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寧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 加快建設國際精品城區

長寧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 加快建設國際精品城區

服務經濟體現高質量發展,服務民生創造高品質生活,服務環境突出高水平改革創新

■打響「上海製造」品牌:

人工智慧產業優勢初步形成,服務高端製造企業進一步集聚

■打響「上海購物」品牌:

消費規模不斷擴大,消費品牌不斷匯聚,新消費新體驗不斷湧現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公共文化服務更加均衡優質,文創產業更加繁榮,文化傳承與發展更加有力,區域文化名片更加彰顯

服務中博會,打造「上海服務」品牌

今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辦。長寧區緊鄰中博會主會場國家會展中心(上海),也將當仁不讓地為中博會順利舉行提供優質服務保障,發揮長寧紮實的現代服務業特色。

根據最新發布的《長寧區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加快建設國際精品城區三年行動計劃》(下簡稱「計劃」),長寧區將在服務經濟能級、服務民生質量、提升政府服務效能等三大領域積極培育「上海服務」品牌,尤其在航空服務業、「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等區域重點產業發力,同時進一步穩固長寧區域發展優質均衡特色,通過實踐精細化管理帶動政府服務領域改革。

服務經濟的聚變效應,能夠生動體現一個區域的高質量發展成效。根據計劃,到2020年,長寧區的航空服務業、「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稅收將持續保持年均兩位數增長,每年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將維持在3家以上,一批充滿創新創業活力的「瞪羚」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和「獨角獸」企業將在長寧集聚、匯流。

自2016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聯合批複同意支持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以來,市政府辦公廳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了2017-2020年34條具體任務措施,目前市發改委正牽頭組織編製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發展規劃,重點著眼於中長期(展望到2030年)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將於今年出台。同時,為推動工作任務和舉措的落實,長寧區政府制定出台了《長寧區支持航空服務業集聚發展的實施意見》,包括產業發展支持、環境優化支持、專項服務支持等三個方面20項內容,加強政策宣傳和培訓,大力推動航空服務業發展;今年又制定了《長寧區推進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2018年行動計劃》;與中信銀行等發起成立了上海首支區域性航空產業專項基金,總規模逾10億元。

臨空示範區充分發揮區域內上下游產業鏈的高效連接性,重點發展了飛機改裝設計、航材航油交易、航空運營維護、航空維修保障等航空服務業,積極發展了航空培訓、技術中介、會計、諮詢、法律等航空配套服務業,支持發展通航服務業、推動發展航材租賃、飛機租賃、航空保險、商業保理、航空基金、跨境結算等航空金融服務業在長寧和上海不斷集聚。2017年,長寧航空服務業128家重點企業完成全區稅收75.82億元,同比增長46.42%。

「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作為頗具長寧特色的新興互聯網細分行業,在2017年該行業在長寧的新註冊企業達742戶,新增註冊資本60.6億元,同比增長12.2%。

新興企業不斷湧現的背後,是「老一輩」互聯網企業在長寧培育的多層次現代服務業生態。根據長寧區商務委提供的數據,互聯網現代服務業龍頭企業表現持續強勁,僅區內攜程、分眾傳媒等31家知名企業及其分公司或關聯公司,在2017年的累計稅收就達11.2億元,佔全部「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企業稅收的22.2%,為相關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土壤和標杆。

服務環境的優劣,能夠突出高水平改革與創新的後勁。因此,長寧區堅持主動對接服務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根據計劃,到2020年,「一照多址」跨區試點將進一步拓寬,包括「審單放行、零等待」「進口直通」等在內的貿易便利化精準監管試點企業範圍也將逐步擴大。對接全市標準,長寧區級企業審批和服務事項「全程網辦」或「只跑一次」比例將達到95%以上。

作為全國首個網路市場監管與服務示範區所在地,長寧未來三年將持續探索「以網管網、數據管網、協同管網、信用管網」的綜合監管新模式。在此前與轄區內互聯網龍頭企業美團點評開展政企合作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天眼」系統(食品安全市民評價大數據系統)的應用範圍。長寧區人民法院已經成立互聯網審判庭,正逐步實現「互聯網案件網上審」,建立從立案、送達、庭前證據交換、調解、庭審到文書製作等全流程在線的互聯網訴訟一體化平台。

