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剛經大要第五課法義輔導

金剛經大要第五課法義輔導

金剛經大要

第五課2-02輔導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上能下弘大和尚!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願我們一起發殊勝的菩提心而學習!

阿彌陀佛,大家好!今天晚上,我們繼續學習《金剛經大要》第5課。

隨著咱們學習的深入,我忽然發現一個問題,就是說一些道理和義理,明明前面已經講過了,怎麼後面又提出來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疑問?

那麼對這個問題,我們應當這樣看:我們有各種煩惱,那就是病,師父講法,就是給我們開的藥方,所以我們不要說,怎麼又讓我吃藥?

而是首先應該問問,我的病好了沒有?假如您的病好了,煩惱徹底斷盡,那當然您不用再吃藥,不用再聽法;

但是假如您還有煩惱,病還是沒有好,那就有必要繼續聽法,有必要繼續吃藥。

當然,我們會根據前面講過的內容,把後面的道理有所詳略地總結分享給大家。而且,大家可以注意一下,雖然是講的同一個道理,但是是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背景下來講的。

也就是說,《金剛經》全篇都在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它把這個道理通過各種言辭譬喻讓我們好好領會,

至於我們聽了多少遍,那是不重要的,我們能夠融入自心並且指導人生、改變人生、提升人生、圓滿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們即使懂得了道理也不要驕傲,只要還沒有開悟證果,我們就有必要不間斷地聽,讓這種大智慧的道理反覆地熏自己這顆心,讓妄想心越來越少,清凈心越來越多。

否則的話,一放鬆,一不留神,我們有可能就會摔跟頭。假如您不相信,一會兒我就要給您講一個驕傲之下馬失前蹄的故事。

那麼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第4節課的內容。從上節課起,我們進入《金剛經》正文的學習,在佛陀搭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

然後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的這種日常生活中,我們剖析了四個方面的甚深內涵,第一是關於時間和空間的問題,從佛法的角度講,時間和空間都是假相;

第二個是關於世間和出世間的問題,出世間不離開世間,世間當體即空,就是出世間;

第三個是關於凡夫和聖者的問題,一切唯心造,是凡是聖,全在於自己當下這顆心;

第四個是關於利人和利己的問題,我們說一切福報都是利人而來的,三寶門中好修福,一文種下萬文收,舍一得萬報。

以上就是前面講的主要內容,下面我們開始進入第5課的學習,這一課我們也把它歸結為四個主題。

第一個主題,空與有的關係。空不妨礙有的顯現,有的當下就是空;道理雖然明白,行動切須謹慎!

那麼這個道理是在什麼情況下提出來的呢?我們首先來看經文:「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這裡,為什麼是長老須菩提出來請問佛陀?我們要注意!一切境界都是因緣果的呈現,一切事情都不是簡簡單單的發生,我們要透過對錶面現象的思維,來看到它背後隱藏的甚深涵義。

那麼師父在這個地方講到,長老須菩提在佛陀的座下是解空第一,他出來請問佛陀,是當機。當機的意思就是對機,對機就是正好的意思。

須菩提很明白甚深空性的道理,而佛陀所要講的也是甚深空性之理,所以須菩提叫當機。

須菩提長老的母親懷上他的時候,家裡的財寶都沒有了,而當他出生以後,財寶又出前了,所以須菩提也叫空生,也叫善現。

您看,須菩提長老可以說是帶著使命來這個世間的,他還沒有說話,只是從投抬到出生這個過程,就示現了「一切有相皆空、空不妨礙顯現有」的這個道理。

之所以他叫「解空第一」,意思是說他理解空性很正確,而不會錯解了空性。

正如師父所說的,「空性就在有的當下,有的當下就是空性,空性是有的本質,有是空性的顯現,所以空生就是善現,善現也就是空生。」大家聽了這段,是不是感覺很微妙?

其實細細思維可以發現,佛法就是如此甚深微妙,要不然開經偈中怎麼說?「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就是說佛法非常了不起,非常稀有可貴,你生生世世輪迴百千萬劫也難以遇到,遇到了是大因緣、大福報。

那麼空與有的關係,我們前面已經說了不少,聽起來好象也挺簡單的,也挺容易理解的,那麼明白是明白,關鍵是您做了沒有?做了多少?

