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卞成林:服務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是民族院校新的時代角色

卞成林:服務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是民族院校新的時代角色

新華網北京4月24日電「『一帶一路』倡議將民族院校帶到了對外開放的新前沿,以服務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為辦學宗旨的民族院校不可能置身之外。」廣西民族大學黨委書記卞成林最近在文章中表示,要根據民族院校自身的特色與優勢,服務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並讓這種服務成為民族院校新的時代角色。

基於院校特色與優勢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民族院校是我國高等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高等教育的主力軍,兼有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雙重屬性。卞成林認為,民族院校根據自身特色,重點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卞成林表示,民族院校在「一帶一路」建設的人才培養上具有三大優勢:一是師資力量和專業教學的優勢。民族院校大多在與其地緣相關的民族語言、文化、社會心理、歷史和宗教等專業領域具有較強的綜合研究能力。二是在生源獲取方面具有不可複製的優勢。三是在培養外國留學生上具有優勢。「民族院校培養的外國留學生,其中很多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夠直接服務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合作。」卞成林說。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族眾多,宗教信仰情況各異。卞成林認為,民族院校需要在民族學、宗教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基礎研究方面為「一帶一路」倡議提供智力支持。「中國民族地區與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深厚的淵源關係,使得民族院校具有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與優勢。」他說,中國的民族地區與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緣相親、地緣相連、文緣相融、商緣相通,民族院校很多與中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關的科研成果在某種程度上也適用於那些沿線國家,能間接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此外,卞成林表示,民族院校還可以通過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兩方面助推「一帶一路」建設。

從社會服務角度來說,他認為民族院校通過對民族政治生活和政治現象的研究,在服務國家民族工作、助力國家民族政策制定的同時,還可以透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治文化,助力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政策溝通,因為跨境民族之間文化上存在同質性或相似性。通過對民族經濟與民族文化的研究,為中國企業走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者吸引那些國家的企業前來中國提供諮詢服務,助力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設施聯通、貿易暢通和資金融通。

從文化傳承角度,「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與沿線各國的互聯互通,迫切需要文化軟實力的助推,文化軟實力能夠為國家帶來吸引力、感召力和親和力,還能提升國際影響力,特別有助於政策溝通和民心相通的達成。因此,他認為,民族院校作為傳承民族文化的紐帶,可以通過文化傳承創新不斷為國家累積文化軟實力。

民族院校應審時度勢準確定位未來發展

卞成林認為,面對大開放、大交流、大融合的時代,民族院校需要根據時代需求來定位發展方向,在立足民族性的基礎上,大力提升自身的國際性:

提升人才培養的國際化。卞成林認為,要通過夯實已成型的優勢學科基礎、加強跨學科人才的培養來提升人才培養的國際化。「『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將會面臨一些複雜、多元的問題,只有打破學科壁壘,加強不同學科及學生之間的交流,才能培養出既懂語言又懂業務的時代英才。」 卞成林說。此外,他談到,民族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特定的學科、科研、人才和資源優勢,與其他普通高校錯位發展,在已有的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基礎上,面向國內,擴大培養熟悉和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的、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複合型人才以及關鍵領域的專業人才。也可以充分利用其地域與民族特色,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熟悉和了解中國、能夠為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友好合作作出貢獻的留學生。

提升科學研究的國際化。「『一帶一路』建設的順利推進需要大量科研成果來解決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理論和現實問題。」他解釋說,就研究範圍而言,民族院校應該在已有的研究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研究特色與優勢,有針對性地將研究範圍擴大到沿線國家;就研究隊伍而言,民族院校必須進行國內外人力資源的整合,以問題為導向,整合相關研究領域國內外最強大的研究力量;就研究過程而言,國際問題研究更需要強調研究過程的國際性。

建設服務民族地區對外開放的新型智庫。「民族院校應根據自身特定的學科優勢、人才優勢、科研優勢、資源優勢等,建設好相應的特色智庫。」具體來說,他認為,民族院校的智庫建設要重視以下幾方面:緊密結合相關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水平;在紮實的民族和文化研究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能加強民族團結、推動「民心相通」的政策建議;加強信息研究和信息檔案建設能力;加強與外國有關智庫的交流,建立合作機制,提高國際影響力。

在開放中推進文化傳承創新。卞成林表示,有些民族院校有很好的經驗累積。他以廣西民族大學為例,因學校面向東盟,所以一方面強化東盟國家語種的教學,開設除菲律賓語之外東盟其他各國的語種專業,同時還不定期地舉辦各類東盟文化藝術節或中國-東盟文化交流活動,宣傳並推介多樣的東盟文化;一方面堅定文化自信,積極向東盟國家傳播中華優秀文化,不僅在東盟國家開辦多所孔子學院,每年向東盟國家輸送眾多漢語教師志願者,還特別重視面向外國留學生進行中國歷史與文化的教學。

卞成林認為,民族院校有其基本使命,其發展也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徵。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新格局下。民族院校需要審時度勢,準確定位,根據自身的特色與優勢,走出一條契合時代需求的發展道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朴槿惠一審被判24年:歷經354天 留下不光彩一筆
巴勒斯坦反對美國召集舉行加沙危機國際捐助會議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