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恆星「DNA」調查或為太陽找到「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

恆星「DNA」調查或為太陽找到「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

恆星中的元素及其含量可以揭示它們與太陽是否形成於同一星團

鳳凰網科技訊 據Space北京時間4月25日報道,太陽終於要與其在宇宙中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大團圓了嗎?

對銀河系中100萬顆恆星進行的調查,可能幫助天文學家為太陽找到「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

這項調查鑒定恆星的「DNA」:恆星所含的化學元素(如鐵、鋁和氧)的量。根據悉尼大學——參與這項天文學調查的數家機構之一——發表的聲明,天文學家可以利用這些數據,找到誕生於銀河系中同一星團的恆星,從而將恆星與其「出生家庭」相匹配。

大爆炸後宇宙形成時只有兩種元素:氫和氦。後來出現的元素有助於形成恆星和行星,使生命能夠在地球上佔據一席之地。悉尼大學研究人員表示,這項新的調查測量的恆星數量比以往任何一個項目都要多,並且精度也前所未有地高,這將有助於天文學家了解星系的形成,以及隨時間推移的演化。

4月18日,是這一被稱作「銀河系考古」( Galactic Archaeology with HERMES)的觀測項目首次發布數據。該項目於2013年啟動,彙集了來自歐洲和澳大利亞的天文學家,目標是觀測超過100萬顆恆星。「銀河系考古」項目使用HERMES儀器——高效高解析度多元素光譜儀——安裝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英澳望遠鏡中。根據澳大利亞天文台的資料,該儀器拍攝4種光譜的光線:紅色、藍色、綠色和紅外線。

根據悉尼大學的聲明,科學家在發布的數據中描述了34萬顆銀河系恆星的觀測結果,在同時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和《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上發表的11篇論文中闡述了研究成果。

「銀河系考古」項目團隊成員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副教授丹尼爾·祖克爾(Daniel Zucker)在聲明中表示,在這一項目中,英澳望遠鏡一次採集360顆恆星的星光,HERMES將光線分成不同波長範圍的光譜或光帶。光譜中暗帶的大小和位置揭示了恆星中不同元素的量,每種元素以不同波長發出獨特的特徵圖案。

「銀河系考古」項目科學家、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高級講師莎拉·馬爹利(Sarah Martell)在聲明中表示,綽號「加農」(紀念美國天文學先驅安妮·加農)的軟體分析頻譜中的這些光帶,尋找恆星之間的相似之處。像所有恆星一樣,太陽起源於一個可能生成了數千顆其他恆星的星團。但是,因為銀河系中的星團通常被迅速撕裂並散布在銀河系中,所以很難說銀河系中哪些恆星是在同一個地方出生的。根據馬爹利的說法,收集恆星的「DNA」,並比較光譜中的「指紋」,可能有助於天文學家為太陽找到數十億年前一同形成的「兄弟姐妹」。

澳大利亞天文台研究人員加延迪·德席爾瓦(GayandhiDe Silva)在聲明中說,「其他研究從未對如此多恆星的如此多元素進行測量。這些數據將使我們能發現銀河系中最初的恆星星團,其中包括形成太陽的星團和太陽的「兄弟姐妹」。 (編譯/霜葉)

更多一手新聞,歡迎下載鳳凰新聞客戶端訂閱鳳凰網科技。想看深度報道,請微信搜索「iFeng科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