假如明白了而不做,那麼法是法、你是你,還是兩張皮;假如做得還不夠,那就要精進努力用功夫,不要懈怠放逸,否則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放鬆了警惕,可能就要吃大虧了。

這個不是嚇唬人,真的會這樣的,下面,我就跟大家講講我們一個同修的真實經歷。

這位同修在一家單位工作,平時沒有什麼不良嗜好,自律意識也比較強,工作上也踏實肯干,可以算是單位的「頂樑柱」。

他很喜歡師父講的《金剛經》,也很喜歡禪法,他不只一次跟我說過,幾乎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來學習師父講的法了,也經常因此而法喜充滿。

有一次他跟我說,單位上空出一個職務,假如論資歷,是非他莫屬,假如論業務,那就不一定了。

當時他還開玩笑說,「其實咱看不上那個職務,但是假如不跟我說一下就給了別人,我還不樂意!」這位同修的意思是,他的資歷比較深,

他對那個職務也沒什麼興趣,但是假如說領導安排別人,他希望領導能提前跟他說一下,說白了,就是需要人家體現出對他的尊重來。

後來,這事不幸讓他給說中了,幾天後公布人事安排,還真沒有他。這位同修一下子生了氣,跑到領導那兒狠狠地發了頓脾氣。

待心情平復下來,他跟我說,「哎呀,真是慚愧!你說那麼多的名利咱都不在乎,怎麼就那麼在乎這點面子呢?

學了半天《金剛經》,修了半天禪法,不成想這個我執還是這麼重!」(大家是不是還在乎面子?)

其實,我對這位同修還算是比較了解的,學佛這幾年,應該說他已經放下了不少。

比如說,單位上所有的榮譽他從來就沒有爭過,即使應該給自己的,也都讓給了別人;

但凡有點「油水」可撈的事務,即使名正言順屬於他分管的工作,他也是堅決一丁點兒都不去沾染。

但是,雖然對名和利看得比較淡了,可是對面子上的事還是放不下,要不他很氣憤地說呢:「你領導再忙,打個電話的功夫總有吧?可是連聲招呼都不打,把我當成什麼了?」

這件事情的發生,對同修的震撼很大,也深深地觸動了我。你看,他的遭遇就好象是在現身說法:你不是覺得學得很懂、修得很好了嗎?你不是覺得挺了不起了嗎?

好,只要你還沒有徹底放下,還沒有放徹底,縱然那一點點的放不下,那一點點的牽掛,它就是你的障礙,它就像繩子一樣死死地綁住你,

一旦你放鬆了警惕,一旦你失去了正念的觀照,即使你飛得再高,它也會立馬把你拉下來,讓你狠狠地摔在地上,讓你痛苦不堪。

您看,我們日常生活就是考場,考得過考不過,對到境界的時候才看得出來,所以千萬不能大意。

師父也講過一個例子。一位老太太,平時念佛念得很好,臨終甚至都看到西方三聖來了,可是她的小孫子突然跑過來抱著她哭,說奶奶啊,你不能死啊,你死了誰跟我玩?

老太太一想,也是啊,我死了,誰管我這可愛的小孫子?她就不想想,她的孫子不是還有爸爸媽媽嗎?

父母管兒子乃是天經地義的啊。可是因為平時都是她帶孫子了,所以孫子這一哭一鬧,好了,她捨不得了。

可是壽命到了,你捨不得也得走啊,她倒也是走了,但是沒有跟西方三聖走,而是投生為鄰村的一個小姑娘。

等小姑娘慢慢長大,偶爾遇見她前世的孫子,兩個人一見鍾情,最後就嫁給了孫子,繼續侍候他、照顧他。

你看,就是這一念之間,往生她不要,解脫她不要,她願意繼續來世間輪迴,這不是顛倒嗎?

所以,我們平時就要注意訓練這顆心,要放徹底、徹底放,一旦有那種凡情俗見的牽掛起來,立馬快刀把它斬斷,不要婆婆媽媽、藕斷絲連。

因為生命這麼無常,誰知道自己大限什麼時候來臨啊?假如你平時不保持強烈的、堅固的正念,臨終的時候,四大分離的痛苦,加上神識昏昧的顛倒,你能有正念才怪!

所以我們不能拿生死來賭博,要把有限的生命用來做最有價值的事。最有價值的事是什麼?就是學佛、成佛;學佛、成佛最簡單、最快速的方法是什麼?那就是——放下!放下!再放下!

第二個主題,學佛的態度,應該是越學佛越謙虛。謙虛體現在哪裡?我們可以從面對上師的態度上來進行衡量,我們要視師如佛。

為什麼要講這個問題?也是因為須菩提長老在給我們示現,他在教給我們怎麼樣做師父的弟子。

須菩提長老已經是證悟空性的聖者,他是大阿羅漢,有的經上說他是文殊菩薩的化身,那麼他出來請教佛陀的時候是怎麼做的?

