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們的教育,辜負了這些「珍貴的年輕人」

我們的教育,辜負了這些「珍貴的年輕人」

1、風波再起

中國高校在四月接連遭遇的輿情危機,還未平息。

對於這一現象,人民日報評論發聲指出,「學校和學生不是對立關係」,學生工作應當「在真情實意中消解困惑,用對話交流化解矛盾」。

在這些事件屢屢發生後,不少人感嘆、讚美大學校園裡那些「珍貴的年輕人」——他們發現問題,揭露問題,並走在追問真相、追求公正的第一線。

這份「珍貴」,和前幾年被錢理群提出、被公眾廣泛討論的「精緻利己主義者」恰恰相反:他們眼中不只有自己,還有他人遭受的不公與苦痛。最重要的是,能知行合一,將正確的價值觀化為實踐。

儘管這樣的實踐免不了狠狠碰壁,既碰到不甚友好的態度,又碰到意味深長的同情。

但很多只能遠觀的人忍不住要為他們發出一聲讚許。讚許的原動力,就如哲學家康德有句名言所說,「世上唯有兩樣東西能震撼人心,一是頭頂浩瀚的星空,二是我們心中的崇高的道德準則」。

人心自有桿秤。

2、種子埋在大學之前

最近的高校風波也引發了人們另一個方向上的思考:讓這些「為眾人抱薪」的年輕人如此稀缺珍貴以至於被歌頌,問題根源出在哪兒?

這很容易轉化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大學裡不盛產有擔當、有責任感、有主人翁意識的青年?

然而,這口大鍋,單單高等教育可背不起。我們不妨把時間線往前推,向成人之前的那12年追問——

我們的教育,真的有把這樣的理想人格視為培養目標嗎?

形而上的、關於人的品格的教育,我們似乎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念思想品德課本了——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勤勞勇敢,等等。

可是如今回想起來會發現它的隱患所在:這些品德當然是好的,可是它被教授的最有效目的卻是用來約束傳統價值觀框架中的人

我們被教導在家裡如何如何,在學校如何如何,在集體中如何如何,但這些只在自己身上起作用。

當小孩子發現事情哪裡不對,想要質疑大人是否誠實,是否守信,是否正直?對不起,這不是你小孩子該管的事兒。

這種品德教育成功與否的評判標準,是一句「這孩子真聽話」——堪稱中國小孩小時候在精神層面能獲得的最大褒獎。

「聽話教育」重秩序、重服從的內涵深深滲透在我們受教育的初級階段。

就好比每個人小學都經歷過的,上面的領導來聽公開課。提問和回答問題是提前安排好的,雙手必須時刻保持放在膝蓋上。這種按部就班地演一場戲的記憶,和「不出格」是多麼重要的概念,留下的烙印比什麼都深。

秩序並沒有錯,關鍵是在這樣的教導過程中,「我」的缺失。

當我們被進行價值觀層面的教育,記憶中鮮少有老師耐心娓娓道來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人,這樣做會給我和他人帶來什麼。

被視為「好」的品格只是理所應當地塞進我們的記憶,我們接受的只有既定框架和結果,鮮少有教育者關心,「我」怎麼想,「我」怎麼理解。

缺乏「我」自覺的追問和探索,超出個人邊界的求知慾又被打壓,最終在我們的精神世界中率先建立起的關於「好」的認知,本質還是對更大秩序默認順從罷了。

說到這兒,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 的一條微博就十分耐人尋味。他認為,一個人的成長有三個階段,一開始只有「我」,後來看到了「你」,再後來發現還有「他」。

這裡所說的「他」,或許可以理解為魯迅所說的,與我有關的「無盡的遠方和無數的人們」。

但問題是如果我們連「我」都沒能出生,連自身的行為準則都沒有理解透徹而只是被動接受,又如何主動放寬視野去看到本應看不到的「他」?

