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是因,如是果;因中有果,果中有因!

如是因,如是果;因中有果,果中有因!

念佛一法是「至圓至頓」,就是圓教,也即頓悟法門。這我可是深有體會,因我講經講了20多年,講了那麼多大部頭的經典,在得了病以後反問自己怕不怕生病?怕不怕死?依然怕生病,依然怕死。當然比起一般俗人來講,因為我們明白了生死的道理,我們的恐懼心和憂愁心,要少得多!那就是說學比不學強,修比不修強,大家要記住這個道理。

「複次凈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再則說,凈心的法要,縱然把任何法要講得口吐蓮花,都不如念佛,還是落在「念佛」上面。為什麼這樣講呢?「一念相應一念佛」,就往前多走了一步!只要念佛,就和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和佛的境界相應。

眾生的心和佛的心要相應。如果你能做到念念相應那不就是「念念佛」了嗎?手捧蓮花,口念彌陀,心裡憶念彌陀,當下你就是彌陀了。就像天上一樣,飄的雲彩、妄念是黑雲,凈念是白雲,黑雲遮蓋了慧光,只是在雲層的隙縫裡透出了一些光亮而已。

如果你念佛念得很真實,那你的煩惱、業障習氣很快就消滅了。徹悟大師為了講得更通俗,打了一個比喻「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清珠」就是寶珠,它能把渾濁的水變成清水。清珠喻指念佛的念頭,念佛清凈的念頭像寶珠一樣投入濁水裡頭,這個濁水慢慢就澄清了。濁水是眾生煩惱的心,念佛念得很真,功夫慢慢成熟的時候,這個心水慢慢地就清凈了。

「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果你的心很亂,制止這個亂心、除掉這個妄念的方法,就是一句佛號。因為人的心是一心不可二用,你有這個念佛的心,那個是非心和妄念,自然就被攝受住。「如此念佛,非凈心之要乎。」我們這樣念佛不就安心了嗎?我們的心體不就清凈了嗎?這不是法要,又是什麼?

我們要反觀自心,是不是我們對佛還有疑心呢?是不是我們的願力不足?還是我們的心體不夠廣大?亦或我們的心念不真、念心不切?口裡頭在念佛,心裡頭卻還有夾雜!念佛時間長了,自然功夫成熟。現世,這個色身端嚴如阿彌陀佛,人中尊貴,身無病苦,臨走的時候,心裡頭沒有牽掛,坦然地面對死亡。因為嚴持三皈五戒,加上精進念佛,至少生在三善道當中。即使不能帶業往生,至少人身不失,來世得了人身還能聽經聞法,參禪修道。如果你的願力很強,信心很堅決,道心很猛利,你就不要顧慮「能不能往生」,那個擔心是多餘的。

如是因,如是果;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如此修心,功不唐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頂禮慈悲佛菩薩 的精彩文章:

念佛與不念佛的區別!

TAG:頂禮慈悲佛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