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陶瓷鑒定那些事兒:何為龍窯?

陶瓷鑒定那些事兒:何為龍窯?

龍窯是在中國瓷器發展的歷程中最早使用的窯型。

陶瓷鑒定那些事兒:何為龍窯?

龍窯透視圖

龍窯出現在我國的商代。居住在江浙地區的先民,對火充分掌握後,創造了此類窯型來燒制陶器,並進一步研究燒制出了瓷器的前身—原始瓷器。之後從商代直至元代,幾千年來龍窯一直出現在燒制陶、瓷器的過程中。它主要在南方各省的窯口被使用,北方地區的窯口使用的很少,現在可知,僅元代時在赤峰窯使用過。

陶瓷鑒定那些事兒:何為龍窯?

陶瓷鑒定那些事兒:何為龍窯?

龍窯透視圖

先民們依山傍水而居,窯場便建在山腳下,窯頭在山下,窯身順山勢向上延伸,借用山勢,利用火焰自然上升的原理而設計。遠看在萬綠叢中像一條巨龍卧在山中,所以叫龍窯。龍窯窯型從長几米到幾十米不等,建在坡度在十幾度到二十度的山坡上,窯身的寬度前後相同,約在1.8~2米之間;窯頂為拱形,其高度,前後也是相同的,約1.8米;窯尾處建有約2.5米高的煙囪;窯內成階梯狀,每5米或10米為一節,每節之間砌有磚牆,在窯頂下部留有幾個通風孔;每一節的外側兩邊,留有0.6米寬的窯門,內側與窯門同寬為火膛。每次燒窯前先將裝好胎坯的匣缽搬進窯內,從靠煙囪的窯室開始,順階梯一排排的碼放,待此窯室裝滿後再裝下一個窯室,以此類推,將所需的窯室都裝滿後,用磚砌好所有備燒的窯門並留有投柴口,然後就可以燒窯了。

陶瓷鑒定那些事兒:何為龍窯?

景德鎮復原龍窯窯口

燒窯,首先要燒制的,是靠近窯頭或最後裝坯的窯室,當火焰逐漸增大,並伴隨煙囪吸力的作用下,不僅將點燃的窯室進行升溫加熱,也可以將此窯室內的火焰通過每一節的通風孔引入下一窯室,使其之後的窯室也逐漸升溫;當主燒的窯室溫度達標後,再去燒下一窯室。在整個燒窯過程中,兩名窯工從兩側的窯門同時往火膛投柴,以此類推。此種分段分窯的燒制方式稱為「火膛移位」。

陶瓷鑒定那些事兒:何為龍窯?

景德鎮復原龍窯外貌

根據現在還在燒制龍窯的窯工介紹,燒制一個長約十幾米、三段的龍窯,時間大概只用約10小時左右,整窯就能燒好。要知道,如今景德鎮燒制鎮窯,僅燒制就需要20小時左右的時間,而龍窯能用如此短的時間燒制好一整窯的瓷器,主要就是因為相互連接的火膛能夠在燒一節的情況下,使得後面的窯室進行加溫預熱,縮短後面窯室的燒制時間。歷史上使用過的龍窯大多早已不復存在,現在還能看到的,僅存窯基。據筆者所知,現僅在景德鎮三寶山、湖南醴陵還存有相對完整龍窯。

陶瓷鑒定那些事兒:何為龍窯?

景德鎮復原龍窯窯內結構

景德鎮東鵝湖鎮的天寶村,存有一座使用了幾十年的龍窯。此窯長65米,專燒灰胎黑釉大缸。經過了解,龍窯因高度有限,燒到高溫時內部因氧分不足,窯溫只能達到攝氏1100~1200度上下,而釉水所需要更高的還原焰氣氛的溫度無法達到;再有就是每個窯室距離過短,窯室之間基本上沒有溫差,燒窯的方法為先燒前端再燒後面,即前文所提到的火膛移位法,因此,在每次變化燒窯的窯室時,就會破壞前段窯室的氣氛。

陶瓷鑒定那些事兒:何為龍窯?

龍窯 網路圖片

龍窯多以燒制青瓷為主,而我們現在所知,燒制青瓷要用還原氣氛或者說還原焰去燒制,而在火膛移位的同時,前一窯室就會或多或少的進入空氣,使得還原的氣氛被打破。而進入氧氣就會使釉面顏色甚至胎體顏色產生變化,將原先本應是翠青的釉面,添上了一點黃色,或者直接變成青黃色,乃至灰青色,這一點與古玩行業內鑒定明清瓷器時,所說的「串煙」現象原理是相同的。

陶瓷鑒定那些事兒:何為龍窯?

「串煙」瓷器殘片

也因使用龍窯燒制出正色的青瓷甚難,中唐至五代時期的越窯將燒制最好的青瓷稱為「秘色瓷」,專供王室使用,臣民甚至不能夠使用。宋人葉寘在《坦齋筆衡》寫道:

末俗尚糜,不貴銅磁,遂有秘色窯器。世言「錢氏有國日,越州燒進,不得臣庶用,故云秘色」。陸龜蒙詩:「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遺杯。」乃知唐時已有,非始於錢氏。

一件秘色瓷「其精品曾為錢氏王朝入供後唐、後晉以及北宋王朝,作為其偏安一隅的政治工具」。由此可見,當時用龍窯燒製成一件正色的瓷器是有多麼困難,稱其為「一將功成萬骨枯」也不為過。

陶瓷鑒定那些事兒:何為龍窯?

龍窯外貌 網路圖片

在一窯中有「串煙」情況出現的瓷器大約能佔到七八成,正色成品並不多,所以窯工為了經濟效益,則直接將燒成的瓷器按照一定特點進行區分和命名,這樣一來,不僅像燒出正色的瓷器可以獲得利益,大量「串煙」或是說還原度不好的瓷器,都可以得到經濟回報。

綜上所述龍窯這種窯型,因前後溫差不大,同一窯只適合燒制單一釉色;又因窯室內溫度不高,無法燒制需更高溫度的金屬釉;再有燒制時用的「火膛移位」方法打亂了窯室內部的氣氛,很難穩定的燒好需要還原氣氛的瓷器。基於以上原因,為燒出更好青花瓷景德鎮在元末開始棄用龍窯,改而建造新窯型—葫蘆窯。



原文作者:何國森 口述 殷鵬 整理

文章來源:《收藏家》2018年1月刊《瓷器鑒定那些事——窯與瓷的關係(上)》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趣談歷史】漢獻帝何其幸運何其悲,一生都被弱女子保護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寄君作香囊:古時女子的感情都在這一針一線中......
高清圖集:中俄珍寶大比拼!金銀珠寶亮瞎你~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