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野蠻落後的叢林法則

野蠻落後的叢林法則

野蠻落後的「叢林法則」

連營候鼓

一、叢林法則的歷史傳承

在《物種起源》中,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論」的學說,其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被後世稱作「從林法則」。

實際上,叢林法則並非達爾文提出的。二千年四百前,古希臘哲學家安提西尼,闡述其哲學思想時,很少用枯燥的術語和高深的概念,而是運用大量動物寓言故事表述。

如:叢林里的動物們聚在一起討論,如何建立叢林新秩序。兔子搶先發言:「叢林里的動物應該一律平等,叢林里的事情應該大家一起討論,再根據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來決定。」兔子的發言得到了麋鹿、山羊、松鼠等許許多多小動物的熱烈支持。就在大伙兒鼓掌通過該決議時,獅子卻發言了,它亮出利爪大吼一聲:「我反對!」於是,小動物們紛紛驚恐四散,叢林又恢復了原有的秩序。安提西尼這則寓言,被西方人稱為最早提出的「叢林法則」。

叢林法則所描述的,主要是自然界不同種群之間的生存競爭,強者以實力稱霸,弱者沒有發言權,即使有發言權也被否決。達爾文指出,不同物種群中,更能適應環境的種群將保存下來,而不適應環境的種群將被自然淘汰。後來,人們把這條進化論法則稱為「叢林法則」。

二、叢林法則中的三大生存法則

叢林的動物種類異常繁多,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食草動物,一類是食肉動物。食肉動物處於食物鏈的頂端,食草動物處於中間。這兩種動物哪一種更安逸更舒適呢?顯然是食肉動物。

獅子一天當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休息,用於捕獵的時間很少,因為肉的營養豐富,熱量高,吃一頓能頂好幾天。而那些食草動物,特別是體型大一些的,則是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進食,否則就滿足不了身體的需要。可是,食草動物辛辛苦苦吃了半天,好不容易長了一點肉,最後弄不好還是成了獅子、獵豹的盤中餐。這就是叢林中最基本的一條生存法則:弱肉強食。

食肉動物之間還有另外一套規則,就是劃分勢力範圍。食肉動物依照體型的大小和在群體中的地位,來決定進食的順序。它們為爭奪勢力範圍,消滅潛在的對手,提升自己的地位,進而獲得優先進食的權力,常常會發生爭鬥,但這種爭鬥一般不會危及性命。獅子再強壯,它也不會去主動攻擊鬣狗,除非鬣狗對它產生了重大威脅。因為鬣狗也有利齒,它有自衛的能力,如果為了解決一頓午飯而冒受傷的危險,成本就太高了。因此食肉動物內部的競爭,包括種內部的爭奪,主要取決於它們對周圍環境的適應,以及對其他肉食動物的競爭優勢。否則,它們就會喪失生存的條件。這是叢林中另一個最基本的生存法則:適者生存。

某些低端的食肉動物(比如狼)喜歡集體行動,互相配合,共同對羊群發動襲擊。而同時,羊群也喜歡集體行動,共同配合來逃避狼群的進攻。雖然狼和羊是一種競爭關係,可羊群和狼群的內部卻是合作佔了上風,因為合作才能共贏。它們在競爭中尋求合作,在競爭中尋找自己的位置,在競爭中尋找一切可以成長的機會。這是叢林中的另一基本法則:合作精神。

我們是人,我們不能像野獸一樣殺戮!這個世界還需要儒家思想來拯救!

【上述內容借鑒百度百科】

三、中國古代的叢林法則

在《未來簡史》中,赫拉利分析「叢林法則」時聲稱:原始社會時期,在狩獵時,古人過度勇猛,容易葬身獅口。他們死掉以後,無法傳宗接代,基因無法保存下來。而過分謹慎的人,不敢單獨去打獵,因缺少食物,同樣容易餓死,從而使自身基因無法代代相傳。

過度勇猛死,過度柔弱也死,那麼,使基因傳遞下來的古人不就是「不偏不易」的中用之道,中庸之道?在《中庸丶行明章》中,孔子對中庸之道明確提出「智者過之,愚者不及。」「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在《中庸丶問強章》中明確提出「中立而不倚」。過者,不及,中立,這些都是奉中庸之道的具體表現。這與叢林法則的強者太剛易死,弱者太弱易死,保持中立或從眾易生存都是一樣的道理。

