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執著之「持」,無執著之「滯」

有執著之「持」,無執著之「滯」

圖 |Mehdi Shiri

因,是自己起心動念、身語造作;果,是自己遇到的境界。一件事情如果自己仔細思考、抉擇過,是很有意義的,對自對他對大家都有好處的,那就要堅持到底。但不等於要執著某一個方式方法,或者非要達到什麼結果。要有執著之「持」,卻無執著之「滯」,精神上永不放棄,過程中卻靈活隨緣。

——學誠法師

師父,生活為什麼這麼苦啊?自己還很愚痴地執著,執著於自己的不優秀、不增上。打擾了師父。

網友

學誠

法師

與其執著於果,不如精進於因。

師父,最近頗感苦惱,公婆有房,健康,卻堅持和我們同住。雖然出發點是為了照顧我們,但是處處難磨合,雖沒有當面頂撞,但自己心中頗有悶氣,難以疏解。我不知道該怎麼辦,請師父開示。

網友

學誠

法師

不同知見觀念、生活習慣的人住在一起,摩擦是難免的。你苦惱,他們也不開心。他們也是改變了自己熟悉的生活,來與子女磨合,出發點是為了照顧子女,這份發心是應當感激的。你能看到他們的犧牲嗎?不要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看事情。

所謂「和而不同」,家庭也好,一個團隊也好,不同的人在一起,肯定都會有矛盾,但是什麼是重、什麼是輕,什麼是大,什麼是小,這些關係要搞清楚。譬如團隊,共同目標為重,個性差異為輕;譬如家庭,關愛和感恩是大,生活習慣是小。抓住大的、重要的,包容小的、次要的,才能做到和睦、和諧。

師父,冒昧地問一下,什麼是「三寶」?感覺是與佛有關的,但不是很清楚。

網友

學誠

法師

佛、法、僧,是謂「三寶」。佛寶:佛像、佛塔;法寶:經藏;僧寶:依律而住的出家人。三寶地,也就是具足佛、法、僧的寺院。為什麼稱為「寶」呢?因為非常稀有難得,而且對眾生有大利益。

誰又分得清何事為「因」,何事為「果」呢?什麼情況應該努力?什麼情況又應該放棄呢?

網友

學誠

法師

因,是自己起心動念、身語造作;果,是自己遇到的境界。一件事情如果自己仔細思考、抉擇過,是很有意義的,對自對他對大家都有好處的,那就要堅持到底。但不等於要執著某一個方式方法,或者非要達到什麼結果。要有執著之「持」,卻無執著之「滯」,精神上永不放棄,過程中卻靈活隨緣。即使某一時因緣不成熟,也可以安然對待,不懈發願、耐心等待,儲備力量、尋找乃至創造機會。

很多人分不清哪些該堅持,哪些要放棄,是把過程當成了結果,只看到小目標,卻沒看到大方向。譬如讀書,讀書的本意是要充實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為社會做出貢獻,這是大方向,但很多人把考試當成了目標,就會糾結於考不上怎麼辦,該不該繼續考,等等。

請問法師,都說修行就是在訓練自己的心,《楞嚴經》里也講,心不在這裡,不在那裡。請問心為何物,心在哪裡呢?請法師開示。

網友

學誠

法師

就回歸到自己當下這一念。能不能覺察到?能不能分辨出當下是貪,是嗔,是疑,是慢,還是痴?我們去尋找「心」,卻杳無蹤影,所以要從一些有形有相的事物入手,譬如念佛、拜佛、做事等等,藉助境界來看到自己的「心」。

法師您好,在殊勝的對境面前,我總是容易強迫性地產生特別不好的念頭,請問這個問題應該怎麼解決?

網友

學誠

法師

不要理會那些念頭,把注意力拉回到正念上來。初學者的重點不是去驅逐邪念,因為力量還不足夠,越是想去壓制克服,越是在執著和強化它。要多朝正面努力。

我明白兩個人之間要彼此理解、互相體諒,不能計較誰付出得多,他卻不明白,我只能自己偷偷躲在廁所,哭了一整夜。我只是覺得自己低聲下氣,很委屈!

網友

學誠

法師

真正明白,就不會委屈了。要用道理來對照和改變自己,而不是看到一個道理想「ta就是這樣的」。當我們反觀自照的時刻,內心會很震動,發現原來自己在煩惱之中;然後,很多想不開的事情就會漸漸找到出口。這樣,身心才能真正接納這個道理,並實踐出來。 轉心,才能轉境。

師父吉祥!請師父指教,先生脾氣暴躁,喝酒賭博,家庭暴力,欠人家錢不還等等,每天都故意找事。我們有兩個孩子,這麼多年我一直為他還債,想為了孩子們湊合吧,有可能是以前欠下的業債,修忍辱吧。他現在鬧我,鬧同事、朋友。有的師兄建議我說,如果我改變不了他,那就終止這段惡緣。師父,您說該怎麼辦呢?

網友

學誠

法師

忍辱不是被動還債,而是精進修善。內心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並且有把握的話,選哪條路都可以,反之都會糾結痛苦,因為每條路都有艱難之處。

精選自2018年4月23日學誠法師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泉寺龍泉之聲 的精彩文章:

體悟世間無常 珍惜出家暇滿身(四)
「客戶導向」型修行

TAG:龍泉寺龍泉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