隊向善的信念;

2、胸懷全球事業,有全球格局;

3、前後10年乃至前後100年的商業視野。

這毋寧說是團隊的因素。

飯桌上,雲集CTO郝煥的一段話,不但對這個做了註解,也打消了我對雲集可能被複制的疑慮。

「就算所有商業要素一樣,形式上完全被複制,同樣的事,不同的人去做,一定也是不同的結果。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都不一樣。」他說,無形的部分更為重要。

肖尚略對土壤環境充滿信心。他透露,最近給員工分享都如此強調:「一家企業之所以能夠快速地成長起來,離不開空氣、水和土壤。一顆種子它是健康飽滿的,如果它在南極或北極也是長不出芽或長不出一個茂盛的植物,所以外部環境非常重要,這是趨勢。」

他表達了大國自信。雲集確實迎合了龐大的中國製造業、消費升級、人口基數,此外還有技術變革與社會變遷帶來的就業壓力。

當然,雲集體量還小,格局雖大,目前仍還是「小馬拉大車」。商業模式之所以自洽,更多建立在控盤與節奏上。隨著開放進程加深,競爭壓力加大,雲集每個環節都會面臨挑戰。

肖尚略很清醒。他說,雲集的使命是「讓買賣更簡單,讓生活更美好」,在用戶增長上,雲集只追求良性速度,掌握節奏,不要過快發展,因為服務、供應鏈還需要不斷成長。到「商品極具競爭力,物流、客服從75分到90分的時候,用戶是不愁的。(目前)整個公司就一件事,不斷滿足用戶更加挑剔的體驗……只要你做得好,保持開放,資源都會過來,用戶都會過來,你不需要做多餘的動作。」他說。

夸克認為,倘不改這初心,不旁逸斜出,這個新物種,應該能展示出它強大的力量。

最後,送給肖尚略一句話:還是要再多「受傷」幾次才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夸克點評 的精彩文章:

「阿爾法人格」困局:矽谷人想改變世界,先要改變自己!
Spotify要上市了,在線音樂平台為何躁動?

TAG:夸克點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