二千五百年前,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與安提西尼和達爾文相比,中庸思想和叢林法則本質是相同的,屬於換湯不換藥,說法不同,本質也是叢林法則。不過,孔子提出中庸思想比安提西尼率先一百年,比達爾文提出叢林法則早二千五百年,而且中庸思想比「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更人道,更容易廣泛接受,更符合社會發展和文明生態的創建。

《中庸》原文定義是:「喜怒衰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人的內心喜怒哀樂等情緒沒有產生時,稱之為中。產生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時,始終用「中」的狀態節制調劑,就是和。中的狀態,即內心不受任何情緒影響,從而保持平靜、安寧、祥和的狀態,是萬事萬物本來的真面目(基礎)。而始終保持和的狀態,不受情緒的影響和左右(自我控制情緒,不讓情緒失控,讓情緒在一個合理的度里變化),則是天下萬事萬物最高明的道理。奉守「喜怒哀樂」不易不偏,保持中和的狀態,以適應社會和時代的發展需要,這就是中庸思想。

四:大數據:當代的叢林法則

古代如果有電腦和網路,將打獵和奉行中庸思想的人,換算成資料庫處理,便是古代的大數據。稍微不同的是,古代數據採集者是嚴酷的大自然和人類社會,而當代的大數據採集者是網路平台或政府,所依靠的是電腦和網路等科技工具。

所謂的大數據,麥肯錫研究機構聲稱:一種規模大到在獲取、存儲、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傳統資料庫軟體工具能力範圍的數據集合,具有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和價值密度低四大特徵。

某些研究機構稱:「大數據」是新處理模式,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優化能力,以適應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簡而言之,大數據就是採集海量和高速的人類活動的數據,進行多樣化,低密度的分析處理,以獲取人類活動最真實有效的狀態和選擇,以促進生產、銷售、集團管理、社會治理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等。

其實,大數據的本質就是中庸思想和叢林法則在新時代、新科技條件下的變種。例如,當下上網的人有用電腦的,也有用手機的。根據不同用戶的習慣而產生的大數據,向用戶推薦不同的上網方式。再如淘寶購物,有人喜歡買日常生活用品,有人喜歡買書,有人喜歡買家電。根據用戶習慣產生的大數據,從而向不同用戶推薦不同的選擇,使不同的用戶均達到滿足。這就是不偏不易的中庸思想,也是叢林法則中的適者生存的法則。

五、叢林法則的本質

安提西尼和達爾文所奉行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都是將人類比喻成野獸、動物,以叢林中的野獸狩獵時展現出來的殘酷、血性的法則規範人類社會。但是,人類搖搖擺擺走出叢林,從學會製造工具和利用火開始,人類就擺脫了野蠻落後的獸性,難道現在再將人類驅回叢林,仍用畜生和野獸的法則規範人類?這難道不是文明演化的極大倒退?也難怪達爾文在晚年後悔發表《物種進化》這本書。

我們是人類,不是野獸,我們演化數百萬年,終於擺脫獸性,具備了人性,我們應當極力擺脫野蠻落後的獸性,奉行人道主義,發揮人的主動性,剋制自己的情緒波動,永遠奉行中庸思想以實現社會和諧。

1988年1月18日到21日,法國總統密特朗召集75位諾獎獲得者進行為期四天的會議。其中,瑞典物理學家漢內斯·阿爾文是1970年諾獎獲得者,在研究生涯即將結束時,他得出如下結論:人類要生存下去,必需回到二十五個世紀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大陸圖書館學者顧先生趁到澳洲時,查閱一九八八年一月二十四日的《坎培拉時報》,找到了「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二十五個世紀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這段文字的原始出處:「諾貝爾獎得主巴黎宣言: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在《歷史研究》中,湯因比也提出,世界如果不以奉行「和」的中華文明為引領者,世界的命運堪憂。

六、古典也流行

中庸思想不像某些人所說的屬於「出頭的櫞子先爛」,從而奉行犬儒主義,折中調和的狀態,而是「君子和而不流」,外圓內方,既堅持從眾心理、從眾趨勢,也堅持自己的內心個性。如同量子特質一樣,具有波粒二象性。

綜上所述,叢林法則具有野蠻落後的特點,而中庸思想小到不可破,大到無窮,都奉行這個規律。奉行中庸思想,理智地規範我們的行為,謹慎地攜手共同進步,向人類命運共同體靠攏,避免戰爭和對抗,實現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實現天下大同的目標而奮鬥。

【商品有價,思想無價。閱讀是種美德,打賞也是美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維度思想 的精彩文章:

「少說話,多做事」中有你不知道的源流及涵義

TAG:高維度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