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大了,爸媽才後悔「全托」!這種錯誤,還有多少人在犯?

孩子大了,爸媽才後悔「全托」!這種錯誤,還有多少人在犯?

你會送孩子上全托嗎?

最近有爸爸給我留言,一來就說「救救我們和孩子」,讓我大吃一驚。看完他的留言我才知道,因為上了4年的全托幼兒園,孩子變成了家裡的「外人」:

他的兒子2歲半時,家裡唯一的老人去世,沒人照顧孩子,兩夫妻工作也很忙,便張羅著給孩子報了一間全托幼兒園,周末才帶回家。剛入園時,每一次被媽媽送到幼兒園門口,小男孩都會哭得喘不過氣來,後來就不哭了,夫妻倆很高興,以為孩子適應了。後來有一次,一朋友陪著他們送孩子上幼兒園,朋友說「孩子乖得讓人擔憂」,當時夫妻倆只是覺得朋友敏感。

當小男孩大班時,夫妻倆生了二胎女兒,周末小男孩回到家,親戚朋友都來道喜,小男孩一個人蹲在角落玩玩具,一聲不吭。有客人問他:「你有了妹妹,多高興呀!」

沒想到小男孩冷冰冰地說:「是他們高興,又不是我,我只是來吃頓飯就走……」

小男孩的話被父母都聽到了,夫妻倆感覺很尷尬。

後來,小男孩上了小學,因為學校離家近,小男孩便沒有再全托。但是,夫妻倆都發現了孩子的異樣:爸爸媽媽妹妹看電視,他躲在房間看書;爸爸媽媽妹妹看書,他跑去玩玩具……有一次媽媽張開手臂想抱抱小男孩,被小男孩緊張地避開了……

「每次想起兒子小時候的可愛模樣就很難受,他總愛摟著我的脖子說愛爸爸……」爸爸說。

孩子大了,爸媽才後悔「全托」!這種錯誤,還有多少人在犯?

每一年中,臨近孩子們的擇校階段,總有一些父母會特意詢問「全托」和「半托」的問題。什麼是全托?就是孩子完全託付給學校,周一到周五,吃飯、睡覺、學習、玩耍全在學校,由老師和學校的阿姨照顧,周末才被父母接回家;什麼是半托?孩子白天在學校,午睡、午飯、玩耍、學習在學校,傍晚回家,周末也休息。全托形式,從幼兒園階段就有,接著還有全托小學、全托高中。

▲年幼孩子全托,有好處嗎?

那些全托的學校,經常會跟父母們說「全托的孩子獨立能力好」。全托孩子,的確在獨立能力上有優勢。

在家裡,孩子吃飯有家長喂;全托後,孩子自己不吃便會餓肚子,慢慢便養成獨立吃飯的習慣。

在家裡,孩子穿衣有家長幫忙;全托後,孩子扣錯紐扣、綁錯鞋帶也要自己來,慢慢便養成獨立穿衣的習慣。

孩子大了,爸媽才後悔「全托」!這種錯誤,還有多少人在犯?

在家裡,孩子睡前有家長講故事、玩遊戲、陪睡;全托後,熄燈便要獨自入睡,不能說話也不能磨蹭,慢慢便養成獨立睡覺的習慣。

在家裡,孩子被小朋友欺負有家長幫忙;全托後,老師看不見的,孩子便自己解決,被打被罵也要自己獨自面對,慢慢便養成自我解決問題的習慣……

▲提醒:年幼孩子全托,更多的是壞處

1、全托兒,身體發育可能比不上家庭照顧的

曾經有媽媽跟我說,她的女兒在全托幼兒園的幾年期間,平均每月都會生病一次,感冒、發燒、皰疹……幾乎輪著來,有時病了好幾天,才被老師發現送到校醫室。全托幾年後,她發現女兒的身高比身邊的那些同齡孩子都矮,也顯得瘦小。

孩子大了,爸媽才後悔「全托」!這種錯誤,還有多少人在犯?

我曾經看過一段孤兒院的真實影片:那些小寶寶被一個個安頓在嬰兒床上,嬰兒床的上方綁著奶瓶,寶寶餓了就吸奶、渴了就喝水……完全「農場化」養育。全托學校呢?可能會好一些,但到底好多少呢?大概只有全托學校的老師和阿姨才知道,照顧孩子只是他們的工作,他們不是孩子的爸爸和媽媽。

從基因的角度來說,對待自己的孩子與不是自己的孩子,是有差別的。這好比一位媽媽招呼兩個孩子吃飯,一個孩子是自己的兒子,另一個孩子是鄰居家的小男孩,暫時寄養幾天的。這位媽媽會根據自己孩子的營養情況和吃飯喜好做飯菜,而對於暫時寄養的孩子呢?跟自己娃吃一樣的,當鄰居小男孩不願吃或不愛吃,也不會幹涉,反正不出問題就行。對於全托的老師和阿姨呢?他們會把全托的孩子當自己的孩子照顧?有吧,但恐怕只是少數。

