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其中間無是非是——《楞嚴經》參習(145)
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楞嚴經》參習(144)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參習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三遍)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前經文:【如來知其魂慮變慴。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眾。諸善男子。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非末伽黎四種不死矯亂論議。汝諦思惟。無忝哀慕。】
本文:
(經)【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愍諸四眾。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這一段是講一些禮節。『是時』,就是大眾茫然無所措的時候,不曉得怎麼辦好,文殊菩薩看到大家這個樣子也發了慈悲心。『愍諸四眾』,就是在座的四眾弟子,在家二眾、出家二眾。『即從座起』,這是禮節,凡是發問、請益一定要站起來,聽講的時候是坐在底下,有問題請教一定站起來離開座位。『頂禮佛足,合掌恭敬』,這是請益、請教的禮節,『而白佛言』。
(經)【世尊。此諸大眾。不悟如來發明二種精見色空。是非是義。世尊。若此前緣色空等象。若是見者應有所指。若非見者應無所矚。而今不知是義所歸故有驚怖。非是疇昔善根輕尟(xiǎn)。唯願如來大慈。發明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物。於其中間無是非是。】
這一段就是文殊菩薩代表大眾啟請的話,也就是發問的話。發問的這個話也可以分為幾個小段來解釋,第一段是說明大家疑問的根源。『此諸大眾』,是指沒有悟的這些大眾,這是我們要記住的,所謂是中下根性之人。他們『不悟如來發明二種精見色空,是非是義』,「二種」就是講即是與非是這兩種道理,是世尊對阿難尊者開示的。「色空」是總括萬物。「是非是義」,「義」這一個字雙貫是義與非義兩個意思。是義就是前面所講的無是見的意思,非是義就是無非見的意思。這個地方講色空,就是講萬法。精見就是講的心法,色空就是講的色法,所以精見、色空合起來就是色心二法。在五蘊裡面色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四蘊就是心法,就是此地講的精見,展開來就是萬法。所以讀《百法明門》,第一句,「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什麼叫一切法?下面講這個百法就是一切法。什麼叫無我?後面講的人無我、法無我。由此可知,百法是萬法的歸納,世出世間法都包括在其中;五蘊又是百法的歸納;再講色與心,又是五蘊的歸納,我們要曉得這個開合的關係。實際上是一樁事情,不過一個是歸納起來講,一個是演繹出來說,事情是一樁事情,這是我們應當要明了的。這是講到無是見、無非見的意思,這些大眾不悟如來所說的道理。
『世尊』,這底下就是文殊菩薩代表大家說明迷惑的處所。『若此前緣色空等象,若是見者應有所指』,「若」是假設的話,「前緣」就是前塵的意思。這個意思是講,果然色空等象要就是見性的話,應當在一切物相當中指出來見精,為什麼又指不出來?『若非見者應無所矚』,如果一切萬相當中沒有見性,應該見不到萬相。文殊菩薩這個問話裡頭就已經把事實說得清清楚楚,但是這個意思確實有相當的深度。