他從座位上起來,「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你看,他是用當時印度最高的禮儀來面對佛陀的。

那麼針對此,師父說,「一個沒有我的人,沒有我執煩惱的人,是完全可以做到最謙虛最恭敬地來禮敬佛陀、請教佛陀的,而正因為他的無我,所以他這麼恭敬。」

聽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佛陀那麼完美、那麼圓滿,當然要對佛陀這麼虔誠恭敬了。那麼在這裡我想跟大家說的是,既然您如此對待佛陀,那麼您就應該如此對待您的上師(善知識)。

您看,佛陀在世的時候,佛陀是須菩提的老師,須菩提對老師如此恭敬,那麼佛陀滅度以後,對於給您傳播佛法的老師(善知識),您也要像對待佛陀一樣地恭敬老師。

為什麼要這樣?這不僅是為人弟子者應有的知恩報恩的態度,而且更是來自於佛陀他老人家的教導。

據《阿含經》記載,在佛陀時代,有一天,阿難對佛陀說:「世尊,以我的切身體會,梵行成就,

有一半歸功於善知識的引導指點。」佛陀回答道:「不,阿難,梵行成就,全部歸功於善知識的引導指點。」

梵行指的是清凈的修行,我們清凈修行的一切成就,全部來自於善知識。這是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就教導過的,

當時佛陀面對阿難的教導,其實也就是對於後世的我們乃至未來際所有眾生的教導。

佛陀告訴我們,善知識是指導我們走向無上佛道的老師,我們如何恭敬佛陀,就應該如何恭敬老師,也就是要視師如佛。

可能有人會說,視師如佛?我明明看到師父跟我一樣,也是五蘊之身啊,我為什麼要把師父看成是佛陀?

請大家注意!我們說要視師如佛,並不是什麼過份的要求,它依然是來自佛陀的教導。因為佛陀在許多經典中都曾開示,末法時期,佛陀將現師長相住世而度化眾生。

在《父子相會經》中,不空成就菩薩問佛陀說:「若佛涅槃,恐無人教化?」佛言:「我涅槃後,當化阿闍黎,而利諸有情。」您看,這不是佛陀金口宣說嗎?

他說我大般涅槃以後,會化作阿闍黎(也就是上師、善知識)的身份,來教化利樂有情眾生。所以,善知識乃是三世諸佛的化身,是三寶一切功德的總集,你不視師如佛還行啊?

再退一步講,即使我們還沒有看到過佛陀這段教導,那麼我們通過思維也能明白:佛陀已經大般涅槃,那麼是誰在給我們傳播佛法?善知識!

誰在我們學佛修行的路上,一刻不曾舍離地關注著我們,手把手地拉著、扶著我們走?善知識!

當我們走偏了,及時把我們拽回來的;當我們摔倒了,及時把我們扶起來的;當我們疲累了,及時鼓勵激勵我們的;當我們驕傲了,及時提醒呵斥我們的,都是誰?善知識!

所以毫不為過的說,我們法身慧命的誕生和成長,完全來自善知識、完全依靠善知識。我們的肉身父母誕生了我們一期的生命,可是善知識是我們生生世世智慧功德的來源。

善知識對我們的呵護之恩,甚至我們的肉身父母都比不上。不是嗎?肉身的父母愛護我們,可能他們還有點私心,比如說對我們成才爭光的希望,對養老送終的希望等等;

可是善知識呢,當他需要的時候,你不在身邊,善知識怪罪過你嗎?當他生病的時候,你沒有問候,他生過你氣嗎?善知識的衣食住行,你不做供養,他低看過你嗎?

在善知識眼裡,國王和乞丐是平等的,富貴和貧賤是平等的,誰來向善知識請教,他都一律平等對待,如此博大無私的愛,世間的父母能做得到嗎?

在《華嚴經》上有這麼一段:「善財童子如是隨念痛哭流涕:『諸善知識,是於一切惡趣之中救護於我,令善通達法平等性,開示安穩、不安穩道,

以普賢行而為教授,指示能往一切智城所有之道,護送往赴一切智處,正令趣入法界大海,開示三世所知法海,顯示聖眾妙曼陀羅。善知識者,長我一切白凈善法。"」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大家都很熟悉了,當念到善知識的恩德時,善財童子痛哭流涕。

他說:善知識在一切惡趣中拯救了我,讓我明白佛法,告訴我什麼是平安的路、什麼是危險的路;

善知識以普賢菩薩一般的廣大行持,時時關注我、指引我、護送我,令我的善法始終增長,令我終不舍離光明的菩提大道。

您看,善財童子不也是在給我們示現嗎?不也是在給我們現身說法嗎?