2、全托兒,獨立的背後是情感冷漠

幼兒說在前面提及,全托兒的獨立能力比較好,但這種獨立,是沒有「溫度」的。想想那些幾歲的全托小娃兒,當他們經歷哭了沒人抱、摔了沒人扶、冷了沒人蓋被子、被欺負了沒人幫、想爸媽了沒人理……他們僅僅依靠生物本能自我保護,凍得受不了自己拉被子,餓得受不了便大口吃飯,被人打得崩潰終於憤而反抗……這種獨立,是在無助和絕望中建立起來的,一方面會給他們帶來堅強,另一方面也會帶來怨恨和冷漠。

孩子大了,爸媽才後悔「全托」!這種錯誤,還有多少人在犯?

有一種說法,說「抱大的孩子會更快樂」,因為小嬰兒被抱抱、大孩子被擁抱時,他們的大腦會分泌「催產素」,給孩子帶來被信任被支持的感覺,這便是愛的感覺。2013年,加州大學心理學者經過研究發現,父母的關注和擁抱會改變孩子的大腦運作,能幫助孩子穩定情緒減少焦慮,讓孩子以更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相比之下,全托兒缺乏父母的關注,也缺少父母的擁抱,感覺傷心孤獨時,只能抱著枕頭被子暗自落淚。難怪有人說,全托對幼齡孩子來說,相當於半個孤兒院。

那個曾經的全托兒,為何頻頻離家出走?

有一位老師,她也是一位媽媽,她跟我說:「如果十多年前有人能告訴我,如何正確地當父母就好了,現在孩子十多歲了,給孩子的傷害再也抹除不了……」

在她的兒子三歲時,她和丈夫對比了很多家幼兒園,最終給孩子選擇了一家幼兒園小學連讀的全托學校。當時他們還很開心,因為那家學校是國際學校,理念好,老師都是高學歷和外教。

孩子一開始被送到學校也很開心,後來沒多久,便聽說小男孩趁老師和保安不注意,自己揣著一家三口的合照、背著書包「逃出」學校,一邊走一邊哭著說「要找媽媽」,後來被老師找到帶回去了。有時周末接回家,小男孩便不願上學,把書本和書包都藏起來,他跟爺爺說「書包不見了就不用上學」;他還無數次哭著跟媽媽說,「如果晚上媽媽在學校就好了,這樣他就能抱著媽媽睡,老師說抱被子的孩子是膽小鬼……」當時她雖然覺得難受,但覺得孩子始終要獨立,卻從沒想過孩子還很小,更需要爸媽的愛。

後來,孩子上了初中便沒有全托。但是,孩子因為有一次被爸爸批評「不愛學習以後會當乞丐」,當天晚上就離家出走了。

孩子大了,爸媽才後悔「全托」!這種錯誤,還有多少人在犯?

沒開手機也沒到同學家,消失了3,4天後,才滿臉灰塵、渾身蚊子包回家。心疼的父母問孩子去哪了,孩子只是冷冷地說:「你們不是希望我當乞丐嗎?我就是到路邊睡了幾天……」讓父母震驚得無法形容。但是,故事還沒結束,每次父母說出稍微嚴厲的話,孩子就會離家出走……

後來媽媽從孩子的作文本里找到戳心的「答案」:「從幼兒園起,我就不屬於這個家,我屬於流浪……」讓夫妻倆流淚不止。

▲家庭中,其實不缺乏培養孩子獨立的機會

既然全托對幼齡孩子有害,那麼孩子多大年齡才適合全托?

有一個判斷標準是,當一個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已經初步搭建成功,有了基本正確的是非價值觀,孩子便可以全托。大部分孩子到了高中年齡,才符合這個標準。其中,幼兒園和小學是孩子安全感搭建的重要階段,初中是孩子是非對錯搭建的重要階段,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正確而及時的引導。

孩子大了,爸媽才後悔「全托」!這種錯誤,還有多少人在犯?

其實,孩子非全托並不意味著孩子無法獨立,在家庭養育中,有很多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機會。比如,父母從小鼓勵孩子自己吃飯穿衣、整理床鋪,稍大後鼓勵孩子為家人買菜做飯,或者為去哪裡遊玩出主意……懂得教育的父母,把孩子養在身邊,也能培養出獨立能力強的孩子。

所以,如果孩子還小,爸媽請別全托孩子!趁著孩子還願意膩著爸媽、心還柔軟的時候,種下幸福的種子,而不是冰冷和無助……

關鍵字:託兒所、全托幼兒園、親子關係、幼兒心理、家庭早教


幼兒說,一枚親子心理諮詢師,學習國外幼兒心理知識,分享科學、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