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進山中學得名也是有典故的。「進山」二字取自《論語·子罕篇》,由時任山西督軍府秘書總監、參議總長趙戴文提出。「進」在前,而「山」在後,有「進」雖「一簣」但積「簣」成山,只要有恆心與毅力,堅持不懈地奮進,就可以筐土成山,世事無所不成。當有「前進登高」之義。另外,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的中國,是在不斷進步,那麼辛亥後的山西,更應有所改進,所以也有改進山西,使山西進步的意思。

進山中學,創建於1922年9月23日,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享譽省內外的山西省首批重點中學。進山中學初建時,佔用太原市弓步街「外國文言學校」地址(時該校遷往前壩陵橋閻氏別墅東花園),處於舊省政府東北隅,舊房已平毀。學校原有房屋279間,分為許多不同規格的院落,大部分類似舊民房,只有禮堂、辦公室和部分教室是新建的。建校初,1925年,就有來自五台的多位老師,在進山中學任教其中有五台人郭德鎖任體育教師;徐明性(慧生)任音樂教師;趙涵章(禮南)任圖畫教師;趙育堂任數學教師。

一九二九年在上蘭村新建校舍632間(解放後為機械學院校址),面積約百八十畝,分為四個院,全部校舍紅牆碧瓦,燦然一新。一九三一年初中部先遷往上蘭村新校址上課,次年八月,高中部亦全部遷去。新校址靠近汾河大堤,夏季大樹參天,濃蔭蔽日,校園內新植花卉,一片碧綠,環境十分優美。一九三一年初中部遷往上蘭村,一九三二年高中部遷往上蘭村。民國國二十年(1931年)閻錫山在上蘭村山西林場的西南地面上,靠近竇大夫祠的東邊,為進山中學新建了校舍,其校舍建築是:一進大門是禮堂,禮堂後邊是會議室、辦公室,後面是圖書室和學生岡覽室,再後邊是理化儀器室和理化教室,禮堂東邊是第一院,西邊是第二院,禮堂東北邊是第三院,西北邊是第四院。第一、第二院院每院有6個教室,第三、四院每院有3個教室,每院都設有自習室和學生寢室,還有單身教員宿舍,第一院東邊是家屬宿舍。該校址建成當年,即民國二十年(1931年)進山中學的初中部從太原城內的步弓街全部遷入上蘭村,這是上蘭村中學教育的開始。民國二十年(1933)進山中學的高中部也全部遷入上蘭村。遷到上蘭村後,校長趙一峰被免職,由劉傑(子英)任職,不久改為李濟生。學生寢室稱「區」,一個院落為一個區,按山西和全國的行政區取名為:西藏區、蒙古區、新疆區、威海區、大同區、朔州區、守武區、忻州區、沁州區。自學室稱館,按山西名勝取名:北台館、龍門館、崛圍館等。

中共黨員、進山中學校務主任陰紉齋的題詞:我們紀念五四,要拿出求真理正義的熱情,與英勇奮鬥的革命精神,並獲得我們國家民族的復興與人類自由幸福社會的實現。學制初中四年,高中兩年。初期學生享受公費待遇,書籍課本、伙食均由學校發給,學生每年發制服兩套。1924年改半公費。學校有校徽,圖案為山上一尖頂高樓。學生帽徽即進山圖案。在當時該學校為全省規模最大、設備最好、師生人數最多的中學。學校實行封封閉式教學,學生一律住校,星期六下午騎自行車回城,星期日必須返校。學校遷到蘭村後,勸學、考查、事務三股正式改為教務、訓育、總務三處,另設體育部和醫務室。

趙宗復,山西五台人,他是趙戴文的獨子。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地下黨員趙宗復,在而立之年擔任國民政府山西省新聞處長、代理山西省教育廳廳長等職,利用合法身份和特殊的家庭背景,廣泛進行黨的統戰和地下工作。他出生入死,歷盡艱辛,傳送閻方軍事、政治、經濟等各項情報,勇敢而機智地闖過一道道難關,出色地完成了黨交付的重要任務,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文革」時期,他慘遭「四人幫」迫害,含冤離世,時年51歲。他在進山中學任校長期間,團結和影響了一大批愛國師生,為三晉大地播撒下了革命火種。在白色恐怖籠罩下,他曾把不少進步青年輸送到解放區。1947年,閻錫山為控制進山中學,清除進步力量,將趙宗復調離學校,師生曾舉行盛大的營火晚會為其送別。學生們懷著如失怙恃漂泊孤舟的複雜心情,一個接一個地朗誦詩詞,痛惜他的離去;詩詞中,以「燈塔」、「靈魂」、「火花」等瑰麗的詞藻,讚揚他的「青年精神,民主精神,學習精神」,讚譽他是一個「沒有榮譽,沒有裝飾,坦白而富有正義感的人」。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爆發,約在八、九月之間,因形勢緊張,學校被迫停辦。一九四一年秋,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山西後方形勢趨於相對穩定,為挽救失學青年並為國家培養抗日和建設人才,經過趙宗復等人的積極籌辦,進山中學在晉西隰縣復校。隰縣復校到解放前夕,五台人馬培雲(北平大學工學院畢業)擔任數學教師,趙宗復(燕京大學畢業)擔任校長兼語文、英語、歷史課老師,李維唐(輔仁大學畢業)擔任歷史教師等。當時那裡還是偏僻山區,離日軍佔領區僅百餘里,處境險惡,一切物質條件都比較差,辦學有許多困難,但是在趙宗復的領導下,經過師生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難,卻把學校辦得「成績日佳,聲譽日隆」。