服務企業的同時,民生服務一直是長寧城區發展最穩固的基石。今年3月,長寧區剛剛發布養老、教育、衛生「優質+均衡」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服務民生創造高品質生活成為未來三年長寧國際精品城區建設的重要音符。而根據此次發布的長寧「四大品牌」計劃,到2020年,全區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專業人才比重進一步提高;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高於全市平均水平1歲以上;基本完成全區非成套房屋綜合改造,涉及居民將達6300多戶;有序推進精品小區建設,受益居民14000戶。

建造「美麗街區」、實現「美麗家園」離不開城區精細化管理與服務。根據此前發布的《長寧區國際精品城區精細化管理三年行動計劃》,長寧區不僅將對接全市標準、對標最好水平,推動市政市容環境、智慧城區建設、生態環境治理等各環節各領域管理服務更加精品、精細,更將深入推進城市更新戰略,重塑愚園路跨界生活美學街區、武夷路海派風情街區、新華路歷史風貌保護街區等三條特色街區,營造吸引八方來客獲得舒適體驗的宜居、宜業環境。

深耕人工智慧,構建「上海製造」品牌

人工智慧產業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將目光轉向上海,擁有豐富高端服務業資源和根基的長寧區結合區域特色,以服務高端製造企業為突破口,正初步形成具有區域特點的人工智慧產業優勢。

去年11月,長寧區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聯通上海市分公司等達成戰略合作,共建「虹橋智谷」華為聯通人工智慧科技創新示範中心。目前,「虹橋智谷」人工智慧科技創新示範中心已初步形成集聚輻射效應。根據計劃,到2020年,將形成5個以上人工智慧深度應用場景,建設10個以上人工智慧應用示範項目。此外,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預計達到20%以上。

在具體推動「虹橋智谷」東、中、西部重點載體項目布局和建設方面,今年起長寧將繼續推進華為—聯通人工智慧產業創新示範中心、繽穀人工智慧創新產業大廈、東方國信智能製造基地等人工智慧產業孵化基地和創新空間的建設。

其中,位於長寧東部的華為—聯通人工智慧產業創新中心面積約2萬平方米,孵化空間2900平方米,最快將於今年5月正式掛牌,目前已有約10家企業達成入駐意向。位於長寧區中部的繽穀人工智慧創新大廈已經完成主體建設,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預計今年2季度起迎來企業入駐。位於長寧西部的東方國信智能製造基地重點聚焦機器人等領域,來自歐美日等國相關領域的優勢企業和項目將紛紛入駐。

眼下,紮根在長寧的一批傳統互聯網企業正紛紛布局人工智慧。如攜程旅行網將人工智慧運用於旅遊服務,推出了新版客服機器人,處理業務量已佔機票預訂客服總量的40%。長寧已集聚了90餘家人工智慧優勢企業,分布在智能零售、智能晶元、智能家居、精準醫療、個性化教育定製、機器人等多個領域,如西井科技與振華重工合作推出國內首台港口無人駕駛集卡,成為人工智慧研發成果為傳統產業賦能的先行者。

老牌孵化器們則開始專註於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如聯通創投已成功孵化上海移邁、上海允登、上海優望等人工智慧企業,並積極開展人工智慧領域技術成果轉化,已設立了1億元規模的創投基金。

「劍指」製造業高附加值配套服務的能級提升,長寧區目標在2020年左右集聚相關領域擁有核心技術、具有高端製造優勢的企業總部及研發、設計、營銷等企業,幫助「上海製造」品牌在研發設計和管理方面提升核心競爭力。

提升商圈內涵,打響「上海購物」品牌

根據三年行動計劃,今年起至2020年,長寧區將通過提升商圈能級、優化消費軟環境,不斷擴大消費規模,將長寧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乃至全球消費者進入上海的「消費首站」。預計到2020年,全區商品銷售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速將達7%以上。因此,圍繞「上海購物」品牌建設主戰略,長寧區正著手推進中山公園和新虹橋兩大市級商圈的轉型升級,推動會、商、旅、文、體在兩大區域的融合發展。

首先就是完善商圈規劃及配套設施建設。目前,長寧區正以高起點、專業化為基準,編製《長寧區虹橋商圈商業規劃》,通過同步推進城市更新與業態調整,提高虹橋商圈集聚度。而大家耳熟能詳的虹橋天都、高島屋百貨、虹橋友誼商城、匯金百貨虹橋店等都將迎來不同程度的業態調整,同時虹橋商圈外、商圈內和商場三級車行、人行交通導視系統也將充分完善,增強商圈的可達性和便捷性,引導客流彙集。

