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歐洲的大航海時代

歐洲的大航海時代

歐洲歷史的地理大發現(英語:Age of Discovery;又名探索時代、海權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指從15世紀到17世紀時期。該時期內,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在這些遠洋探索中,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與此同時,歐洲湧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航海家,其中有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瓦斯科·達伽馬、斐迪南·麥哲倫與胡安·塞瓦斯蒂安·埃爾卡諾等。

在當時,遠洋航行意味著冒險,然而受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的雙重驅使,這些人所進行的探索極大地擴展了已知世界的範圍。伴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也開始出現。歐洲這個時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其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新航路的發現,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對除歐洲以外的國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影響則是複雜而矛盾的,除了物資交流外,因帶給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佔領,可說是一部大侵略史。

背景

這幅地圖的左上角為東地中海。阿拉伯半島位於伊朗和非洲中間,在它的兩側,自古以來便有著兩條天然的航道:分別是西側的紅海和東側的波斯灣。在新航路發現前,航船只能經由其中一條航道進入阿拉伯海,並在穿越印度洋後抵達東方。

探索時代的開始,是由於商業貿易上急迫需求的刺激。從陸路到達亞洲的路程十分遙遠,商隊必須穿越亞洲的多個地區;而當時歐洲同亞洲的貿易已被威尼斯和熱那亞等地的義大利商人壟斷。

作為陸上路線的絲綢之路,其貿易路線西起地中海東岸(主要有亞歷山大港、大馬士革與阿勒頗等城市)與黑海沿岸。從這些地方出發,經過裏海南部進入亞洲並穿過巴格達,分為幾條支路穿過內陸地區後再彙集於鹹海附近。在中亞的布哈拉,開始分路前往印度的德里與阿格拉。經過布哈拉,到達帕米爾北部的撒馬爾罕後,絲綢之路再次出現分支:往北通往阿拉木圖,往東穿越中亞,並沿崑崙山脈或天山山脈行進抵達中國城市西安。

穆斯林在大部分時期里都控制著通往東方的各條商路。亞歷山大、阿勒頗與大馬士革被稱為當時的「鐵幕」。只有在13世紀下半葉到14世紀,當成吉思汗家族的蒙古帝國極盛時,以馬可·波羅為代表的歐洲人才與「契丹」取得了聯繫。

隨著技術的進步,卡瑞克帆船與卡拉維爾帆船相繼在伊比利亞半島出現,遠洋探險成為了可能。這些融合了傳統阿拉伯船隻與傳統歐洲船隻特點的帆船,首次能離開風平浪靜的地中海,安全地航往大西洋的開放水域進行探索。

早期的陸路探索

中世紀晚期,有一系列的歐洲探險隊曾跨過歐亞大陸前往亞洲,他們是探索時代的先驅者。儘管統一了大半個歐亞大陸,將中國到中亞的商路悉數納入囊中的蒙古正對歐洲覬覦萬分;一部分歐洲人還是利用這個機會前往了東方。

在已有的史料中,有記載的第一名前往東方的旅客名叫柏郎嘉賓,他於1245年至1247年間到達了蒙古並返回歐洲。然而,馬可·波羅在1271年到1295年的旅行才是其中最知名的一次:他穿越了整個歐亞大陸,並抵達了大陸的最東面。後來,《馬可·波羅遊記》以故事的形式詳細地記錄了他的旅程,這本書在歐洲流傳甚廣。

這些旅行並沒有發揮立即的作用。實際上,蒙古帝國在不久後便以其擴張的速度瓦解了。前往東方的商路變得更加危險,更不容易穿越。14世紀的黑死病同樣牽制了東西方的旅行和貿易。此外,通往東方的陸上路線太長,且多被與歐洲作戰了多個世紀的伊斯蘭帝國控制,商隊幾乎無法維持有利可圖的貿易。隨著熱衷於侵略擴張的奧斯曼帝國的崛起,歐洲與亞洲的交流變得更加困難。

13世紀時蒙古帝國的版圖,地圖制於1923年。蒙古帝國是歷史上最遼闊的帝國之一,居住在其境內的人口大約佔當時全世界人口的一半。

葡萄牙的探索

在伊比利亞半島發展出卡拉維爾帆船後,歐洲人終於開始將目光瞄向神秘的東方。

探索東方的渴望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去尋找獲取香料的新航線,以取代受政治環境影響而隨時可能停止供應的陸地貿易。貨幣主義者則認為,開啟探索時代的主要原因是歐洲貴金屬的劇烈流失。歐洲經濟建立在金、銀貨幣的流通上,通貨的短缺會讓歐洲出現經濟蕭條。

葡萄牙與西班牙劃分勢力範圍

哥倫布首航艦隊旗艦聖瑪利亞號

征服的開始與發現美洲

1499年-1504年間,為西班牙國王效勞的義大利人阿美利哥·維斯普西考察了南美洲東北沿海地區,認為這裡不是印度,而是一塊新大陸。後人將這塊大陸以他的名字命名為亞美利加洲(America)。