甚至在宗喀巴大師造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上說,在我們一生中,父母和佛陀的恩德極大,但相比之下,上師的恩德更加深重

為什麼呢?因為父母只給予了我們今生的肉身,他們養育我們長大,他們對我們的恩是一生一世的;

可是善知識卻出生並養育了我們的法身,善知識能令我們究竟解脫、永出輪迴,這種恩德是生生世世、盡未來際的,所以善知識的恩德要超過父母。

那麼在佛陀大般涅槃以後,我們不能親耳聆聽佛陀說法,也不能親眼見到佛陀的容顏,可是善知識我們不僅可以面見,

他還可以隨時為我們傳法,隨時為我們解迷開悟,因此善知識的恩德要大於佛陀的恩德。

大家想想,是不是這麼回事?我們不妨仔細反省一下,善知識對我們如此相待,可是我們又是如何面對善知識?我們視師如佛了嗎?我們依教奉行了嗎?我們做得是不是到位呢?

當然,我們視師如佛的前提,是這位師父是真正的善知識,是我們經過幾個月乃至幾年的考察,

確信無疑之後才能視師如佛,而不是隨隨便便地找一個,或者聽人家說那位師父怎麼怎麼好,然後你就盲目地去跟。

宗喀巴大師說:「於具德前乃可施行,任於誰前不能隨便授其鼻肉。」意思是,你要跟著真正的善知識走,而不要把鼻子隨便給一個人牽著走。

那麼什麼是具德善知識呢?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上講了善知識要具備十德,也就是要具足十種德行才能稱為善知識。這個師父都講過,我們不再複述。

那麼這裡我們就須菩提長老請問佛陀這個機緣,特別提醒大家要視師如佛,因為這是我們為人弟子者本來就應該做的,

你不做或者做不好,輕視甚至誹謗上師,那就是造罪業,造了罪業下地獄出不來,更何談解脫?

好,接著我們要進入今天探討的第三個主題:為什麼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為什麼提出這個主話?我們看,須菩提長老用當時印度最高的禮儀,如此恭敬地請問佛陀什麼呢?他說:「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成佛,發成佛度眾生的心也就是發菩提心。須菩提長老出場,請教佛陀的問題是,發菩提的心應該怎麼做?

請大家注意!他問的是發菩提度眾生應該怎麼做,而沒有問自我解脫的人應該怎麼做?他為什麼要這樣?

因為《金剛經》是大乘經典,直接講怎麼成佛度眾生的,所以須菩提長老替發大乘心的弟子們請教佛陀。

那麼這裡我們首先要明白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發大乘心?也就是為什麼要發成佛度眾生的心,而不是發自我解脫的心?我們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面來闡述一下。

首先看,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上有這麼一段:

「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

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什麼意思呢?佛陀在這裡做了個比喻,他說:在曠野中有一棵大樹,大樹下面長了很多根,只有給這棵大樹的根澆足了水,大樹才能夠開花,最後才能結果。

那麼,這棵大樹的根就像眾生,而大樹的花和果就像菩薩和佛,水就像諸佛菩薩的大悲心,諸佛菩薩只有用大悲心,

給眾生這個根澆足了水,才能成就自身的功德圓滿。這個比喻非常形象,大家聽得懂嗎?

這個比喻也就是說,你度人表面上看是在利益別人,而歸根結底是利益了自己。

師父在《金剛經大要》中也說了,度人實際上是圓滿通達我們的自性,因為我們與眾生本來就是一體的,這和《普賢行願品》上所說的比喻是完全一致的。

您看,佛陀把眾生比喻為樹根,把諸佛菩薩比喻為花果,想一想,那樹根和花果還不是一棵樹嗎?

你只有讓樹根喝足了水,這棵樹才能成長、開花、結果,同樣的道理,你只有用大悲心廣大無邊地饒益一切有情眾生,也才能夠成就自身的功德圓滿。

這是從正面說,我們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下面從反面說,不發菩提心、不行菩薩道有什麼過失?

