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慧苑老叢水仙,是什麼模樣,有圖有真相!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再訪慧苑坑,是在一個多雲的午後。
春風和煦,背上行囊,放兩瓶水,一頂遮陽帽,一切從簡,踏上了熟悉的三坑兩澗。
古人有云: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一別慧苑坑數月,它,還是熟悉的模樣。
古時給土豪避難的古崖居,爬滿青苔的石頭小路,叮咚作響的山泉,背著竹筐的採茶女,藏匿於坑澗中的慧苑寺,滄桑的老叢水仙,以及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
若要說不同,那就是暮春時節的慧苑坑,變年輕了!
有了茶樹新芽的陪襯,更顯年輕態。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此次造訪慧苑坑,是帶著茶友們的期待來的。
茶友A先生,大半個月前就在後台躁動著:「麻花啊,去年那泡慧苑老叢水仙,真的太好喝了!今年的慧苑老叢水仙,什麼時間上市?」
Z先生說:「麻花,我來預定慧苑老叢水仙了,去年來晚了,手慢,買了最後兩泡茶,今年給我留半斤,說好了啊,不準給別人了。」
還有村姑陳,她悄悄告訴我:「今年挑選慧苑老叢水仙的重任,就交給你了!」
當然……是給她回了一個白眼,去年的老叢水仙,不就我挑的么。
罷了,誰讓我們都是愛茶人!
且讓麻花充當一下你們的眼睛、耳朵、鼻子,替你們先感受一番,現在的慧苑老叢水仙,是什麼模樣。(老叢水仙,即樹齡不低於60年的水仙茶樹,慧苑坑為主要產地。——李麻花注。)
行走於坑澗中,一眼就望到老叢水仙挺拔的背影。
可惜老叢水仙存量不多,肉眼可見的,大部分是普通水仙。
哈?分不清普通水仙和老叢水仙?
放心,麻花只用四張圖,讓快速學會區分二者……的外觀區別。
(圖一 普通水仙)
(圖二 普通水仙)
(圖三 老叢水仙)
(圖四 老叢水仙)
瞧,圖一、二,就是普通水仙。圖三、四,為老叢水仙。
發現差別了吧,普通水仙個頭不高,似發育中的孩童。老叢水仙個子高挑,似身高兩米的籃球運動員。
從葉片外觀來看,普通水仙油嫩,老叢水仙枯瘦。
麻花近距離觀察了一番,這普通水仙的新葉,都快有麻花巴掌大。
相識的茶農說,這普通水仙,等到五一後就能采了!
而老叢水仙,正抽芽,葉片還瘦小的可憐。捻起蘭花指,輕輕揉搓了這些茶芽,觸感順滑,嬌嫩。沒敢下狠手,否則成了辣手摧花,那意味著我將少喝一泡茶,不划算,不划算。
看這模樣,老叢水仙,恐怕要等到五月中旬才能開採。
來一組特寫,看看正在發育的老叢水仙們。
(普通水仙、老叢水仙對比圖)
望著慧苑老叢水仙這嬌嫩的模樣,是不是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反正我早已垂涎三尺。
雙手撫摸這些正在抽芽的茶樹,思緒卻飄到了那年秋天,與慧苑老叢水仙初見的日子。
我還記得那是一個天朗氣清的午後,村姑陳賣弄關子,泡了一杯茶。
聞其香,叢味出類拔萃,香氣由淺入深,由深入淺。喝到最後,蘭花香和老木頭香氣凸顯。
品氣味,茶湯綿柔、有勁道,稠滑度極佳,每一滴茶湯里,都寫「稠、爽、滑、柔」幾個大字。
到了最後,麻花由衷讚歎:這是我近兩年來,喝過最好的岩茶,沒有之一。
好吧,被村姑陳嘲笑是井底之蛙。
我這隻井底之蛙,怕是再也經受不住老叢水仙的誘惑,要跳出井蓋。
依依不捨告別慧苑坑,心裡的念頭更加強烈,今年的老叢水仙,一定要喝!必須得喝!否則如何對得起物華天寶的三坑兩澗?
不知這是第幾次來慧苑坑,五次、十次、二十次?雖數不清次數,但心裡的感受卻歷歷在目。
每多走一遭,心裡對武夷山先民的崇敬之情,更添幾分。
篳路藍縷,在山崖上鑿出石道,栽上茶樹,悉心培育。
當時的他們,必然無法想像到,數百年後的我們,會重新踏上布滿青苔的山路。
或許,他們也未曾想到,自己當年開墾的茶園,會成為業界翹楚,會享譽全國。
又或許,他們的想法很單純,只想種些茶樹,養活一家老小。
不論是何種原因,感謝百年前種下水仙茶的先民們!正因有了你們,才讓我們有老叢水仙可喝。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驚蟄養生,一篇文章教你讀懂9大體質如何喝茶,附白茶沖泡攻略!
※太姥高山白牡丹的一天,含採摘加工紀實現場直播!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