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千斤墜是這樣的,厲害了word哥……
【太極】中國最受歡迎的太極文化類公眾號
圖文| 網路
編輯 | 立夏
花間禪語
風月無古今
巫娜
00:00/04:34
太極拳與「千斤墜」
《水滸傳》第二十七回《母夜叉孟州道賣人肉武都頭十字坡遇張青》內有一節展示武松「千斤墜」功夫的文字令人拍案叫絕:武松把眼來虛閉緊了,撲地仰倒在凳邊。那婦人(孫二娘)笑道:「著了!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腳水!」便叫:「小二、小三,快出來!」只見裡面跳出兩個蠢漢來……扛抬武松。那裡扛得動,直挺挺在地下,卻似有千百斤重的。那婦人在一邊說道:「你這鳥男女,只會吃飯吃酒,全沒些用!直要老娘親自動手。這個鳥大漢,卻也會戲弄老娘。這等肥胖,好做黃牛肉賣。」那婦人一頭說,一面先脫去了綠紗衫兒,解下了紅絹裙子,赤膊便來把武松輕輕提將起來。武松就勢抱住那婦人,把兩隻手一拘拘將攏來,當胸前摟住,卻把兩隻腿望那婦人下半截只一挾,壓在婦人身上,那婦人殺豬也似叫將起來:「好漢饒我!」那裡敢掙扎。
武松的這手「千斤墜」功夫確實精彩。然而其不符合重力學原理也是顯而易見的,「千斤墜」功夫難以用現代科技來解讀。不過,自從2003年10月拜入太極名家祝大彤先生門下後,無數次體驗到師父的「千斤墜」功夫,讓人不得不相信「千斤墜」是客觀存在的。
1
抬不動的臂
人的一條手臂也就十幾斤重,絕無抬不動它的道理。可師父的手臂好像有千斤重! 2005年冬季,成都張勇前千里迢迢驅車來京拜師,祝老師演示了這手功夫:老人家坐於椅上,雙手側平伸,張勇前與另一位同來的同門各用雙手端住祝老師手臂,用盡全身力氣,想把老師從椅上抬起,只見老師輕鬆從容,笑容滿面,紋絲不動,直如粘在椅子上一樣。這樣的一個「見面禮」讓練拳幾十年有一身力氣的張勇前師兄嘆服不已。問為何會這樣?師父笑言:「放鬆,松到沒有力點。」
2
托不起的肘
師父的肘極為沉重,而且此沉重難以稱量。我們每個師兄弟都託過師父的肘,甚至有時是幾個人同時用力托肘,以體驗太極的神奇,無論我們用多大的力氣托,都不能使師父的肘向上移動半分。一次,師弟雷霆用肩膀扛住師父的肘想有所作為,不想不但自己的腰都無法挺直,而且胸口憋悶難受了半月有餘。問其中原因,師說:「平時練不練拳都要想著垂肘,把肘垂到地面,天長日久,自然沉重。」
3
掰不動的腕
師父的手腕極為空松圓活,然而又堅如鐵石,難以掰動,看似至為矛盾的身體現象完美結合在一起。某次,一身高大的德國人到祝師家拜訪,坐在沙發上相談甚歡,然後就在茶几上以掰腕來切磋,德國人的大手幾乎有把祝師的拳頭包住,他用儘力氣卻無法讓祝師的手腕有半分移動,然而等祝師笑著「空一空」時,德國人「啊」的一聲大喊,人整個兒蹦到了茶几上。還有一次,祝師到梅州講學,當地一位大力士「掰腕冠軍」前來切磋,祝師讓他先掰,他累得臉紅脖粗無功而返,而祝師僅僅以小指壓住其腕就讓他蹲下身體。祝師說:「鐵腕並非真如鐵板一塊,腕子鬆開了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腕子局部的松與身體整體的松都是必需的。局部技巧,要有中定勁,要接點不接面,打點不打面。」
4
推不轉的身
師父有「定身術」,無論站、坐,皆推之不動。祝師站於平地,任人推其胸、背、腰、胯、前膝、後腿彎,皆能紋絲不動,不管你用多大力氣,總覺你所推擊的祝師的身體處有如無底深淵,永遠也追不上,師父的身體似乎永遠在你手出力的前方。一次在師父家練拳,師父讓我「聽勁」:師父坐於圓凳之上,雙腳懸空,側伸右手,讓我全力推其右掌。我想這樣一推之下師父身體會有轉動吧,遂以弓步全力推擊,奇怪的是,師父不僅沒有絲毫轉動,甚至還可以用另一隻手拿筆寫字,好像我這徒弟不存在一樣。對此違背物理現象的事深感不解,祝師說:「接皮不接骨,我用皮兒接你的力。你好像使了很大力氣,實際你的力沒出來。」
祝師的太極功夫得自楊禹廷、汪永泉、吳圖南三位大師,身體鬆柔如水,松空如雲,以手觸其身體感到一片虛空;而同時,祝師的身體又處處表現得極為沉重,如銅牆鐵壁、如千斤重鎚;被師打出,有時如被一陣風吹送而出,輕鬆愉快;有時又力砸腳底彈地而出,驚心動魄。這可能就是拳譜上說的「無形無象,全體透空」的最高境界吧。
太極拳從楊露禪傳到京城開始,就被世人稱為「神拳」而廣為流行。其功夫有多種體現。楊澄甫有極妙語言論太極功:「純粹太極,其臂如棉裹鐵,柔軟沉重,推手之時可以分辨。其拿人之時,手極輕而人不能過。其放人之時,如脫彈丸,迅速乾脆,毫不受力……此乃真太極也。」從此段論述可概括太極功夫有兩個字:輕、重。輕是「手極輕而人不能過」,重是「如棉裹鐵,柔軟沉重」。
太極大師們手、肘、臂等處表現出的「重」,並非實際重量的增加,而是受者的切身感受。這就好比舉重,如果他只能舉起100公斤的量,那麼101公斤對了來說就是「沉重」,因為他的力量不足以舉起。在太極大師手下,你不管用幾十斤的力還是上百斤的力,你的力不能作用到他身上;你用力了,但力沒出來,你自然會感受到與你使用的力同等的「沉重」。
沉重是太極拳真功夫的體現。從拳理來探究「沉重」的來源有二:一是敷,二是化。太極宗師武禹襄的「四字秘訣」為敷、蓋、對、吞,其中「敷者,運氣於己身,敷布彼勁之上,使不得動也。」能「敷」,則能讓對方力量無所出,自然感到沉重。太極拳講「化勁」,通常太極拳師用網化、走化,而太極拳最高境界的化是「不動之化」,沒有任何外型的動作,而將來力盡數化凈,人雖用力,卻如無的放矢,繼續用力,仍是無所著落,也會覺得「沉重」。
要想練就「沉重」之太極真功,松空練拳為不二法門。祝大彤先生承楊禹廷傳北派吳式太極拳衣缽,創八十一式《自然太極拳》,以九松十要一虛靈為基本要求,減法行功,被動練拳,輕扶八方線,輕輕鬆鬆自自然然練拳,以退去力點、松功上身,進而達無形無象、全體透空境界。能如此,自然會輕靈與沉重並備,人也就真正成了太極拳人。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看完這篇就別再說練氣難了!
※生命有限,我們淡然地行走,感恩一切……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