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彥·《傷寒論》中用藥劑量和煎藥方法的奧秘
Honoré Daumier作品「The Laundress」
文·劉希彥
學習《傷寒論》,藥物劑量是個有爭議的問題。現在的用藥習慣,劑量偏小,多在六克到十八克的區間,因為歷來認為《傷寒論》中的一兩是三克,三兩就是九克。漢代的衡器已經出土幾十年了,漢代的一兩是約十五克(15.625克)。桂枝三兩也就是約四十五克。也就是說,《傷寒論》中的用藥多在三十到九十克的區間。比現在的習慣,整整多了五倍,這樣說來,劑量又偏大。
現在學院教材里的衡器換算,說漢代一兩等於十五點几几克,很精確,到了講桂枝湯的時候,依然是三兩等於九克。教材連度量衡的問題都可以公然自相矛盾,這就是我們的學院,有什麼辦法?我認為要想治療效果好,一定要尊重漢代劑量的。當然,病有輕重,人的體重也有差異,是要變通的。那如何變通呢?外感急病可以取書中一半左右的劑量。其餘的病依病情輕重可以取書中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劑量。病重的特例則依具體情況變通。
為什麼是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劑量呢?原因有三:
其一,漢代沒有現在的飲片制度,而且當時的醫家是以行醫為主,就是背著藥箱四處走,所用的葯多數都不是干品,應該大多數都是生鮮的。比如《傷寒論》中少數晒乾的藥材會註明一個「干」字,比如乾薑、乾地黃。可見多數都不是干品。如果是現在,都是干藥材自然無此必要。還有的葯註明「去皮」、「洗」,可見當時是有用生鮮藥材的習慣的。生鮮藥材自然量要重一些。一般三斤生藥材曬一斤左右的干藥材。當然,葯不同,晒乾後的重量也差別很大。非生鮮品的藥材最好尊重書中的原劑量。
其二,《傷寒論》里的一劑葯一般不是全喝掉,以桂枝湯為例,方後註解說的是煎好後是分三次服,如果喝第一次好了,後面的就不服了;不好再喝後面的,可見這個劑量是有控制的,不是一上來就全喝完。後面一些用大黃的方子,大黃劑量很大,註解說煎好後不是一次喝完,先喝一小部分,中病則停後服。咱們現在是煎好全喝掉,劑量上當然就需要變通了。
其三,因為古人用藥一般都是一劑,葯簡力專,下藥必效,不像現在一吃好多劑。咱們現在約定俗成的方法,一次至少也要開個三劑五劑的,開一劑藥房都不給抓。所以劑量可以輕一點。
所以,綜合以上三種情況,再結合當今的藥材多為化肥激素種植,藥力不能比古時候的野生葯,用《傷寒論》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劑量比較合理。比方說,《傷寒論》里最常見的劑量是三兩,三兩大約今天的四十五克,三分之一是十五克,三分之二是三十克,這和今天的臨證劑量相差並不太懸殊。
現在煎藥的習慣是水開後小火煎二十分鐘左右,煎兩回。不太妥當,因為藥物不同,藥性釋放的時間也不一樣,煎兩回喝常常味道有差異。如果要這樣煎的話,最好將兩遍煎的葯合在一起,再分兩次喝比較妥當。
煎藥的方法最好依照《傷寒論》中的提示,一次煎好分多次喝,一天服完一劑葯的量即可。
一般的葯在水開後小火煎四十分鐘即可。
宣散解表葯不要超過三十分鐘。治外感的清解宣散葯,如果花葉類的芳香藥材偏多,這是不耐煎的,甚至需要邊煎邊服。煎的時間越短,揮發物質耗散的越少,才能保全其宣散之性。
滋補藥可以煎一小時以上。
還有一些葯是需要先煎的,比如附子,先煎的時間視情況而定,保證附子能煎煮一個小時以上即可。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7年2月 已出版
《大醫至簡——劉希彥解讀傷寒論》
作者:劉希彥
TAG:百穀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