在《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中有這樣一段,當佛陀準備宣說《妙法蓮華經》的時候:

「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在靈鷲山的法華會上,佛陀本來要開始講怎麼成佛的一乘之道了,可是五千位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卻從座位上起來,向佛頂了個禮,然後就走了。

為什麼他們走就走,佛陀沒有說話,也沒有制止他們?因為他們這些人罪根深重,都是增上慢人,他們沒有真開悟反而以為已經開悟,

沒有真得道反而以為已經得道,他們以為已經夠了,不用再聽了。佛陀知道他們在這裡也不適合聽,所以就不制止。

可是他們既然退席,那就沒有緣分聽大乘經典啊,既然聽不到大乘經典,他就不懂得發成佛度眾生的菩提心。

佛陀將這類人怎麼說?「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這就是很嚴重的過失啊!

還有人說,佛陀將發小乘心的人視為「焦芽敗種」,我查了一下資料,雖然找不到經典的出處,但是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你想啊,種子糊了焦了,就不可能再發芽了,不發芽怎麼可能再開花、結果?那麼我們不發大乘度眾生的,怎麼有可能成佛?

我們看到,古代有的將小乘解脫道的聖者說成是「自了漢」,也就是批評他們光想著自己解脫生死,而不是積極地度眾生。

這裡我們注意一個問題,「自了漢」並不是「自私漢」,「自了漢」就是自己了了生死,他已經完全斷盡煩惱,只是他從修行的發心上沒有發那麼大的心而已;

而「自私漢」還完全是貪嗔痴煩惱一大堆、業障深重的凡夫而已。所以我們沒有理由看不起「自了漢」,因為我們連生死都沒有了,你看不起人家什麼?

而且,解脫道的聖者已經證得了解脫,他們假如再發回小向大的心,那成就最高無上的佛道就不難了呀。

在《妙法蓮華經》上有一個「化城喻品」,說在五由由旬的地方有一個寶藏,可是去那個地方非常兇險,這時候,有一個大智慧的人願意帶領大家前往尋寶。

可是走到三百由旬的時候,這幫人都累了,不想再走了。這個大智慧的人就用神通化現了一座大城,告訴大家說,前面不遠就是,咱們都進入城中,住喝住行應有盡有。

大家都歡歡喜喜地進入了大城,休息好了之後,這個大智慧的人又告訴大家說,這座大城其實是我化現的,真正的寶藏還在前面,但是已經不遠,大家再繼續努力就要到了。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說,佛陀成佛以後,七處九會演說《大方廣佛華嚴經》,可是眾生都聽不懂,只有法身大士明白。

佛陀一看不行,只好隱大說小,從苦集滅道四聖諦開始講起,四十九年演說了五乘佛法三士道,那麼最後看眾生根機成熟,再在靈山演說會三乘歸一乘的《妙法蓮華經》,引導大家悟入成佛的境界。

說到這裡,我忽然想到,我們雖然沒有生在佛陀的時代,但是比起那時候跟隨佛陀在一起的修行者,我們有更殊勝、更方便的地方,是什麼呢?

就是說,我們是在師父的教導下,通過學習經典,從一開始修行,就明白了成佛的整個過程,因為我們一開始就明白要發大乘度眾生的心;

而那個時代的人們呢,他們是在佛陀的引導下,一點一點、一步一步趣入大乘的發心的。

這就好象去北京的路,古代的人去北京,他得在嚮導的帶領下,一站一站地走過去,當到達北京的時候,嚮導告訴他,這就是我們祖國的首都,你現在到了祖國的心臟了,高興吧?

而我們現在呢,我們剛開始啟程就知道,我們要去的地方是北京,我們最終的目的地,就是要到達那個神聖莊嚴的地方,我們的目標非常明確。

這是我們與古代人的不同之處,所以我們雖然沒有生在佛陀的時代,但我們還是比較幸運的。

那麼在這裡師父講了,菩提心有兩種,一個是世俗諦菩提心,一個是勝義諦菩提心。世俗諦菩提心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發起菩提心叫願菩提心,行菩薩道叫行菩提心。

願行菩提心叫做世俗諦菩提心,透過世俗諦菩提心的願行,最後證入了真如,這叫勝義諦菩提心,勝義諦菩提心就是佛心。這個我們要了解清楚。

下面進入今晚第四個主題的學習:佛陀示現,如何降伏其心。

我們看,前面須菩提長老請問佛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如何降伏其心?那麼佛陀怎麼回答?

佛陀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有人發了成佛度眾生的心,應該這樣安住他的心,應該這樣降伏他的心。

我們乍一聽,可能有些迷糊,佛陀到底什麼意思?好象也沒有說怎麼安住心、怎麼降伏心啊?

