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空中拍「大片」的人

在空中拍「大片」的人

「這是2008年的、2009年的、2010年的、2011年的、2013年的……」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航空遙感中心工程師邱文對著顯示屏,熟練地說出每一張圖像的拍攝年份。

瀏覽一張遙感監測縮略圖可能只要幾秒鐘的時間,但對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航空遙感中心動態遙感監測團隊的成員來說,一張動態遙感監測圖像凝結了他們數月乃至數年的辛苦勞動。

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航空遙感中心的數名工程師再次回到四川開展工作。「已經十年了。今年(任務)預計持續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主要是對震區影像資料的獲取。」邱文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用震級記地名

上飛機前,團隊成員邱文正在為航拍設備連接電源

2008年5月14日,汶川地震發生後的第三天,邱文和其他團隊成員搭乘飛機來到了重慶,開始了震後動態遙感監測工作。

邱文回憶第一次趕赴災區時的情景:「當時腦子裡沒多想,就是趕快拍完,把任務完成。」在災區執行任務的二十多天里,航空遙感中心的兩架獎狀飛機每天累計飛行時間在十小時左右。

「汶川地震當時情況很緊急,沒有設置明確的航線,主要就是在空中尋找目標,包括鎖定震中方位、附近人口密集區、出現交通斷裂的主要橋樑。」邱文告訴記者,一般發生地震災害時,天氣條件「都不太好」,只能在雲層以下飛行監測,「哪裡沒有雲,我們就去哪裡,相對效率高一些」。

汶川地震後幾乎每一年,航空遙感中心的工程師們都要用一兩個月重返災區,對震後重建地區進行後續遙感監測。

「現在的遙感技術和當年相比一直在進步。」邱文說,「現在一些人能到達的地方可以使用無人機,小範圍地執行任務。另外,航拍影像的精度也在不斷提高。」

團隊頻繁進川執行任務,也經歷了數次地震。邱文表示,「汶川、玉樹、蘆山,這幾次地震我都趕上了」。他甚至養成了用地震等級記憶四川各個縣市的習慣,「有一年我們到當地執行任務,賓館老闆看見我們回來還開玩笑,說這次肯定又有事兒」。常年出入震區的邱文,能夠迅速辨認建築內的承重梁位置。他解釋道,「當你總到經常發生地震的地方,自然就會關注建築的抗震等級了。」

把鏡頭帶上天

2018年,在向有關部門提報飛行計劃獲批後,航空遙感中心團隊來到了四川廣漢執行任務。4月7日,在天氣條件允許、空管部門批准情況下,邱文與團隊另一名工程師吳亮提前登上飛機,為今年第一次飛行監測任務作準備。

能「上天」的相機長什麼樣?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個酷似巨型圖章的鏡頭和陀螺穩定平台、一台電腦主機大小的控制器和一塊iPad大小的屏幕。檢查各部分是否運行良好,是邱文和吳亮的「必修課」。

為讓定位信息更準確,團隊成員吳亮在起飛地點架設GPS

除了檢查機上設備,還需在地面作準備。吳亮熟練地拿出測繪儀器,走到停機坪附近的一塊草地上架設GPS基站。「飛機上航測相機的GPS和地面基站的GPS兩個數據聯合起來,做一個差分處理,這樣定位信息就會更精確。」吳亮幽默地表示,自己平時遙感航拍圖像看習慣了,還會覺得自己用手機拍出來的照片「精度太低」。

回憶起2008年,吳亮表示當時「非常緊張」,「有一種措手不及的感覺」。吳亮告訴記者,自己第一年參加工作就跟隨團隊來到四川,參與了在成都架設基站的任務。今年重回四川,自己和邱文已是一對飛機上的「老搭檔」。

動態遙感監測任務需要根據地面影像解析度設置飛行高度,在非密閉艙飛行高度超過3000米時,人就可能產生缺氧、暈機、嘔吐等癥狀。「這次飛行高度在2100米左右,雖然飛機是非密閉艙,但還可以忍受。」吳亮說。

四個小時的航拍任務完成,飛機伴著夕陽緩緩下落。但團隊的工作並未結束,將現場設備清點裝車後,邱文等一行四人立刻趕回賓館,將此次飛行任務的數據備份到電腦上。

用遙感技術守護震區

吳亮告訴記者,從事遙感測繪工作多年,「自己對這個行業仍然很感興趣」,除了操作儀器帶來的成就感外,「看到一張張遙感圖像能給大家帶來幫助,成就感也很大」。

「我們的圖像和一般小相機拍出來的不太一樣,我們的範圍很大,拍出來的是幾百個平方公里的影像,數據量要比一般小相機拍得大得多。」吳亮說。

團隊在這十年間多次入川,航空遙感中心運行管理部工程師張占傑告訴記者,看著一年年的震區遙感影像,自己也感觸非常深。

團隊成員邱文與張占傑在汶川地震十年後回到當時的災區(現為漢旺地震遺址公園)

「看遙感影像可以發現,當年的震區從廢墟逐漸變成村莊和樓房,道路交通、河流也在一年年恢復,我們通過遙感影像見證了震區這十年來的變化。2008年地震剛發生的時候,人心惶惶,我感覺如今當地人民對生活的信心的確在漸漸恢復,他們的熱情友善讓我印象很深。」張占傑說。

災後重建的十年間,航空遙感中心也在逐漸成長。張占傑表示,遙感技術設備更新換代速度很快,「我們需要邊干邊學」,「通用航空遙感飛行這一塊,也越來越規範」。

「2008年我們到汶川執行任務的時候,有些設備甚至飛機,還是借的。當時和其他院所一起參與救援任務的一共五六十人,現在航空遙感中心在編職工已經有四十多名了。」

有著二十多年工作經驗的張占傑,不知何時形成了一種「職業病」——不管有沒有飛行任務,都會抬頭看天,他說:「今天天氣條件好不好,和能不能飛行、航線能不能依照計划走有很大關聯。」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作者本報實習生任芳言、見習記者高雅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遙感地球所 的精彩文章:

TAG:中科院遙感地球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