與會的這些大眾們,聽到佛講這一段真實的道理,這個真實道理與我們的常識完全相背,所以這個道理是聽了之後就愈想愈想不通,『不知是義所歸』。譬如我們講是,容易懂,講不是也容易懂,說無是亦無不是,這是什麼話?無是、無非是是講實相,我們果然能夠會得無是、無非是,我們的心就平了,我們的心就定下來,不會再有妄念。正因為我們心裡有是有非,是非對立,所以妄念不能斷。什麼時候斷?「是」沒有,「非是」也沒有,心定了。這個念佛才能念到理一心不亂,才能把一切事理看得清清楚楚,心就像鏡子一樣照外面照得清清楚楚。有是有非,麻煩大了。
楞嚴會上這一類的大眾,就是心不平,有是有非,所以才有驚怖。但是到這個程度,大家可以說機緣都成熟了,正是走在這緊要的關頭,這個關頭突破就是好境界,前面是一片光明。文殊菩薩講『非是疇昔善根輕尟』,就是說明這些人的機緣今天成熟,不是往昔。往昔怎麼樣?善根少,現在善根深厚。善根少,像這樣甚深的法義不能接受,善根深厚可以接受。換句話說,如來經典可以給他們開示,看看這些人能接受得了。『唯願如來大慈』,這是請法必然有的言詞,求佛大慈大悲。『發明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物』,這就是追根究柢,要求佛說出來,見分與相分究竟是什麼一回事情?要曉得,正是因為見相同源,所以無是、無非是。如果見相兩個不同源,那就有是、有非,這個道理是講到一切萬法的根源。要能夠真正悟入這個境界,悟入這個境界以後是什麼樣子?天地同根,萬物一體,《華嚴》裡面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是真的境界,到這個境界才是究竟的解脫,大自在。
所以說一句話能夠道破,能把這個事實真相說出來,可是我們真正的入這個境界不是容易事。我們今天能不能萬法一體?別人享受就是我的享受,別人受苦就是我的受苦,你心裡有沒有這感應?沒有這個感應,因為不入這個境界。入這個境界確實是這個感受,是一不是二,自己與一切萬物、一切眾生,性中相通的,相中相應的,不是不相應。到那個時候的慈悲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不入這個境界叫愛緣慈悲、眾生緣慈悲,充其量叫法緣慈悲,不能到同體。同體是真的,同體是真慈,裡頭沒有任何條件,同體是真平等,同體是真清凈。在六根清凈之中,這個法界是清凈寂滅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清凈寂滅相,清凈寂滅相裡面十法界裡頭的活動還是一樣。現在實在不得已用個比喻來比,為什麼?說不出這個境界。好比這是一面鏡子,我們一切大眾有說有笑,各人喜怒哀樂表現在外面各個不同,這是我們凡夫的十法界。鏡子裡面照的是一真法界,鏡子裡面每個人的形相都映在裡面清清楚楚,鏡子如如不動,鏡子裡面所有的相干乾淨凈、一塵不染,鏡子裡面的相叫清凈寂滅相。我沒法子只能用這個比喻。可是入這個境界的人,這個心跟外面的境界確實是清凈寂滅相,十法界的生成是清凈寂滅相;可是在迷惑顛倒的凡夫,他是染凈善惡相,要曉得那是虛妄的。清凈寂滅是真實的,是諸法實相;不清凈、不寂滅,是虛妄相。
這裡講到見相兩分,這確實是追根究柢的話,由此可見,底下釋迦牟尼佛這開示的經文非常重要。文殊菩薩代請的,實在講佛在前面都講過,我們聽到這個地方把前頭都忘掉了。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那些弟子把前面意思也忘掉了,所以文殊菩薩又提起來。前面說過,「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明明就說破了,到這裡又來一遍,這也是說法的善巧,說法的苦口婆心,重要的道理反覆一遍一遍給你提醒。說到這裡來,不錯,「我們現在又有問題」,問題前面疏忽了。前面明了的,到這個地方來一聽,意思早就通了,還用得著文殊菩薩再來啟請嗎?由此可知,《楞嚴經》裡頭句句段段都有悟處,前面一句覺悟不了再後頭,後頭一句覺悟不了再後頭,一遍悟不了再來一遍,就這麼個道理。
