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既要重視課堂教學,也要注重環境熏陶
???
近日,全國學校美育工作會議暨第三批學校美育改革發展備忘錄簽署儀式在上海舉行,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出席會議並講話。他指出,教育具有壓服的「無美之教」、懾服的「小美之教」、說服的「大美之教」、收服的「優美之教」、心悅誠服的「美美之教」這五重境界,要消滅壓服、減少懾服、鼓勵說服、表彰收服、追求心悅誠服,美育是關鍵要素。
「美育」一詞是由德國詩人席勒所創,他寫的美育經典文獻《美育書簡》於20世紀初被引入中國,從而激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美育傳統,即以體驗的方式把外在的德性原則內化為個體內心的自發欲求,從而養成自覺自發的道德人格。美育既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操和心靈教育,陳部長所說的「消滅壓服、減少懾服、鼓勵說服、表彰收服、追求心悅誠服」,就是要求美育要在引導學生進行日常審美體驗時,關注學生道德人格的形成。
要實現美育的這一功能,單靠學校一二節的美術課和音樂課難以達到目的,需要創設美育的良好外部環境。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曾指出:「審美能力的提升,不是一堂課就能解決的問題,美育既要有課程與知識的講授,更要有環境與氛圍的營造,需要耳濡目染,需要潤物無聲。當一個正在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幼年階段就已經在公共美術館中上美術課,在大師經典畫作、在高雅音樂陪伴下長大,10年、20年之後,他自然能慢慢欣賞高層次的美,欣賞更為複雜更為細膩的美。」
美育的確不是一堂課就能解決問題的,課堂僅僅傳授一些有限的美育知識,而且也只是一些理性的知識。審美能力的提升,乃至美的創造能力的提高,需要有審美的眼睛以及長期的審美實踐,更需要有環境與氛圍的熏陶。甚至可以這樣說,一個沒有系統學過美育知識的人,如果具備了審美的眼睛、審美實踐和美的環境與氛圍,也可以在藝術方面取得較高的成就。歷史上有許多父子文學家、書法家,如蘇軾父子、王羲之父子等,在藝術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這是家庭教育和熏陶的結果。
然而可惜的是,目前很多農村中小學一堂美育課的問題尚沒有解決,更奢談美育環境與氛圍的營造。有的學校沒有專職美術、音樂教師,只能由語文、數學教師代勞,美術課上成「信手塗鴉課」,音樂課上成了「聽歌課」;有的學校乾脆把這兩門課程捨去,改上其他課程。至於按照國家標準應該配備的音樂教室、美術教室、書法教室等更是缺乏,因為配了也沒有人會使用。如此以來,許多孩子的藝術天賦從小就被抹殺了,整天埋頭於語文、數理化這些枯燥的文化課中。當他們走進大學校門或者參加工作後,面對美妙的音樂和意境高遠的書畫作品,就只能充當麻木的看客。
上好美育課,營造良好的美育環境和氛圍,是當前中小學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學校要配齊專職教師,配備必要的活動場所,保障美育教學的質量。陳寶生部長在會上還指出:「要以開齊開足課程為目標,優化存量,強化增量,有計劃、分步驟配齊專職美育教師,建立農村中小學校美育教師補充機制,強化教師教學能力建設,著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美育教師隊伍。」
同時,我們還要意識到,美育不僅僅是教育部門的事情,也是家庭和社會的責任。許多家庭已經關注到了這一點,當他們發現孩子在某一方面有藝術特長時,不惜重金讓孩子去上各種各樣的培訓班。這是好事,但不可相互攀比、走極端,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選擇,因為畢竟不是每一個孩子將來都能成為音樂家、畫家、書法家。社會也要為學校開展美育廣開方便之門,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經常組織學生到美術館、高校藝術館上課,讓學生親身聆聽大師的教誨,欣賞經典、高雅的藝術作品,使他們從小就接受藝術的熏陶。
美育進校園
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真正走進中小學課堂,在美育教材的開發上,上戲藝殿堂一直在努力,已經開發出國家級非遺《布袋木偶》(上、下冊)、及《繽紛國粹--京劇臉譜描畫》(全一冊)課程教材。通過課程的學習,充分引導學生認識、接觸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中華文化的同時,能夠具有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知識和能力。
美育進校園系列:《布袋木偶》
木偶藝術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布袋木偶是木偶藝術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通過新穎的互動形式,使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興趣,引領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激發想像力和創新意識,深入了解並對傳統文化有所傳承。
美育進校園系列:《繽紛國粹--京劇臉譜描畫》
中國戲劇歷史悠久,本套教材以京劇臉譜為載體,更好地延展學生對美術及國粹的學習興趣,力圖展現給兒童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教材以戲曲知識、小說故事和美術知識的結合加強教材的趣味性,以美術操作技巧和京劇人物臉譜描畫的結合強化教材本身的親和性。除教材以外,增加配套的描畫練習冊,使學生真正體會到京劇文化與美術學習是一種迷人的體驗過程。
本文評論部分轉自《蒲公英評論網》,轉載請標明出處
TAG:藝殿堂Yar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