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基因和努力誰更重要——讀《先天後天-基因、經驗以及什麼使我們成為人》

基因和努力誰更重要——讀《先天後天-基因、經驗以及什麼使我們成為人》

理想中的書店,分類科學、品類齊全,不大的柜子,把一個主題的相關書籍陳列。類似於碩士或博士寫學術論文,把後面的參考書目擺在一起。遺憾的是,機緣有限,尚未找到。前段時間,市裡新開了書城,聽說北京來的老頭讚歎「種類比北京的一些書店還全」。

上周天,送完領導到機場,假公濟私,和司機一起去書城,懷著艷遇的心情,會一會傳說中比北京還好的書店。當然,還是失望,但環境的確很漂亮。轉了兩圈,買了這本《先天後天——基因、經驗及什麼使我們成為人》。

路上,司機問,買了什麼書。我問他,你認為人是天註定還是靠自己打拚。

沒想過這個問題,都有吧,像歌里唱的,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

我說,以前,一直很好奇,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現在的狀態,是基因,成長經歷,還是兩者兼有。如果先天(也就是基因)和後天(經驗)都在起作用,各自的比例是多少,三七開,還是四六開(印象中,心理學說遺傳有40%的相關性)。

如奇害死貓。

這是一本關於先天後天的科普書籍,信息量非常大,十分燒腦。

一個人類長期的思考題可以作為引子:

我們和動物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有一個古希臘的哲學家說,人是兩腳無毛可以直立行走的動物。結果他的學生把一隻雞的毛撥乾淨,丟到他的面前說,這也是人。

亞里士多德說,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笛卡爾說,人類是唯一有理智的動物;馬克思說,人類是可以製造和使用工具的動物。

如今,除排對這些概念進行非常狹隘的解讀,才可以把一些特例除外。比如,黑猩猩會用草稈吸住白蟻,或砸碎葉子的海綿組織以獲取飲水。

1871年,進化論達爾文列出一張人類獨有特性的清單,認為構成了人類和動物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後來,這個清單一一被推翻。因此,他說

人類和高級動物之間雖然在忙亂上差別很大,但這只是程度差別,而不是類型差別

人和黑猩猩的基因相類度為98%左右,僅僅相差2%就能造成天差地別?

本書的一些金句

1.基因的本質:遺傳系統中的各個部分,收集來自過去世界的各種事實,然後通過自然選擇將其融入對未來的設計中。

也就是說,我們作為父母的成就和局限,是有可能通過基因傳到下一代的。

2.基因影響的是你的求知慾望,而不是能力,它們不會讓你聰明,只會讓你更喜歡學習。

因為你喜歡了,因而會花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於是你就更聰明,先天只能通過後天來起作用。

3.學生中有一定程度的本能成分,就像本能中有一定程度的學習成分一樣。

就是說,有的東西,是學習達不到的,比如,雞學不會飛一樣。

4.基因是賦能者,而非約束者。

基因不會約束人性,就像計算機的里的程序如word、ppt、ie、ps一樣,與一台沒有這些程序的計算機相比,不僅可以處理更多的任務,還能從外部世界獲得更多的東西。

5.父母塑造孩子的個性是在其胎兒期,而不是在其漫長的童年裡。

父母最重要的工作是給孩子提供支持和機會,而不是竭力塑造他持久的個性特徵。

6.獨特性沒有那麼特別。

每個人都相異於其他人,人類也是獨一無二的物種,完全不同於任何其他動物。但是,在動物王國里,獨一無二並沒有多麼獨特,每一個特種都是獨一無二的。也就是說,你所謂的個性,並不值得你驕傲,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你的個性,可能僅僅是尿性。

7.天賦與才能

盡情去做你擅長的事吧,厭惡做那此你不擅長的事。

你體內的一些特定的基因讓你有了一些特定的渴望;你發現自己比其他同齡人更擅長做一些事,這加強了你對這件事的偏好;熟能生巧,很快你便把自己定位成群體中某方面的專長。是後天強化了先天。

8.基因受到行動的操控,反過來行動也受到基因的支配。

基因本身便是把經驗轉化為行動的精妙機制。

總結一下

我們的基因不再是扯動行為之線的木偶主人,而是一個被行動牽引著的木偶。

1.基因不是一成不變,可以對環境做出動態的回應。也就是說,我們的行為可以改變基因,當然是改變基因的啟動關閉因子。

2.基因是成就我們的基礎,而不是制約我們的瓶頸。因此,父母應當更早的幫助孩子認識他的天賦和優勢,而不是試圖塑造個性和規劃定型藍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敘利亞戰爭:世界還是那個世界,只是
鋼琴調下的兵法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