參習演義附文:
這一段是文殊菩薩代問,前面講到無是、無非的道理,當時在會的大眾沒有證到無學位的,都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雖然聽了佛許多安慰的話,又承蒙佛教誨要諦聽思惟。話雖然是這麼說,諦審思惟是要有相當智慧,中下根性的人很不容易達到這個境界。所以在法會裡面一定要承蒙具有大智慧的菩薩代他們啟請,這不但是世尊的法會如是,世出世間教學無不如是。
經文漸漸入到相當深的境界,這是愈來愈深。所謂深,就是愈來愈接近真實法。講假的我們都懂,一說我們都明了,說真的我們就不懂,這個深就是愈來愈接近真實。其實,就是因為我們的觀念轉不過來,因此不能夠領悟真實法。
在這個地方,我們曉得與會的大菩薩們多的是,文殊菩薩做代表來啟請,這裡頭也有表法的作用。文殊在菩薩眾中他代表的是智慧第一,就跟在聲聞眾裡面的舍利弗一樣,聲聞眾代表智慧第一的是舍利弗,菩薩眾代表智慧第一的就是文殊菩薩。他來代表就暗示這是最高的智慧,才能夠來討論這個問題,解釋這個問題,接受這種教誡。同時,文殊菩薩所代表的根本大智,這是我們在《華嚴經》裡面讀到的。善財童子的老師就是文殊菩薩,在文殊菩薩會下成就根本智然後才出去參學,從德雲比丘開始到普賢菩薩,所謂是五十三參,五十三參圓滿後得智。但是,根本智是文殊菩薩,如果沒有根本智就沒有資格參學,這是一定的道理。用文殊菩薩來代表啟請含義很深,這些我們都要了解,了解了才曉得我們應該怎麼修學。
《楞嚴經》從前面到此,這個二見將要講一半了,我們能不能體會到一點意思?果然能體會到這一點意思,境界就相當不錯。換句話說,我們為什麼體會不到這個意思?什麼東西障礙我們?要能從這個地方去反省,迴光返照才能有一個出路;如果說是迷、不懂,就迷在裡面,找不到出路。出路一定要迴光返照,什麼東西障礙?障礙不去掉,就一迷到底,永遠不會開悟,必須要把障礙去掉。障礙是什麼?妄心。這個東西是障礙,只要有這個東西堵塞在面前,就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所講的「盲盲」、「憒塞」,心也盲、眼也盲,憒是昏憒、閉塞,看也看不到、聽也聽不清楚,我們世俗說的心裡有茅塞,把茅塞打掉,通了,就豁然貫通、大徹大悟。
我們現在毛病就是有茅塞,這個茅塞打掉就痛快極了。人人都希望把這個茅塞打掉,可是自己又不肯拔,因為什麼?這個東西自己造成的,還是需要自己來拔除,別人沒有辦法代替。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也沒有辦法把我們這個茅塞給拔掉,他只能告訴我們這個茅塞在哪裡、是什麼東西堵塞住,他說給我們聽,真正去掉的那還是要靠自己。經裡面的道理完全明白,這叫解悟,解悟是什麼?茅塞在哪個地方曉得、明白,但有沒有去掉?沒去掉,沒能拔除。拔除掉就是證入,那才有用處;所謂悟入,入佛知見、入佛境界,這才能夠得到真實受用。如果不能夠迴光返照,換句話說,解悟都達不到。這是我們真正想用功夫,一定要留意到。
我們想想,茅塞在哪裡?是非就是個塞。
好,我從今天這一切事我也不問,它是也好、非也好,我都不管,我的茅塞是不是拔掉?還是沒拔掉。我一切事都是無是無非了,無是無非怎麼樣?心裡一塌糊塗。無是無非是需要悟的,不是聽了之後,「我要這樣做」,勉強這樣做法,「我什麼事情也不問,好事也不管,壞事也不管」,人不變成白痴了嗎?心是極其靈明的,古德形容「湛寂虛靈」,形容我們的心,哪裡是糊裡糊塗什麼都不知道?不是的,湛寂虛靈,這是功夫,不是勉強作意能夠做得到。作意,我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想那是無想定,還是在想,想個什麼?想個什麼都不想。他不是心裏面乾乾淨淨本來無一物,而是「我是也不管,非也不管,我無是無非」,他心裡有個無是無非,他不是本來無一物。