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圓頭到方腦數十年的變革
最近壓抑著很多思緒,決定寫一寫我軍的兩棲突擊裝備力量,畢竟其中有兩個很有趣的現象,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最早針對東南沿海某島,我們在90年代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上岸的主力是5對輪「59」式坦克。這款軍迷熟知的落後坦克在最開始服役的60年代可是世界一流水平,比起美英法等國主戰坦克毫不遜色,可以說當年仿自T-54的59式坦克讓我們陸軍裝甲力量第一次站到了世界先進行列。(重34噸,乘員4人,裝備一門100毫米坦克炮,可以吊打亞洲各國的85,90炮)
中國造小「59」——62式輕型坦克。和59外觀區別不大,外觀明顯識別是坦克炮炮管的抽煙裝置安裝位置(就炮管突然凸起那一截玩意,有安裝在中部,有安裝在尾部,有安裝在頭部位置的,各坦克炮安裝位置不一樣)適合南方水網區域,當然也適合水網密布的某島地形。(重21噸,乘員4人,裝備1門85毫米坦克炮,對越反擊戰大量使用,服役數量大約1300輛)
63式水陸兩棲坦克,海軍陸戰隊標配。仿自蘇聯PT-76坦克,重18.4噸,乘員4人,裝備一門85毫米坦克炮。路上最大速度65公里,水上速度大約10節/小時(1節等於1海里,1海里等於1.852公里)兩棲坦克比較重要的指標就是水上速度,63式採用內置螺旋槳噴水式,在剛服役的那個年代,性能也是世界頂尖水平。直到90年代末美帝研究AAAV先進兩棲突擊車水上最快速度才被刷新,可惜美帝步子跨大了,扯到蛋,下馬了。(水上速度大約是62式的3倍)
在63式水陸兩棲坦克平台的基礎上,我們又發展了好幾款變形車,比如工程搶修車,指揮車,人員輸送車等。總體來說,此時變形車族的77式水平處於世界中等水平,畢竟當時各大國沒有如我們一樣的跨海作戰心結。統一祖國,當時的部隊可不是喊喊而已,建立打造登陸場的任務都得交給陸戰隊的63,77車族來做,登陸場穩固以後,才是陸軍老大哥的59坦克上岸。
90年代中期某島危機以後,我們土法上馬了很多裝備,比如改進的63A(改自63式水陸兩棲坦克)63C(改自63式裝甲運兵車)等等。當時土法上馬的63A水陸兩棲坦克換裝了105毫米坦克炮,能有效應對登岸以後的M60及M48主戰坦克,而63C式則採用外置可調節式推進器,能大大增加我軍裝甲兵器的水中推進速度。(注意看車體尾部那玩意,是可以拆卸的)
轉眼幾十年,我們的裝甲力量從圓頭變成了方腦,性能更先進,火力更強大,並且領跑世界潮流(畢竟其他國家沒我們哪么迫切的跨海要求)下期小編開講04.05裝甲車系列。大家發現沒,62.63序號是連續的。04,05序號也是連續的,都是一款陸戰隊用,一款陸軍老大哥用,甚至還有空降版,我們的戰略投送能力,可不再是吳下阿蒙了。
本文轉載自:8090軍事獨家縱覽 作者:赤劍天涯
※小鋼炮噴鋼蛋兒,日本的「碎膝利器」長啥樣?
※小艦扛大炮!它們是俄羅斯海岸的最佳守護者
TAG:軍事編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