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在武漢大學宣布小米硬體利潤率永不超過5% 是耍猴還是耿直Boy?
今天,雷軍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武漢大學開了小米的發布會,發布會現場小米公布了6X等新品,快到尾聲時,雷軍還宣布了一個重要消息:小米董事會決議(注意!是董事會決議哦),小米產品的綜合凈利潤率絕不超過5%,(超過了怎麼辦?),超過的話,用合理方式返還給用戶。
讓我們一起來解讀下這句意味深長的重要宣言。
首先,雷軍發布這條信息的目的在於傳遞一個重要信息,即:小米要堅持走性價比路線,嚴格控制利潤率,絕對不店大欺客!
其次,從這段話的表述邏輯來看,看似很豪氣,其實還是非常謹慎的。
5%的利潤率,是有前置條件的:第一,只限於硬體產品;第二、指的是綜合凈利潤率。
那麼我們看一下,小米目前的產品線,絕大多數都是硬體產品,比如手機、電視、以及智能硬體設備。
這些硬體設備的賺錢效應,其實是非常有限的,以手機為例,實現賺錢的前提有兩個:品牌溢價和量產規模。
離開量產規模談賺錢,都是耍流氓,因為硬體產品的製作鏈條非常長,一部手機,背後的供應商少則幾百家,多則幾千家,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直接會造成巨大影像。
因此,行業內的人都知道,單純論硬體產品的賺錢效應,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這一點,外行人羅永浩在鎚子的發布會上也非常直白地說過:現在做手機都是交個朋友,做配件才是賺錢(貼膜、保護殼)。
有沒有既有規模又有品牌溢價的呢?有,全球只有Apple一家,它依靠強大的品牌溢價,在全球所有智能手機的利潤中,拿走了80%,而它僅僅佔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的8%。
對小米來說,硬體產品的量是有一定保障的,品牌也是有一定溢價的,因此,小米的產品,是可以靠規模實現盈利的。
但是能有多大利潤率呢?我們可以繼續看第二個前置條件綜合凈利潤率。
綜合凈利潤率,指的是一款產品拋除掉所有成本後的利潤情況(生產成本、銷售成本、售後成本),生產成本包括廠房、庫房建設和運營攤銷、原材料採購、工人工資、銷售成本包括線下渠道返利、賣場促銷支出、電商廣告、售後成本包括網點建設和維護、售後備件、呼叫中心運營等等。這些成本統統刨除後,一款手機正常的綜合成本,本來就低於5%。
按照銷售量來看,即時綜合成本低於5%,手機廠商還是可以掙錢的,只不過除了蘋果以外,大家都是薄利多銷罷了。
這一點上,樂視又是一個反面案例:
樂視的鏈條式崩盤,就是因為賈躍亭在樂視手機、和樂視電視上為了衝擊銷量,而強撐著硬體上的虧損來出貨,導致手機和電視,產生了巨大的經營性虧損,最終牽一髮而動全身,讓樂視系資金崩斷,現在每天在樂視門口討賬的,仍然為樂視手機的各種供應商。
因此,對雷軍來說,小米硬體的綜合凈利潤率低於5%,本來就是一個目前行業正常情況,不存在控制不控制的問題。除非小米可以將品牌打造的更高端,形成和Apple一樣的品牌溢價能力。
若不是這樣,雷軍相當於說一句沒有意義的話。
不過,我們還是希望,倘若小米有一日真的可以突破5%的綜合凈利潤率,雷軍還是能夠按照承諾,用合理的方式返還給消費者。
至於這個合理的方式是什麼?送會員?送網盤?送小硬體,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等到小米IPO成功變成公眾公司,這一條承諾就可以有實實在在的數據來監督執行了,對消費者和米粉來說,確實是一個很好的事情!
TAG:互聯網大雜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