六祖講的本來無一物,才是此處講的無是見者、無非見者,才是如來的意思。所以我們心裡想著,「我現在是非都不管,我現在無是無非」,心裡還有個無是無非,還有這個塞子塞在那個地方。無想天就是這個塞子塞在那個地方不能開悟,二乘聖者也是這個塞子塞在那個地方不能開悟。阿羅漢九次第定,比無想天功夫高太多,也聰明太多,佛在《楞嚴經》裡面說他,「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這是佛對阿羅漢的境界來說明,差勁。但是要曉得,修成個阿羅漢好不容易,證得須陀洹果之後還天上人間七番生死,他的境界不過是如此。
佛法的道理一定要通,如果不通是什麼?歧途太多、岔路太多。通達就是什麼?辨別邪正的路子,哪個路是正的菩提大道,哪個路是邪道岔到別的地方去,你要是不認識路,你怎麼修?修到岔路以為這是大路,明明迷失了方向,自己認為是正確的,別人勸也不回頭,這是可憐憫者。所以教理不能不通,不通決定要走冤枉路,一定要吃苦頭。佛在世的時候跟著佛好,佛看到我們這邊迷失了,他想辦法把我們拉回來,一拉回來又迷到那邊去,想辦法從那邊再拉回來,有這樣好的老師在旁邊照顧著。我們末法時期到哪找老師去?何況佛在本經第六卷末尾,四種清凈明誨裡面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又從哪裡去辨別哪個是真正的佛法老師,哪個是打著佛法招牌的妖魔鬼怪?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如果把邪師當作是佛師,跟他走,那才叫冤枉。所以在末法能夠遇到正法,能夠不迷失方向,這是善根福德特別深厚的人,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決定遇不到這個機會。我們遇到了,遇到就決定不能夠輕易放過;換句話說,這一生當中一定有成就。
世尊滅度之後,對後世弟子的交代,最重要的是四依法。如果我們能懂得四依法,能守住四依法,縱然是在末法,我們也能認出真正的佛法。四依裡面第一個是「依法不依人」,法是經典,我們依經典,人是菩薩、是羅漢、是歷代的祖師以及傳法之人。這些傳法的人傳承如來之法,都是提供我們參考資料的人,但是要曉得,經典是主。依法不依人的修學方法是怎麼修學?念經為主。念經,「我每天把這經本拿來念兩遍,我們依了」,不是這個念法,這個念法有口無心,沒用處的。所謂念經為主是要講背誦,經是第一個依靠、第一手的資料,背誦經典。背誦經典特別要注意的,萬不可以求解,這一句怎麼講法、這一個字怎麼講法,那就錯了。沒有講法,也就是無是、無非是的道理。想想看,真如本性當中一念不生,有個什麼講法?沒有講法。沒有講法,照著這個經一個字一個字念出來,這是真如本性的音聲。一有所講法,就變為阿賴耶識裡頭的音聲,變質了。我們常常背誦經典,裡頭什麼字、什麼句,一念不生不去想,我們念久了就見性,就明心見性。
一個就是真如本性裡頭發的聲音,一個是阿賴耶裡頭發的聲音,那不一樣,真如本性是真音。《楞嚴經》到後面講到,「性色真空,性空真色」,那也是性音裡面的真聲,那個靈極了,比什麼咒都靈。我們現在念經念不靈,變成阿賴耶識裡頭的音聲,當然不靈;你變成真如本性的音,盡虛空遍法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是妙法。
《楞嚴經》的註解,以清朝人寫的註解為例,雖然距我們現在很近,但是,它在那個時候有效,今天我們照這個註解來講給學,也不行。為什麼?我們的思想見解跟清朝人大大不相同,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都不一樣。拿他這個見解來學,我們怎麼能接受?要曉得,這個經,性中的音聲是不變的,不變要隨緣,註解、講解是隨緣,隨緣是要契機,不變的是契理。經叫契經,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所以歷代的註解都不相同。如果要是一種註解、一個講法,好了,漢朝人註解,唐人就不要再注了。為什麼?注的不是一樣嗎?今天也不要注了,注的頂多是現在用白話文,從前用文言文,還不是一樣的嗎?不一樣,活的不是死的。正因為是活的,所以才沒有講解,因為它沒有講解,就有無量無邊的講法,就不是一個講法。