在深入探索了美洲大陸後,西班牙發現了兩個大帝國:阿茲特克帝國與印加帝國,這兩個帝國面積的廣袤程度與人口的稠密程度都遠超歐洲任何一個國家。1510年時,瓦斯科·努涅斯·德巴爾沃亞在美洲大陸上建立起了第一個殖民城市聖瑪麗亞-拉安蒂瓜德爾達里恩。他後來還成為了第一位看見「大南海」(即太平洋)的歐洲人,這是繼馬可波羅東海後,歐洲人再次目睹太平洋。

資源富饒的美洲

在發現美洲之初,哥倫布與西班牙的其他探險家都對這次以經濟為目的的探索的成效感到失望:與非洲和亞洲不同,加勒比群島的居住者們並沒有黃金或者其他西班牙人覺得有價值的財物。但是,他們在玉米、木薯、棉花、花生、辣椒、菠蘿、甘薯與煙草等作物方面的產量卻十分龐大,而舊大陸對這些作物都一無所知。不久後,隨著更多的探索者來到這片大陸,歐洲人發現了這些新作物,並意識到了它們的商業價值可以讓西班牙人在歐洲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能與葡萄牙和義大利人從非洲與亞洲帶回的貨物競爭。在征服戰爭結束後,歐洲人的興趣依然集中於香料貿易方面。此外,他們還熱衷於探尋以金銀為主的貴金屬資源:貴金屬的積累使得歐洲在18世紀得以進入工業社會。

環球航行

然而,在歐洲最受歡迎的香料並沒有出現在這片新的大陸上,因此西班牙王室依然對東印度保持著極大的興趣。1519年,在荷南·科爾蒂斯在墨西哥登陸時,西班牙資助了葡萄牙航海家斐迪南·麥哲倫的探險。這次遠航的目的,是去尋找向西通往香料群島(亦稱東印度群島)的貿易路線,這可以讓西班牙在不違反《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的前提下通過香料貿易來獲取利潤。麥哲倫曾試圖向葡萄牙請求資助,但受條約限制的葡萄牙並沒有同意。於是就有了尋找海峽的麥哲倫航海之旅。1519年9月20日,在這個星期二的黎明,麥哲倫率領他的手下從桑盧卡爾-德巴拉梅達出發,開始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環球航行。

葡萄牙壟斷地位的衰落

隨著時間的過去,過於窄小的本土極大地限制了葡萄牙的擴張能力,令它無論在財政還是人力上都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此外,分布於全世界的葡萄牙要塞長期面臨著人力與裝備缺乏的處境。因此,葡萄牙無法與其他更加強大的勢力競爭,其殖民地與貿易註定要被他國蠶食,它在東方貿易中的壟斷地位已不再長久。

新興國家的競爭

曾為西班牙人工作的義大利航海家喬瓦尼·卡博托率領了法、荷、英三國派出的第一支探險船隊。受英國資助的卡博托率領他的船隊開啟了英法共同探索北美洲的時代。大部分西班牙人都忽視了遼闊的美洲大陸北部,認為那裡遍布游牧民族且未建立龐大帝國,較之中美更難以控制。卡博托、雅克·卡蒂亞和其他航海者希望在北方找到通往富庶東方的水道,建立起了最早的一批北美殖民地。

法、荷、英三國還在非洲與印度洋與葡萄牙展開了競爭。荷蘭、法國與英國的船隊活躍於這些地區,對葡萄牙的壟斷地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隨著貿易的展開,北歐三國的貿易份額一步步地上升,而葡西的則不斷下降。除了貿易競爭外,法、荷、英三國還在當地成立了自己的軍隊,在葡西舊殖民地的附近建立起了自己的新殖民地。此外,他們還帶頭對《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中西班牙一側的太平洋與北美洲未知之地進行了探索:荷蘭探險家威廉·揚松和阿貝爾·塔斯曼發現了澳大利亞的海岸,詹姆斯·庫克船長對太平洋沿岸進行了測繪,維他斯·白令發現了以他姓氏命名的白令海峽。

探索的結束與其影響

地理大發現時代結束於17世紀末。在15世紀中葉,人類知識總合中已知的陸地面積只佔全體陸地的2/5,航海區域亦只有全部海域的1/10;但到了17世紀末,人類知識總合中已知的陸地和海域都已達到全體的9/10。當然,遠洋探索依然繼續著。直到19世紀,歐洲人才開始探索北冰洋和南冰洋。

地理大發現對全世界,尤其是歐洲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響, 19世紀,西歐的法、英、荷三國開始活躍,他們主導了大西洋的經濟活動,其中一部分國家的影響力延續至今。

隨著遠洋探索的展開,跨洋的商業活動變得越來越頻繁,海外貿易累積的財富激發歐洲人在美洲和亞洲的殖民事業,促使資本主義與工業革命的發展,最終直接、間接地激發了帝國主義。此外,在歐洲社會結構方面,商人們先後取代了南歐與北歐的封建領主,成為社會中最具權勢的階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你不知道的歐洲信息網 的精彩文章:

歐洲也有金字塔?

TAG:你不知道的歐洲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