全國抗戰初期,李毓棠曾任西忻縣抗日政府督學、科長。1939年閻錫山發動「晉西事變」後,在山西新軍河曲保安第21團任幹事。1940年攜妻子兒女到晉西隰縣居住。在這個期間,任第二戰區天才軍官學校教官。1942年任閻錫山總參事室參事。因閻錫山深知其經歷,始終未予重用,故第二年又轉入文教戰線,於隰縣復校的太原進山中學任教。

從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三年,學校先後在隰縣南關,北門外後寺,大麥郊溫泉村和汾西縣窯上,利用當地學校舊址,破舊寺廟和民房,辦起四個分校。總校設在隰縣南關,其餘三處,名為進山二院(又稱北校)、東校和西校。

進山中學是當時山西男女同校的第一家,是山西當時圖書室里有馬列著作的第一家。大多數教師為名牌大學畢業,如常贊春1913年畢業於京師大學堂文科,對教育、書畫、考古都有研究;民國6年(1917),返回山西。先受聘于山西大學,任文科教授,翌年被省教育界推選為國會第二屆眾議院議員,兼任內務股理事。由於對全省防疫工作有貢獻,獲省二等「桐葉章」和眾議院四等「嘉和章」嘉獎。議會解散後,一直在山西大學、山右大學、國民師範、雲山中學、進山中學等各校執教或兼教,並獲山西大學「學易頤齡」匾額。任語文、英語、歷史教員的趙宗復,畢業於燕京大學;梁祥厚畢業於北京師大;李叔蔭畢業於蘇聯東方大學;張養田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以趙宗復為首的中共地下黨員,在進山中學積極宣傳馬列主義;許多學生參加了革命活動,解放後成為國家棟樑。教師當中有王冶秋,杜星垣,牛佩宗,趙宗復,牛蔭冠,武汝揚,徐燦雲,王克文,朱衛華,王綉錦,王大任。趙宗復是趙戴文的三公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41-1947年任進山中學校長,1944年趙宗復以二戰區代表身份,陪同中外記者參觀團赴延安,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進山中學的建立至七起事變解散時,初中班達26個,高中班達22個,抗日戰爭時期學校又恢復。(引自2004年《傅山》專刊)。

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戰勝利。消息傳來,學校一片歡騰。學校遷回太原後,合併為一、二院。一院為校本部,設立在新城西街前商業專科學校舊址(現為太原十七中);二院設立在上官巷一號(現市公安局職工宿舍)。兩處共有二十四個初中班、五個高中班、兩個中師班,共計學生988人。一九六二年,學校遷至上馬街現校址。

1951年太行工業學校遷入上蘭村進山中學校內,定名為華北兵工職業學校,後改名為太原工業學校,1958年升格為太原機械學院,「文化大革命」中更名為紅旗光學儀器廠,之後又恢復為太原機械學院,後又更為華北工學院,2004年提升更名為中北大學。

注釋:朱衛華(1916年4月-2005年6月)出生於山西省五台縣東冶鎮。1934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時參加革命,歷任五台縣川至中學地下黨支部書記,五台縣四區工委組織委員、書記,五台縣委宣傳部部長、縣委副書記、書記;1945年1月後任晉察冀邊區二地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冀晉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靈丘縣土改工作隊隊長兼區委書記,北嶽區黨委黨校副校長;建國初期任察哈爾省省委委員、秘書長;1952年11月任山西省委委員、大同市委書記、大同市政協主席;1955年任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1956年任省委書記處書記、省監委書記;「文革」期間下放農村勞動;1971年4月恢復工作後任陽曲縣委副書記、縣革委主任;1972年8月任省革委常委、副秘書長;1976年任省政協副主席;1979年3月任省委書記、省紀委第一書記、省政協副主席;1983年3月不再擔任省委書記職務;1985年7月不再擔任省紀委第一書記職務;1986年不再擔任省政協副主席職務;1996年2月離職休養;2000年9月中央批准享受省長級待遇。於2005年6月24日12時15分在太原逝世,享年90歲。