佛經妙就妙在此,是釋迦牟尼佛從真性裡面流露出來的真音,絕不是從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流來的,那就是一個講法,絕對不會有第二個講法。佛給我們這樣講解有道理,那樣講解也有道理,漢人的註解很有道理,唐人又是一個講法也有道理,到明清講法它還有道理,確實是有道理。這就證明《華嚴經》裡面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部經,經文是一,像《楞嚴經》,我所知道的有一百多種註解,那就是一切,經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們自己的心要是不定下來,這個妙就見不到。歷代各家的註解,在《大藏經》裡面所能夠找得到的,大概可以能夠找到五、六十種,《楞嚴經》有五、六十種註解,各有各的講法、各有各的看法,各人講注都度那一個空間、那一個時間裡頭的眾生,他們得利益。這也是根本智的重要。
這些家所解釋的,要問到底哪個是、哪個非是?哪個注得好、哪個注得不好?無是、無非是。這說真話。我們要跳出註疏之外才能看到無是、無非是,真相。所以,學教的人就怕死在哪個注下。死在經文裡面已經是很悲哀,死在注子裡頭的人更可憐,釋迦牟尼佛絕不要我們死在他的言語文字之下。四依法里第二條就說明「依義不依語」,語言記錄下的是文字,依義不依語,也可以說是依義不依文字,怎麼可以死在文字底下?可是現在研究佛經的人,很多都死在文字之下,他們怎麼會了解佛法?翻譯,同樣一部經,在我們中國漢文本裡面就有好幾種譯本。比如《般若心經》有十幾種譯本,原文是一個,翻譯的人有十幾個,每個人翻的都不一樣,用的文字都不一樣。《金剛經》現在留下來有六種翻譯本,原文是一個,只要依義不依語這就可以了。翻的意思對,那個句子多一個字、少一個字,多一句、少一句,沒關係,意思對就行,佛講的依義不依語,何必要斤斤較量那些文字?外國人現在大虧就吃在這個地方,他不了解這個道理。
我們中國人懂得這個道理,所以翻譯之後,梵文就不要了,這大概說起來要讚歎一句:中國人不著相。過去好的東西,印度的梵文經典珍寶到中國來,我們翻出來之後原本不要,丟掉。由此可見,我們中國人的自信心,翻的決定沒有錯誤,我們對於漢文經典要尊重、要信任。我們中國歷代祖先翻譯經典絕對負責任,在我們中國翻經史上諸位能夠看得出來,差不多翻經的人都三果羅漢以上,有修有證,沒有修行證果的人沒有資格翻經。不但翻經的人是證果,連註解、講經的人都是有修有證的人。不像現在找幾本註解、找幾本參考書,就可以自己也著書立說,胡造謠言,害人將來還要償命的,害人不是不償命,要償命,有因果報應。
所以古人,說話是要負責任,尤其是出家人。在家讀書的賢君子說話都負責任,不但對當時負責任、對歷史負責任,對後世要負責任。出家人更不必說,他們的德行、他們的造詣,比平常人還要高出一等,因此我們要相信祖師大德。讀經必須要消歸自性。所謂消歸自性,就是一部經展開,從「如是我聞」念到「依教奉行」,字字分明不起一個妄念,這就叫消歸自性,與真如本性完全相應。釋迦牟尼佛的經就是自己真如本性裡面流出來的經,一樣的,沒有兩樣。這樣念《楞嚴經》是念自己的《楞嚴經》,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楞嚴經》。看註解就等於聽人家講,看唐人的註解,聽唐人講經;看宋人的註解,聽宋人講經。你這一聽,你就曉得,唐人的見病在什麼地方,宋人的見病在什麼地方。為什麼?他這個講等於開處方,你從處方就能看到當時那個時代人他的見病在什麼地方,給我們做參考資料。我們看看過去唐宋元明清那些人什麼病,你看祖師這部經用什麼方式來對治他,再看看現在人是什麼病?我們馬上就開悟,現在用一套什麼方法講解,能夠破執著、能夠叫眾生開悟,活的不是死的。
