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高雅逸群——吉林省博物院藏雍正瓷器賞析

高雅逸群——吉林省博物院藏雍正瓷器賞析

雍正時期的瓷器以精細著稱於世,歷史雖短,但燒制的數量和規模甚為可觀,以極為精細冠絕於中國瓷器史。其突出特點是瓷質瑩潔、工藝精細、器型雋秀、品種繁多、釉色齊備,胎體堅潤、勻稱一致。此時總的風格是輕巧雋秀、高雅逸群,都是其他朝代無法比擬的。吉林省博物院所藏雍正瓷數量豐富,其造型不同,呈色各異,現精選藏品數件予以介紹。

高雅逸群——吉林省博物院藏雍正瓷器賞析

清雍正 青花束蓮紋缸

缸口徑20.5、高13.6、底徑11.2厘米。圓唇口,上腹略鼓、下腹內收,造型十分流暢、秀美。胎質細白,厚薄適中,入手輕重適度。內壁滿釉,白中微泛青。外壁口沿飾一周如意雲紋,腹壁飾束蓮紋。

束蓮是瓷器上常見的裝飾紋樣,亦稱把蓮,早在北宋時已經出現。而這件雍正瓷缸上的把蓮紋飾,可以說將束蓮這種傳統紋飾的優美髮揮到了極致。畫面上用絲帶將蓮花、蓮葉、蓮蓬、蘆葦系作一束,蓮枝飄逸斜出,蓮花盛開,蓮葉或仰或覆,雙蝶翩飛,俊朗俊氣。青色淡雅,大部分採用白描手法,細緻入微,纖毫盡現;少部分用青色塗滿,錯落有序,堪稱秀美絕倫。底部書寫規整的雙圈雙行楷書款「大清雍正年制」。透過這件精美的蓮花缸,可以看出雍正青花與成化青花相似的淡雅風格,而製作之精細尤勝之。雍正一朝的瓷器,包括青花在內,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品質極佳,幾乎件件都是精品。這件束蓮紋缸充分體現了雍正瓷的這一特徵。

高雅逸群——吉林省博物院藏雍正瓷器賞析

清雍正 德化窯五彩執壺

壺高15.5、口徑5.5、腹徑10.9、底6厘米。圓口、短頸、溜肩,圓直腹,平底,圈足。一側腹部貼彎流,另一側貼對稱耳式柄。蓋圓頂,寶珠形紐。蓋面繪紅地白花變體蓮瓣紋和圓珠紋,壺頸為白豎條紋,肩上繪朵花紋,腹部開光內繪八仙圖,器底有白色釉,在釉上隨意刻寫一「山」字。

自明代以來,福建德化窯逐漸步入了一個異彩紛呈的時代,其產品除以白釉的獨特風格馳名於世外,同時也開始在白瓷上進行著色裝飾,出現同樣倍受世人喜愛的青花瓷、五彩瓷、粉彩瓷等各種彩瓷,並且沿襲至今。

高雅逸群——吉林省博物院藏雍正瓷器賞析

德化窯五彩多採用手繪裝飾手法,德化白瓷質地潔白,以白見長,其胎骨潔白細膩、堅實緻密,釉色溫潤,剔透光滑,早在明代就名滿海內外。德化瓷工在設計,製作五彩瓷時,為凸顯白瓷的魅力,在圖案裝飾時保留了較大的白地空間。這一特點,在此件五彩瓷中得到了較好的體現。人物各具神態、形象生動,花紋色彩濃重與溫潤光滑的白地均衡地彼此穿插,彩色與白地、虛與實等的配置顯得疏密有致,相映成趣。

高雅逸群——吉林省博物院藏雍正瓷器賞析

清雍正 粉彩刀馬人物大盤


高5.5、口徑35.8、 底徑22.5厘米。敞口、弧腹、圈足,盤底無款識。內口沿飾錦地開光粉彩花卉紋,內底為粉彩人物戰爭拼殺圖。人物畫法較為寫實,面部輪廓以紅彩勾勒,五官分明,繪畫精巧,人物的眉毛、鬍鬚和馬鬃、馬尾皆塗黑彩,衣紋及馬的輪廓用黑彩勾勒,線條纖細流暢,生動逼真。紋飾中所用彩料有粉、黃、深綠、淺綠、黑等色,各種彩料澄澈潔凈,色彩淡雅柔和,其中粉色凝重、鮮艷,黃色恬淡,藍色粉質感明顯。其筆觸保留著五彩瓷繪平塗的遺風,略帶渲染,畫面飄逸,帶有早期粉彩的特點。