原先漫步虹橋商圈,人們需要不停穿梭往來於車水馬龍的地面道路。如今,包括遵義路、婁山關路、仙霞路等道路的地下均已建立起地下勾連,待聯通虹橋南豐城與尚嘉中心的紫雲路地道建成後,消費者無需「鑽」出地面,就能便捷來往於虹橋商圈的九大商業體。此外,連接軌交中山公園站與長寧來福士的二層連廊和地下勾連也已經於今年3月開工建設,建成後將大大提升市民遊客的消費購物體驗。

這還只是長寧優化商圈環境、提升消費能級、打響「上海購物」品牌的一小步。對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促進貿易轉型升級,是長寧做深、做強「上海購物」品牌內涵的關鍵一大步。

長寧區方面表示,下一步長寧將支持企業通過發展保稅展示銷售,建立全球商品進口網路和資源渠道。制定鼓勵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發展等政策,加快集聚一批貿易企業、貿易機構和功能性平台。此外,長寧還將持續提升貿易便利化,加強與海關的戰略合作,探索監管方式從「第三方採信」向「多方採信」轉變,從「前置審批」向「企業告知承諾」轉變,從「物理圍欄」向「電子圍欄」轉變,從「管商品」向「管企業」轉變。位於世貿商城的虹橋貿易便利化一站式服務中心的服務能級也將得到提升。

在集聚國際高端品牌方面,將繼續做強高島屋百貨「日本館」、上海世貿商城國際貿易常年展示交易中心和吉盛偉邦虹橋進口家俬館等國別館、專業館,引進高端運營商凸顯虹橋國際高端品牌集聚的定位。今年起至2020年,將每年爭取引進1到2家國際知名零售商進駐長寧。

樹立區域名片,擦亮「上海文化」品牌

長寧擁有深厚的海派文化底蘊和紅色文化積澱,同時也擁有正蓬勃發展的時尚創意產業。現代文創業與人文歷史的碰撞、交融,為長寧打造「上海文化」品牌提供了天然土壤。

根據計劃,未來三年,長寧公共文化服務更加均衡優質,將積極創建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制定《長寧區公共文化服務優質均衡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在全國率先發布公共文化服務均衡發展指數。與此同時,長寧文創產業將更加繁榮。到2020年,全區時尚創意產業稅收將保持兩位數增長,累計引進國內外設計大師工作室和名家工作室約20個。

發揮區域獨特影響力的還包括長寧的海派文化和紅色文化名片。今年起至2020年,長寧區將加快建設虹橋舞蹈演藝集聚區和長寧音樂藝術圈,「虹橋舞蹈」、「長寧音樂」等區域文化名片的顯示度和影響力將不斷提高。未來三年內,長寧還將每年舉辦2至4個有影響力的演藝賽事活動。

作為上海國際舞蹈中心所在地,長寧區計劃發揮上海國際舞蹈中心「三中心一基地一平台」的功能,利用上海芭蕾舞團、上海歌舞團、上戲舞蹈學院、上戲舞蹈學校等四所市級舞蹈藝術院團和學校集聚優勢,打造國際專業舞蹈集聚高地,探索體現海派文化特色的舞蹈駐場演出。

在推進上海虹橋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建設方面,長寧區正逐步形成以創新孵化、諮詢服務、會展貿易、文化傳媒、網路營銷、消費體驗等板塊構築的時尚創意產業鏈。根據計劃,下一步將發揮東華大學、紡織集團、星空華文傳媒的行業引領優勢,舉辦時尚上海活動(環東華時尚周)、上海創博會、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等時尚創意品牌活動,推動上海時裝周MODE上海服裝服飾展等在長寧落地。

為了弘揚紅色文化,發掘保護建黨歷史資源,長寧區將保護、修繕好《布爾什維克》編輯部舊址、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舊址等紅色地標,同時持續打造愚園路—江蘇路紅色旅遊線路。通過微旅行、文化地圖尋訪等形式,串聯起紅色紀念點和紅色故事,讓更多市民與遊客走近上海歷史、感受上海文化。同期推進的還有愚園路、新華路、武夷路等歷史風貌街區保護和改造,進一步深化名人舊居文化之旅、工業遺產及蘇河老印象文化之旅,以及鄔達克建築在長寧文化之旅等特色文化旅遊線路的內涵。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舒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翱翔新聞 的精彩文章:

德媒:美方保護主義做法損人不利己 德國恐遭連累
SpaceX建造火星飛船 馬斯克希望明年實現短途飛行

TAG:翱翔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