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當了世界第二,中國想韜光養晦但人家給機會嗎?

當了世界第二,中國想韜光養晦但人家給機會嗎?

FinTech公開課

區塊鏈 大數據

人工智慧 AR/VR

文/瀚老鐵

2018年開局至今,政經領域發生諸多大事。

用一句話總結便是,村裡你最富,大家開始鬥地主。

中國很富,至少還有3萬億的外匯儲備,又是世界第二的經濟體量,還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模式。

可以很酥爽的誇讚一句,雖然人均有待提高,但總量上,中國不知不覺中已經成了地球村裡首富群體之一。

地主家有餘糧了,喜歡鬥地主的權貴們屌絲們自然坐不住了。

而中國一貫採取的辦法——花錢買平安,誰來訪華,就買單誰家的產品,用錢堵人家的嘴,維持外部友好合作的氛圍。

只是,到如今,這一招不見效了。

日前,美國政府將中國與俄羅斯列為「不穩定力量」,在貿易上持續給了組合拳。

過去30多年,中國之所以發展得比較順利,對外堅持「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方針是一個重要原因。

遺憾的是,當了世界老二,裝傻充愣自我韜光這套路,已經糊弄不了對方了。

一切文明的制度都需要成本來維繫,沒有不需要成本支撐的高維度文明。

那麼,成本誰來負擔?

當然是依靠經濟掠奪和技術壓制,從而獲得絕對定價權,想如何定價如何計價就如何定價如何計價。

如果這些立足世界的本錢被對手攻破壁壘,導致國家連低保和養老的基本福利體系都無法維繫,任何制度建設都是空中樓閣。

到了這地步,已經不是制度誰優誰劣之爭,而是生存立足之爭。

無怪乎美國當下之反彈反制如此激烈。

用瀚老鐵的話來說,美國尤其是美國的財團,對中國是又愛又恨。

愛的是,美國已然高度成熟,且市場容量不過4億人的消費,資本在那裡無力可施。相反,資本在東亞僅中國一地就有14億的人口紅利可開發縱橫,不去那裡投資擴張市場,難道留在美國發霉嘛?

恨的是,正因為中國體量大,一旦捅破技術壁壘,又有龐大的技術工人紅利,瞬間就有趕超的能力。人多力量大非妄言。任何工作流程畢竟都是拆分環節反覆摸索檢測實驗,高端人才多,流程成本天然就低。

之前,中興被美商務部制裁後,輿論四起,網民集體揶揄了地產立國、金融立國的一貫作派,鋼筋水泥銀元信貸基建狂潮不如小小一晶元。

旋即,剛被政策放寬要打造增量標杆的海南被全域限購。言下之意很清晰,以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為方向的海南,不要再搞炒樓花的老套路了。

眾所周知,海南樓市超半數都是由外地人托起的,旅遊客、養老客佔據了半壁江山。

海南樓市新政,直接把外地人拒之島外,樓市調控的力度不可謂不嚴厲。

「全域限購,全島樓市幾乎被冰凍。」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預判,接下來海南房地產開發、投資、銷售都將出現明顯下降。

同樣北邊雄安新區,也嚴禁大規模房地產開發,甚至明文提出,原則上不建高樓大廈。

這些舉動明了了未來城市發展不再單純依靠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

至於自由市場的論調,越自由莊家越橫行,尤其還是面對制定遊戲規則的莊家。

更別說國內十四億人人多資源少的現狀,不管制隔離物價和控制炒作泡沫,人多粥少下,自由之氛圍倒是讓莊家可以隨便囤貨炒貨,隨心所欲操控物價曲線爆炒爆跌。

昔日海南的地產泡沫實驗以及如今A股的自由實驗實驗,都充分證明了擊鼓傳花的逐利投機是不可能自動降溫的,必須通過強有力的管制規則來圈養投機的盲目性。

隨著貿易戰的持續深入,國外環境愈發變的不穩定。

國內的政策工具包也開始了微調,擴內需的提法再入23日政治局會議日程。

與2月24日會議相比,表述上出現變化,增加的內容主要在四方面:

一是持續擴大內需。

二是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支持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發展。

三是降低企業融資、用能和物流成本。

四是要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健康發展。

華泰策略認為需重點關注"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

華泰策略表示,「持續擴大內需」這一要求是2015年以來政治局會議上首次出現。「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這樣的表述更是首次出現。與去年底的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比,基調略有轉向,從「調結構為主」轉向「調結構與擴內需」並行,反映貿易衝突對經濟的壓力已顯現。

雖然政策基調有一定的轉變,但鑒於日本教訓中國不會採取重新大幅刺激基建和地產的舉措,更多地是通過減稅和推動技改來穩定製造業投資,以及釋放消費的潛力。

至於貨幣政策風向是否變?

