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庸先生為什麼後來不寫書,決定封筆?

金庸先生為什麼後來不寫書,決定封筆?

我個人覺得因為他已經無法超越自己了。其實寫到《笑傲江湖》時就已經到達了一個無法逾越的巔峰了,但金庸隨後又創作出了一部具有顛覆性質的反武俠的武俠小說《鹿鼎記》來,這可以說是到了他的極致,也是到了整個武俠小說界的極致。

金庸寫出《鹿鼎記》這樣的,在武俠小說界屬於曠世奇作,在別人看來很奇怪,於金庸而言一點都不奇怪。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金庸筆下的主人公,早期的陳家洛、胡斐、袁承志和郭靖,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時候的俠基本恪守儒俠和墨俠之道,救民於水火,行俠仗義,言必信行必果,比較符合傳統的俠的形象。這種儒俠或是墨俠形象到郭靖而至頂峰,郭靖也是金庸筆下第一大俠。此後金庸筆鋒一轉,寫了一個與郭靖殊途同歸的俠,楊過。楊過雖然結局也是解襄陽之難,救國救民,但絕不是為國為民,而是為了郭靖郭襄。可見,楊過的俠的形象與郭靖亦有不同,更加追求自我的提升和自身的追求。

為了小龍女,楊過可以不顧禮法,為了報殺父之仇,楊過可以殺郭靖,這都是為自我而不是為天下的追求。這種俠已經不是傳統意義的俠。之後我們看,狄雲、石破天、虛竹、段譽等等,行俠仗義天下生民什麼的已經很少再出現,俠的形象和意義近乎消失,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大俠。

再到浪子令狐沖,幾乎已經違反了傳統下的性格和形象,放浪形骸,與楊過又有不同。最後到韋小寶我們很容易理解,金庸的俠客世界就是從大俠到小俠到無俠最後到韋小寶,反俠。

這是金庸對武俠小說理解的升華,那就是小說最深遠的意義是刻畫人物,是描寫人性,而不是那些不切實際的高高在上的大俠,真正的人都是狄雲、石破天這樣的平常人、普通人,只想一心一意過平常日子,並沒有行俠仗義的念頭,只不過造化弄人,練得一身本領而已。而人性的最深處,還是韋小寶這樣的見風使舵,落井下石,腳底抹油,油腔滑調,這才是真實的人性,真實的人生,這樣的小說才有永恆的意義。

金庸本身很喜歡歷史,鹿鼎記「已經不像武俠小說,毋寧說是歷史小說」,金庸對歷史的全部思考幾乎都融入到了武俠小說中,最終寫成了這一部近乎歷史小說的《鹿鼎記》,其高度絕對是至今整個武俠界都難以望其項背的最高峰,對於歷史、民族、俠客、人性的種種思考,至今尚未有人能達到如此高度。恐怕當今大陸武俠界要出這樣一個人才,百年之內是難見了。

所以金庸一定會以《鹿鼎記》封筆,而不是《天龍八部》或是其他。《天龍八部》悲天憫人,寫人性之惡,人生之悲,人生之寬容,實在到了很高的高度,但金庸沒有寫完,還有民族、武林、廟堂,這都要在《鹿鼎記》中寫出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興亮不亮 的精彩文章:

一個良心風水師的自述
小豬佩奇為什麼這麼火?

TAG:劉興亮不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