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死前留下的一句遺言,讓諸葛亮自取,中國人卻誤讀了千年!

劉備死前留下的一句遺言,讓諸葛亮自取,中國人卻誤讀了千年!

三國亂世中,一共有三大戰役,每一場都奠定了三國局勢。第一場是官渡之戰,是曹操一統北方的關鍵戰爭。第二場是赤壁之戰,從此孫劉曹三分天下。第三場是夷陵之戰,從此孫劉真正聯合對抗曹操!

需要注意的是,在夷陵之戰中,劉備攜蜀國精銳大軍,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結果卻「僅以身免」,幾萬精銳一朝盡失!在這一打擊之下,劉備很快就病倒了,於是才有「白帝城託孤」!

然而,劉備在託孤中留下的一句遺言,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卻讓中國人誤讀了千年,或者說也讓中國人頭痛了千年。在託孤中,劉備對諸葛亮說了這麼一句話,即:「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那麼,問題來了,「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一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按照我們一貫的理解,應該是諸葛亮取劉禪而代之,即:諸葛亮自己做蜀國皇帝!

但這一解釋不靠譜,原因很多,其中有一條很關鍵,即:劉備託孤了兩位大臣,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李嚴,兩人權力並列!更為重要的是,諸葛亮當時不掌握軍權,也沒有完全掌控蜀國朝政!如此,如何取而代之?

實際上,火燒博望、新野的時候,諸葛亮還沒投靠劉備,而劉備入川,帶的是龐統,去跟曹操爭漢中,帶的是法正.......顯然,在劉備陣營,諸葛亮沒有演義中那麼重要!

所以,劉備如果表達了「諸葛亮可以取劉禪而代之」的意思,那麼其他人同不同意,甚至會「清君側」吧!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諸葛亮做皇帝,必然會侵害其他人的利益。

有人認為,劉備對諸葛亮如此說,其實是一種「陰謀論」的試探,看看諸葛亮有何反應!客觀的說,這一猜測也不靠譜,(1)劉備和諸葛亮都是聰明人,彼此相交數十年,已經夠熟悉了,(2)一旦試探失敗,埋下猜忌之心,就必然後患無窮。所以,劉備臨死前不會這麼不聰明。

既然如此,那麼劉備這一遺言的真正意思是什麼呢?客觀的說,漢語博大精深,想要真正理解一句話的含義,需要聯繫背景和語境。如果從諸葛亮和劉備的情況分析,就可能得出另一個靠譜的結論!

劉備的所謂「君可自取」,其實是指:如果劉禪不行,那麼你就自己決定,就立其他人為帝吧!需要說明的是,劉備還有兩個兒子,即劉永和劉理!作為劉禪的親弟弟,他們都有資格做蜀漢的皇帝。

這一句遺言非常重要,因為相當於「一個權威的授權」!不然,如果劉禪不行的話,諸葛亮要廢掉他,另立皇帝,那麼就不合法,就變成了「權臣」!但有了這一授權,諸葛亮要廢除劉禪,就很合法了!

最後,值得一提的還有二點:(1)在三國時期,「篡位」的風險很大,曹操和司馬懿兩人,終身都沒有做皇帝,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已,說明了時代氛圍和阻力,所以諸葛亮想要「取而代之」,阻力或許更大,(2)蜀國的絕大多數重臣,都是劉備一手提拔或挖掘出來的,諸葛亮若要稱帝,如何保證這些人「服他」?總之,諸葛亮缺乏識人之明,根本沒有挖掘出什麼天才,缺乏嫡系人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雜評 的精彩文章:

司馬懿之所以成功,關鍵有一個本領,諸葛亮比不了,不是隱忍!
清朝不敢和英國打全面戰爭,有一個關鍵擔憂,只有二個字!

TAG:百家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