之前央行的提法一直是穩健中性鬆緊適度。

當下,隨著外需今年的高度不確定性,披露的官方說法變成了「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注重引導預期,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保持宏觀經濟平穩運行」。

所以貨幣政策在微調,至於具體情況,恐怕要看接下去貿易戰如何收場,如果真的大範圍徵稅,外貿萎縮慘淡,那寬鬆預期自然強烈。

中泰證券李迅雷認為,擴大內需是當下必然選擇。2017年GDP增速為6.9%,其中,內需貢獻了6.3%,凈出口獻了0.6%。2018年一季度凈出口大幅度波動,對GDP的貢獻率較2017年底大幅度滑落。當前中美經貿摩擦擴大到全面貿易戰的可能性較低,但短期對關鍵領域的打擊,仍有可能對中國凈出口產生影響,外需存在波動加大的可能。在此背景下,擴大內需也成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必然抓手。

如是金融研究院管清友認為,中央現在不只關注銀行和樓市,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重視資本市場風險。專門提到「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健康發展」,點了五個市場的名字,這在之前從來沒有過。信貸是傳統的銀行風險,樓市是傳統的房地產風險,把股市、債市、匯市加進來是這幾年的是一個重要變化。主要是因為這幾個市場都暴露了大風險,2013年的錢荒和2016年的債災,2015年的股災,811之後外匯儲備蒸發一萬億,什麼市場一旦出現這樣的系統性風險,政策層是一定不會放過的。

附案例:

風高浪急,中國將如何立於不敗之地?

日本、東南亞、拉美危機當年是如何越演越烈的。

以20世紀80年之後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為例,其一,日元大幅升值影響了日本企業發展,大量工廠遷移海外,產業空心化嚴重;其二,日元升值提升日本投資海外的優勢,進一步加劇資本流出國內;其三,產業空心化下資本流入房地產市場,房地產泡沫嚴重,最終,日本房地產泡沫嚴重,日本出現「失去的二十年」。

以20世紀80年代拉美危機為例,其一,進口替代戰略,經濟競爭力喪失,疊加長期貿易逆差;其二,國內儲蓄率低,大幅舉債發展經濟,尤其以短期債務為主;其三,美國加息抑制通脹,拉美國家利息負擔加重、資本外流;其四,不恰當的經濟政策,以及石油危機等,拉美爆發惡性通貨通脹,最終,在經濟實力惡化嚴重、資產價格泡沫膨脹、大量債務堆積下,大量資本外逃引發了拉美外債危機。

以20世紀90年代泰國金融危機為例,其一,經常項目貿易持續逆差,國際收支面臨較高的風險;二是資本項目過早開放,短期外債大量堆積,企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結構性失衡;三是大量信貸及國外資金流入股市、房市,資產價格泡沫嚴重,最終,在國際對沖基金突擊泰銖下,泰國金融危機浮出水面。

通過上述三個案例,一國危機的爆發主要緣於三個方面:一是經濟實力的大幅衰減,二是資產價格泡沫的極度膨脹,三是資本大量外逃下的外債危機。

簡單總結就是,沒錢賺還拚命借債,過高估計本身發展潛力,最後被內外坐莊資本被迫大規模外逃留下一地雞毛滿地爛尾。

另外,最明顯的信號是,對外投資又縮緊了。24日,商務部網站貼出,商務部、人民銀行、國資委、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關於印發《對外投資備案(核准報告暫行辦法》的通知》。(文件內部發出時間是日期18年1月),明確對投資額等值3億美元以上的對外投資重點督查。

聲明:本文不代表FinTech前哨觀點,投資有風險,入市風險自擔。

FinTech熱搜榜

動畫連載

最新活動

一個彩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inTech前哨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公司密集註冊,2月份共55家公司名稱獲預先核准;一案件庭審中證人戴VR「重回」兇案現場 系全國首次
傳螞蟻金服將融資90億美元,或成全球最大獨角獸;大批原創作者轉向基於區塊鏈的媒體應用

TAG:FinTech前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