3、混亂而平庸的大多數

上了中學後,中國孩子為了過高考這根獨木橋,受到的教育往往是實用至上的。

疲於升學的學生和老師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現狀:要吸納的只有知識而非觀點,腦子要做的只有記憶而非思考;除了考試會考的東西,其餘一切都沒有資格出現在中國學生的腦海里。

為了學習與考試的效率,中國學生在無形中還接受了這樣的價值觀:

正確答案只有一個,一切解讀以權威(老師/參考答案)為準,不要咬文嚼字白費口舌;

試卷上只有對與錯的兩極,沒有可以商量的中間地帶。

出自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學校》

這樣的教育和評判系統,在現有條件下滿足了「篩選」的效率,但同時也年復一年地在與知識和成績無關的層面上,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模式——

一是傾向於以權威為單一評判標準,並且以成為權威為目標,享受話語權碾壓的感覺;

二是一種非黑即白、二元對立的撕裂思維根深蒂固,看問題缺乏「磋商」的概念,觀點交鋒的終極目的就是消滅異己。

再加上我們的教育中,通識和邏輯不在考核之列。這些因素疊加起來,直接導致如今這個人聲鼎沸的互聯網中,許多人偏激無知的觀點暴露出自身的缺陷。

如今的公共場域中,連一次和平而有效的探討都變得越來越難,語文試卷上積累起的閱讀理解能力,在這裡往往並不起作用。明明是一起站在石頭面前的雞蛋,卻抓住彼此磕得頭破血流。

最關鍵的是,在這些思維的支配下,我們某些脆弱的共識被消磨浪費了多久?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此前新聞中一個叫劉文展的少年。他向教育局舉報學校違規收費補課,卻差點被學校勸退。

比起官僚的嘴臉,那些「諄諄教導」的大人同樣讓人心寒——

他們讚賞著這個孩子的勇氣,又惋惜著他的傻氣和不合時宜。

但是,被嘲笑為「傻」的,總是那些按規章辦事、想求個公道的人。而當人們說風涼話時卻忘了,他們眼中的風險,本來就是毫無爭議的「正確」。

這個社會的大多數卻默認了,連對與錯都要給不公正的潛規則讓路。

這「大多數」,正是我們正統教育流水線上的產物——只需要被打造成符合這個社會利字當頭、高速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就好,切莫節外生枝。

4、做正常「人」,是個幸運的偶然

所以,那些被視為「珍貴」的品質,是能從我們的多年寒窗苦讀系統中得來的嗎?恐怕很難。

而現在年輕人身上閃著的星星之火,很有可能是教育這一路上的反常規者最初埋下的火種。

有人有幸擁有開明的父母或祖輩,比起要次次考好成績,更喜歡教導「你要做一個細膩、有同理心的人」;

遇到一個愛扯閑篇、喜歡分享自己所思所想的歷史老師,對中學生來說也許就是一次難能可貴的啟發;

又或者是在現實生活中一次和「他者」真正的遭遇,親眼目睹了社會上一些怪狀,對一個年輕人能造成巨大的衝擊。

很多人認為教育的本質目的是讓我們的心靈擴大邊界、增加容量,能感知更大的世界。然而這個任務,往往不是在我們12年的課堂上完成的,怕是更多出於「離經叛道」的偶然。

所以,別再問為什麼我們的大學校園很難出現太多「那樣」的年輕人,因為從一開始,教育這件事就沒抱有這樣的目的。

這不是哪所中國大學獨有的悲哀,更是幾代人的迷茫。

此時再回想起文章開頭提到的那所大學,校刊曾在2014年刊發的新年獻詞,更是讓人感慨萬千——

「我們企盼這所校園能哺育出這樣一群學子:現實者不功利,理想者不空談,仁愛者不軟弱,剛直者不偏激。每個人都是盡責的公民,每個人都能堅守自己獨立的人格,每個人都能為他人的幸福拓展縱深。」

也許,無論現在身為學生與否,做個「人」都是我們將要摸索一生的課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從兵馬俑兩次受損,看國寶的海外歷險記
這裡無「仙丹」,這裡有「笨蛋」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