李毓棠(1900年─1960年),又名叔蔭,字艾亭。山西忻縣(今忻州市忻府區)王家莊人。太原省立一中學生畢業,山西公立法政專門學校肄業,中共太原地方黨團組織的創建人之一、山西著名的學生運動領袖,曾經擔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青年團中央巡視員。1924年5月任山西第一個黨組織——中共太原小組組長。中共太原支部成立後任宣傳委員。1925年10月被派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回國後在國民黨軍隊中從事兵運工作。1928年2月參加中共山西臨時省委擴大會議後,受到「左」傾路線的排斥。被捕出獄後脫黨。1960年病逝於太原。

常贊春(1872~1941),字子襄,別號柞吟盦,常氏家族第十四世,堂名常敬一堂,山西榆次人。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中舉,宣統元年(1909)考入京師大學堂,師從林紓等經學大師,授文學士。民國七年(1918)授國會眾議院議員。終身從事教育及文化事業,諄諄善導,著作等身,桃李滿三晉,為三晉名教育家,名國學家,名文學家,名書法家。被譽為文化名人,誠不虛也。

牛蔭冠(1919-1992)1912年9月17日,牛蔭冠出生於山西省興縣蔡家崖的一個書香之家,其家境富足,時稱全縣首富。其父牛友蘭,是抗日戰爭時期晉綏邊區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

王綉錦(1915年6月—2017年7月25日),男,1915年6月出生於山西省沁縣,1937年12月參加工作,1939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山西省政協副主席、省委統戰部部長。歷任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沁縣縣隊部宣傳部長,沁縣青年救國會幹事、常委,晉東南青年救國會常委、軍事體育部長,省青年救國總會籌委會委員,太岳青年救國會組織部長、一地委青委書記,岳北農會主席、工農青婦聯合會代主席、太岳區黨委辦秘書。2017年7月25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太原逝世,享年103歲。

王克文(1917-1993),山西沁縣人。193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2月參加革命工作。高中文化。1938年參加山西青年抗敵決人,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太行二專署財糧科科長、太行行署財政處副處長、鄂豫四專署專員。建國後,歷任湖北省財政廳副廳長,武漢市副市長,中共武漢市委第一書記,湖北省委、山西省委書記,山西省顧委主任,湖北省顧委副主任,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委員。

王大任(1916—1999),山西沁縣烏蘇村人。1937 年3月參加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早在學生時代,王大任就積极參加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他在高中畢業的《同學錄》上寫下「熱血為後盾,頭顱打先鋒;成功與失敗,此心實未萌」的誓言。「七七」事變後,在山西太谷組建抗日游擊隊。從1937年9月起先後任太谷游擊隊隊長、指導員、黨總支書記,八路軍獨立支隊一、二營政治委員、教導員,大隊政治處主任。1940年8月「百團大戰」開始前,任一二九師十旅二十九團政治委員。1941年5月到中共中央北方局黨校學習,同年11月起先後在太行軍區六分區、一分區、二分區任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地委委員、獨立旅政治委員、軍區政治部副主任。1948年12月任中共太原市工委委員、山西公學副校長(主持工作)。1949年9月任中共太原市委常委、宣傳部長。1952年12月起先後任中共山西省委委員、太原市委書記、太原市市長,省委常委、省文教部長。1958年10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候補委員、書記處書記、常務書記。是中共八大、十二大、十三大代表,是第四、五、六、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99年因病逝世。

王冶秋,又名野秋。安徽霍邱人。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曾任共青團北京市委秘書、霍邱縣委書記。1932年參加左聯。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在馮玉祥處任教員兼秘書。1947年後任北方大學、華北大學研究員。建國後,歷任文化部文物局副局長、局長,國家文物局局長、顧問。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三至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四、五屆全國人大常委。著有《民元前的魯迅先生》、《琉璃廠史話》等。

作者簡介:胡立成,筆名虹雨,五台縣陳家莊鄉東峪村人,醫教世家之後。文化傳媒人,品牌創意人,抗戰紅色文化傳承人,鄉土文化宣傳人。北京市寫作學會會員、國際攝影協會會員、文字友情新媒體總編、中國網特約編輯、《旅遊作家》專欄作家、山西新聞網慢游山西專欄作者、國際攝影雜誌記者等。曾多次在全國刊物上發表並獲獎。 郵箱:879921678@qq.com

文化主張:文化必須以實踐為主,以博覽群書,以體驗生活,文化乃民族之精魂,文化乃祖國之瑰寶,文化乃世界之大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