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羽女單亞錦賽近四年僅一冠 何時才能迎來轉機?
體壇+特約記者逾暉報道
4月25日,2018羽毛球亞錦賽正式拉開戰幕。回顧過往四年的亞錦賽,我們會發現一個尷尬的事實:2014年以來,中國女單只有王儀涵在2016年奪得過一次冠軍,比起2007-2013年中國對亞錦賽女單金牌的壟斷,中國女單今天的整體實力,已經大不如前。
一直以來,中國女隊堅持的是女子打法男性化,強調身體素質和進攻。這樣的風格,在面對技術細膩的亞洲選手時,有著明顯的力量優勢,而面對身體強壯的歐洲選手時,亞洲選手又能夠在技術上佔得上風,於是就形成了我國的女單選手在亞洲與歐洲選手之間,形成了一種錯位優勢。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國羽毛球選手與教練之間的交流不斷加深,亞洲教練赴歐洲執教,將亞洲選手細膩的技術帶去了歐洲,而亞洲各國選手訓練方式的進步,也使得各國的女單迎來了一個百花齊放的時期。
日本隊在朴柱奉入主國家隊後,學到了韓國人打不死的防守技術,同時,根據日本選手身高不足的特點,日本隊逐漸確定了強調跑動與體能,力求通過相持拖垮對手的思路,並最終在奧原希望身上開花結果。而最近,身高相仿的山口茜世界排名也攀升到了第一。泰國的因達農,印度的辛杜與中國台灣的戴資穎,都有著超越「二王一李」那個時代的身體素質,新一代的中國女單選手,在面對她們時,無論是技戰術還是體能,都不佔優勢。
而在對手追趕我們的過程中,中國女單自身也出現了人才斷層。隨著王儀涵與王適嫻退役,1991-1995年生的這一批處在當打之年的女單選手,只剩下大傷初愈的李雪芮。本次參加亞錦賽的四名中國選手:何冰嬌,陳雨菲,陳曉欣,高昉潔,無一例外都是1996年以後出生的,還處在成長期。於是在這樣種情況下,中國女單這種錯位優勢開始逐漸縮小,直至現在被完全趕超。
中國女單失勢的局面,就目前來看,仍將持續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也許不會太長。2007年,王琳奪得世青賽女單冠軍,之後的9年里,中國的年輕選手們再未有人能觸及世青賽女單的金牌,直到2016年,陳雨菲才重奪久違的世青賽女單金牌,而陳曉欣與何冰嬌,也已經贏得過公開賽的冠軍。國羽的年輕一代女單們正在悄然成長,這一屆的亞錦賽,中國女單的表現還是值得關注。
※年齡真的只是數字?詹姆斯迎生涯進攻表現最好一周
※埃弗頓問卷定主帥去留?主席雖致歉大山姆難逃下課
TAG:體壇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