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刺殺骨幹培訓:敢於「刺刀見紅」的精神不能丟
培訓班學員在進行木槍對刺訓練。曹宏根攝
敢於「刺刀見紅」的精神不能丟
3月12日至4月26日,全軍刺殺骨幹培訓班在陸軍特種作戰學院廣州營區開訓,來自全軍和武警部隊的68名官兵代表參加。這是近20年來我軍首次舉辦全軍規模的刺殺骨幹培訓班,下半年還將陸續舉辦兩期培訓,為全軍開展刺殺訓練點燃「星星之火」。
戰爭年代,和敵人刺刀見紅,是軍人勇氣和血性的見證;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刺殺是我軍步兵最常練的技擊項目之一,不少老一代將帥都曾身先士卒,操槍上陣。如今,這一沉寂20多年的傳統課目正煥發新的活力。
2018年2月,新《軍事體育訓練大綱》發布全軍施行,其中將格鬥、刺殺等具有凝聚官兵士氣、錘鍊血性膽氣、培育戰鬥精神作用的傳統課目列入選訓內容。記者從軍委訓練管理部有關部門獲悉,舉辦全軍刺殺骨幹培訓班,正是貫徹落實新大綱的重要舉措之一。
培訓班結業前夕,記者來到這裡感受久違的「殺氣」。
「很久沒有聽到殺聲了」
挑、刺、扎,出擊時殺氣凜凜,勢如猛虎;撥、擋、閃,防守時巧妙避敵,動若脫兔……走進木槍對刺訓練場,參訓學員身著護面,吼聲嘹亮;木槍相碰,鏗然有聲,好似鐵甲武士在奮勇搏殺。
這一個多月來,每天聽著木槍撞擊聲和吼殺聲,培訓班教員、該院特種技術系教授鄭國威覺得很「悅耳」,「開訓第二天,以前學院幾位專門從事刺殺訓練教學的已退休老教授看到我們在練刺殺,都感慨地說『很久沒有聽到殺聲了』,我也有同樣的感受。」
「信息化時代,軍人的血性顯得更加重要。刺殺不僅能強健戰士體魄,還能激發軍人血性。」剛指導完訓練的培訓班教員、該院特種技術系副教授梁曉春走下訓練場,僅僅一會兒工夫,汗水已經打濕他的後背,「別看木槍對刺的動作簡單,真要拼殺起來,衝擊力非常大,對人的體能要求極高。」
梁曉春回憶起20年前的一幕。1998年,梁曉春還是一名大三學員,學院組織軍事大比武,木槍對刺就是其中一項。在一場對決中,他無意中被對手的木槍擊中頭部,雖然戴有護具,但由於衝擊力太大,防護失效,他直接被送到醫院,面部被縫了12針。梁曉春指了指仍沒有完全消退的疤痕說:「軍人訓練流點血不算什麼,近似實戰的對抗才能練出英雄膽。」
培訓班教員、該院特種技術系副教授楊曉斌曾在上個世紀90年代擔任格鬥教研室刺殺教學組組長,研究刺殺訓練已有20多年時間。「隨著武器裝備發展,刺殺一度淡出軍營訓練場。我們學院從2007年開始就沒有進行刺殺教學了,而絕大多數基層部隊不練刺殺的歷史就更久遠了。」回憶起往事,楊曉斌感慨萬千。
「刺殺還可以這麼練」
接到參加刺殺骨幹培訓的通知,入伍前在塔溝武校練過散打的空降兵某旅下士李洛鑫有點兒不樂意:「刺殺還有什麼好組訓的,就那幾個動作,我都會。再說了,我們訓練任務那麼重,還有必要去學一個幾乎用不上的刺殺嗎?」
可是,到了培訓班,聽了專家的授課後,李洛鑫的思想來了個180度大轉彎。更讓李洛鑫感到意外的是,刺殺組訓竟然有這麼多門道。組訓方法、對刺訓練、考核標準等等,幾乎都是他從未聽過的。「刺殺還可以這麼練。」幾節課下來,李洛鑫就入了迷。
「原來很多單位都在組織刺殺訓練,但僅僅局限於有套路動作的刺殺操,幾乎都是表演性質的,很多戰士練幾遍就會覺得不耐煩。」武警新疆總隊某支隊中士周勇說,其實刺殺訓練對於他們巡邏執勤大有幫助,學會刺殺基本技能,在巡邏途中遇有突發事件,面對來犯之人,就可以迅速將其制服。
「戴上護具的那一刻,內心很澎湃。」陸軍某部中士向先勇,以前是雪楓特戰旅的一名隊員,但他並沒有接觸過專業的刺殺訓練,此次前來,他顯得很激動,「來到培訓班才發現這裡卧虎藏龍,大家實力都很強,就拿短短6分鐘的對刺比賽來說,大家都很難分出勝負,往往一局下來都會很疲憊。」
對於國防科技大學警勤連上士楊春來而言,刺殺給了他完全不一樣的體驗。「在訓練場,拿著『刺刀』搏殺的時候,腦子裡只有一個念想——即便倒下,也要刺中『敵人』。回到單位,我想把這種敢於拼刺刀的精神傳承下去。」
記者在木槍對刺訓練場看到,雖然大家都穿著厚厚的護甲,但是由於保護部位有限,很多人的手臂都青一塊紫一塊的。「受傷在所難免。」火箭軍某基地下士王文濤告訴記者,「這種對抗的感覺是其他訓練課目所不具備的,練起來很過癮。」
「刺殺訓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軍歷史上,刺殺訓練幾經中斷,在人才隊伍培養和訓練條件改善等方面,還面臨許多亟須解決的問題。
對於目前基層開展刺殺訓練有關情況,軍委訓練管理部有關部門前期做了大量調研,此次培訓算是一次「試水蹚路」。
「一是刺殺骨幹人才緊缺;二是對刺殺訓練研究不夠,刺殺訓練體系有待完善;三是刺殺訓練硬體設施不配套。」鄭國威說,解決這些問題刻不容緩,目前要做的就是正視刺殺訓練。
這樣的緊迫感,楊曉斌副教授也感同身受。就在培訓班開訓不久,他在體檢時被查出肺部有雞蛋大小的腫瘤塊。萬幸的是,這個腫瘤是良性的。為了不影響教學,他立即做了腫瘤切除手術,就在傷口拆完線當天,他忍著疼痛回到教學一線,親自指導學員訓練。
「刺殺訓練是一個體系,僅僅依靠這6周的培訓,我感覺遠遠不夠。」楊曉斌總是說時間不夠用,「以往我們學刺殺,都要學1年,裡面的道道很多,還有一些對接實戰的訓練,由於時間關係沒法開展。如果要真正對接實戰化,刺殺訓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當務之急是培養一批會組訓、懂組訓的骨幹,讓他們回去帶動各級部隊先練起來。」由於刺殺停訓已久,院校專業師資力量流失嚴重,真正懂組訓教學的專家型人才不多,梁曉春感覺壓力很大,「我們受邀去一些部隊教學,發現一些人的動作都是錯誤的。」
「當前刺殺訓練注重觀賞性而忽略了實戰性,必須根據時代特點、戰場特點更新完善刺殺訓練內容。」鄭國威說,雖然刺殺訓練在現代戰爭中的實際作用大大弱化了,但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和大無畏精神在任何時代都不能丟,敢於「刺刀見紅」的精神永遠不能丟。
(來源:解放軍報)
※美總統專機「空軍一號」更新計劃將花費39億美元
※20餘名跑者送醫診治 2018上海半馬完賽率為98%
TAG:翱翔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