佛陀雖然沒有說得那麼明確,但是佛陀已經都做出來了,已經都用身體行為告訴我們了,是什麼呢?

就是我們一開始提到的,到了吃飯的時候,佛陀搭上衣,托起缽,然後走到舍衛大城,挨家挨戶乞食,回來之後吃飯,然後洗腳,再敷上座具,等等,佛陀告訴我們就是這樣。

你說,這不就是日常生活嗎?這個和我們不一樣嗎?不一樣!那麼怎麼不一樣呢?師父在這個地方做了非常明晰透徹的闡述,

因為講得太細緻深入全面了,我想還是給大家讀一讀,大家加深一遍印象。師父是這樣說的:

「搭衣的時候,明明白白地搭衣,不要煩惱地搭衣;托缽的時候,明明白白地托缽,不要貪嗔痴地托缽;

吃飯的時候,明明白白地吃飯,不要貪嗔痴地吃飯;洗腳的時候,好好地洗腳,不要打著妄想洗腳。不執著地、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搭衣、持缽、吃飯、洗腳、打坐,就這樣安住,

就這樣降伏其心。還有什麼嗎?沒有了。你會悟就完畢,下面不用講了,這就是大圓滿,一切本來圓滿。

一切有相都是空性,煩惱的顯現也是空性,放下就是。知道,放下,什麼都清楚,什麼都不執著,就這麼簡單。

佛陀以身示範,以他日常生活的示現來告訴你,就是這樣,什麼都明明白白,什麼都清清楚楚,什麼都不執著,該吃飯吃飯,該打坐打坐,該上課上課,該下課下課,二六時中如行雲流水,

什麼都不執著,什麼都不妨做,什麼都不妨做,什麼都不執著,這就是解脫。心怎麼安住?就是這樣安住,什麼都不執著就是安住,什麼都不掛礙就是降伏其心,這就是大圓滿,一切都圓滿,無所不圓滿。

你明白了以後,該怎麼念佛怎麼念佛,該怎麼持咒怎麼持咒,該怎麼上課怎麼上課,該怎麼敲鐘怎麼敲鐘,該怎麼吃飯怎麼吃飯,什麼都清楚,什麼都不執著,什麼都放下。本來明了,本來清楚,本來解脫,假如會的話,當下就會。」

聽到這裡,師兄們明白了吧?(明白的舉手!)好,大家都明白了,是因為師父講得明白。可是須菩提長老呢,他好象還是不太明白,假如明白的話,就沒有後面的提問了。

當然,他所謂的不明白,其實也是一種示現,他是在替我們真正不明白的這些人在繼續請問佛陀。您看他接著說什麼?「唯然世尊。願樂欲聞。」由此呢,開啟了《金剛經》的全篇。

那麼佛陀怎麼開示的呢?我們下節課接著學!我們今天就到這裡,不如法的地方,在上師和三寶面前懺悔,也請大家批評指正。阿彌陀佛!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金剛經大要第五課

課後題

第一個問題:學佛的態度應該是越學佛越謙虛,您做得如何?

第二個問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圓滿才成佛,您做得如何?

第三個問題:佛陀在日常生活中親身示現「應無所住而降伏其心」,您做得如何?

點擊

下面藍色文字查閱【禪修課程】往期法義輔導錄音:

金剛經大要第一課法義輔導錄音1-01

金剛經大要第二課法義輔導錄音1-02

金剛經大要第三課法義輔導錄音1-03

金剛經大要第四課法義輔導錄音2-01

更新繼續中...敬請關注......

來源:中國大華嚴禪寺

華嚴學社是立足網路平台,接引眾人學修佛法的一個空中道場;此學社是一個透由集體共學,改善個體生命狀態;秉承師長心愿,共建漢傳佛教修學體系的一個共修平台。


華嚴學社依照《正法明燈論》的修行思路,系統學習禪法和大小乘顯密教 ,實修實證佛陀的智慧教法,以行者寬廣的胸懷、精深的智慧,示現事業的成功、家庭的幸福,法宗般若,行在普賢、志歸華嚴。

學社宗旨:以徹悟佛心為宗旨,以證悟華嚴為保障,提倡學佛有利於事業發展,社會進步。以禪法為修行核心,達到出世入世圓融的目的。

能弘法師官方網:http://www.nenghong.org

迴向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中大道場 的精彩文章:

TAG:空中大道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