雍正時期,景德鎮御窯廠根據皇家的要求,大量燒制粉彩器,影響波及民窯。官窯至精,民窯風格瀟洒。圖案紋飾多為人物和花卉。雍正粉彩的胎土普遍堅硬潔白,結構細密。胎體輕重適度,達到了所謂「只恐風吹去,還愁日炙銷」的地步。即使是大件器皿,胎體也是上下勻稱一致,不顯厚重,修胎規整。器物底足極為光滑渾圓,俗稱「泥鰍背」。釉面瑩潤、勻凈,多數為純白。雍正粉彩的造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總體風格秀麗精巧,無論是大小器皿都製作精工,講究細部處理,反映了當時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藝和非凡的創造力。

高雅逸群——吉林省博物院藏雍正瓷器賞析

清雍正 墨彩山水筆筒

高11.5、口徑9.5 、底徑9.5厘米。圓口、直腹、玉璧底。無款識。器腹部繪墨彩山水畫。

墨彩出現於康熙中期,流行於雍正、乾隆年間,延續至清末和民國時期。雍正墨彩器較為多見,精粗皆有,基本上突破了康熙時的大寫意風格和以綠地托墨彩的技藝。雍正以後的墨彩均為輕描淡畫,不及康熙時的濃厚。墨彩器用國產料仿燒水墨琺琅效果的瓷器。它是在白瓷器上以黑料繪畫紋樣,再經低溫烘烤而成。猶如白紙作畫,墨色濃淡,雅潔宜人。此筆筒是用纖細的畫筆直接繪出墨彩的山水紋飾,墨色濃淡有致,層次分明,格調典雅幽靜,似於紙絹上作的水墨畫。

高雅逸群——吉林省博物院藏雍正瓷器賞析

清雍正 鬥彩高足杯

高9.2、口徑7、底徑5.8厘米。侈口、深腹、高圈足外撇。腹部飾鬥彩雙龍趕珠紋,圈足飾以鬥彩雲紋及雜寶紋。器底青花楷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橫款。

鬥彩,亦稱「逗彩」、「填彩」。鬥彩是先在釉下用青花料雙鉤描繪出紋飾的輪廓線,上釉經高溫燒成後,呈現出釉下青花與釉上彩色的鮮明對比,形成交相輝映、爭奇鬥豔的裝飾效果。雍正鬥彩系仿明成化鬥彩的工藝製作,在紋飾布局、色彩配合及填彩工藝方面又有新的突破。除了運用原有傳統鬥彩工藝外,又創燒了一種釉下青花和釉上粉彩相結合的新彩瓷品種。雍正鬥彩器填彩的彩料薄而淺淡,填彩極其準確,一絲不苟,極少有溢出輪廓線的現象。紅彩色調油潤,綠色似水般瑩亮明澈,紋飾布局簡潔、疏朗、清新、幽雅。此杯器型精巧,紋飾精美,胎質潔白細膩,色彩搭配和諧,紋飾布局呈對稱裝飾,畫風嚴謹,規整。

高雅逸群——吉林省博物院藏雍正瓷器賞析

清雍正 釉里紅三魚紋碗


口徑15.3、底徑5.2、高6.5厘米。撇口、深腹、圈足,通施白釉,外壁等距繪鯉魚三條。底有雙籃圈楷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雙行款。

碗外壁繪紅色三魚,其裝飾方法是以銅紅料為著色劑,在瓷胎上進行彩繪,然後上透明釉高溫燒成。鮮紅的三魚在白釉的襯托下顯得格外醒目。從這件釉里紅三魚碗來看,白釉細膩純凈,紅釉艷麗奪目,三條鮮紅的紅魚在白釉相襯下十分可愛,可謂雍正釉里紅器的精品。白釉釉里紅最早見於元代景德鎮,但色彩不純正,到了明宣德時期,釉里紅燒造得十分成功,技藝嫻熟,能夠根據畫面和圖案的需要自如描繪,此時對釉里紅的燒造到了運用自如的程度。宣德以後,釉里紅數量銳減,清康熙朝恢復了釉里紅的燒制。雍正朝是釉里紅燒制最為成功的時期,呈色穩定,色澤紅艷。

高雅逸群——吉林省博物院藏雍正瓷器賞析

清雍正 仿官釉雙耳扁瓶


高34.6、口徑5.6、底徑12.8×9 厘米。瓶直口、短頸、溜肩,扁圓形圈足。頸肩相交處飾對稱如意耳,腹部雙面貼花如意雲朵,腹中心凸起呈球狀。足內有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雙行篆書款。器形端莊秀美,器身施翠青釉。黑褐色的胎質細膩,翠青色的釉質滋潤細膩,大開片。

該瓶仿製逼真,但時代特徵依舊明顯,無官窯器口釉薄,下行漸囤厚釉一環的特點,無紫口,但有鐵足。仿製精細,可謂雍正仿官窯器中的精品。


原文作者:高雪

文章來源:《收藏家》2015年12月刊《吉林省博物院藏雍正瓷器》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博物精品:雲南省博物館藏清乾隆陳設觀賞瓷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自家「品牌」流芳宮廷的匠人們都有誰?
沒有真偽概念?清代的鑒藏家你們是來搞笑的嗎~~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