逆境是善知識,如果我們不能處逆境,決定不能成就。愈是惡劣的環境我們愈要處,愈是惡劣的人我們愈要跟他交,為什麼?把自己的習氣磨掉,這真功夫。逆境裡面把自己的煩惱、把自己的脾氣、把自己的瞋恚心,統統磨得乾乾淨淨,這樣就成了大功。要沒有這個逆境、惡人,想想看,我們無始劫以來你這個煩惱怎麼斷?斷不掉。我們遇到這個機會要把握住,那是大善知識,冤家對頭是大善知識。修什麼?修怨親平等。怨親平等不在這裡修在哪裡修?果然能夠修到怨親平等,可以說成功一半了,以後在菩提道上沒有什麼太大障礙。這是最大障礙,這一關通過,其他的障礙消了;換句話說,福德能保持得住,不會再火燒功德林。
若問天天在吃齋念佛,怎麼會沒有福報?天天在修福,不是天天在修功德嗎?沒功德,就是經裡面講的火燒功德林。什麼火?瞋恚之火。平心靜氣在那裡念佛,在那裡誦經拜佛,修了個十天半月,遇到一個不如意的事情,一下發了脾氣,這一燒燒光了,燒得一點都沒有,又要重頭再來修。一面修、一面燒,所修的還不夠燒的,所以修了一輩子一無所成,燒光了。什麼時候你能夠修到怨親平等,你那個功德就保住。為什麼?不會再發脾氣,不會再有瞋恚心,你所修積的都能保全。
我們應當從哪裡下手?最好的辦法就從怨親平等下手。我們學大乘佛法,尤其在一乘佛法里,要想真正成就,先修平等心,平等心就先修怨親平等。哪個是你的冤家對頭,最看不順眼的、最討厭的,我們天天拜佛,在佛像旁邊給他供個長生牌位,每天拜佛之後再拜他,把他跟佛一樣看待,就這樣修法。修個三年,那個怨跟親,最親愛是佛,冤家對頭跟佛不二,這樣就成功,就成佛!為什麼?你入不二法門,就成佛了。這個方法妙極!若不肯修,那是自己把機緣錯過。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是一定有把握,那個生死自在、隨任意往生也確實是有把握。只要好好的努力,人人都可以做得到,就看肯不肯做。
《楞嚴》及一切大乘經典,無非指我們一條道路,返妄歸真。所以這個經,我們想想這個道理,我們如果不天天薰習,就會被煩惱、五欲六塵薰習。從前人之所以成就,實在講並不是從前人比我們聰明,從前人天天在薰習。我們看《高僧傳》、看《居士傳》、看《凈土聖賢錄》,每個朝代成就的人那麼多,那些記載的,其實還有許多成就的,大家不曉得就沒有記載。在歷史上留下來的那也是掛一漏萬,成就那麼多。我們現在好像沒有法子成就,實在想起來道理很簡單,從前寺廟叢林二時講經,那個二時是多少時間?八個鐘點。二時照印度演算法,印度是晝夜六時,它的一時是我們現在四小時。我們中國過去算時是子丑寅卯,一時是現在的兩小時,現在用的是外國的制度,所以叫小時,比我們原來的時小一倍。但是我們中國時比印度又要小,所以經裡面常講的二時是印度時,一時是四個鐘點。一天二時講經、二時修行,換句話說,他一天到晚都在經教里薰習。
那個道場我們要去修個三年,比我們現在三十年都有效。為什麼?我們現在在這邊,算一天聽一個半鐘點經,聽完之後再去張家長、李家短,或者去看看電影、看看電視,是不是亂七八糟的薰習?接受這個世間五欲六塵的薰習,要薰習二十多個鐘點,佛經才一個半鐘點,怎麼敵得過?敵不過!你要說它不是邪知邪見,怎麼可能有正知正見?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附註:
依據文獻資料——
1??、交光大師《楞嚴經正脈科會》
2??、圓瑛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3??、凈空法師《楞嚴經正脈科會》講座
※學佛隨談:「六齋」
※如來說妙明元心云何無還——《楞嚴經》參習(123)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