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樂常有,但生物醫藥行業獨角獸又在哪裡?
近日,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18第一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Hurun Greater China Unicorn Index 2018 Q1),榜單上共有151家獨角獸企業,整體估值超過4萬億人民幣。其中估值超過100億美金的超級獨角獸有13家,估值總計超過2.2萬億人民幣。
獨角獸企業TOP10
我國獨角獸企業的增加讓人興奮與自豪,But,身為生物醫藥產業人的我們也感到有些失落——很明顯,在前十名榜單上,我們並未看到一家企業是屬於生物醫療行業的。
大中華區獨角獸企業行業分布
從獨角獸企業的行業維度看,互聯網獨角獸企業數量最多,已經有38家。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行業獨角獸企業分別有22家、18家,文化娛樂行業14家。而醫療健康獨角獸企業分布雖然呈上升趨勢,但也僅僅只有區區10家。
由此引發了筆者反思:生物醫療行業如何形成規模,培育出生物醫療行業的獨角獸企業?
筆者有以下三點思考,希望同行們批評指正:
1、產業的分工與聚集效應:
筆者僅僅從互聯網外行的角度分析,互聯網行業資源開放度高且更易分享。筆者曾經與在阿里任職的同學聊過,阿里將其開源的框架,免費提供給全世界使用。業內標杆企業的開放與分享,使得行業內小微企業能夠迅速協同創新、轉化成型,且能在短時間內以最低成本發展起來,創業者的idea可以迅速轉變為生產力,這樣極大降低了互聯網行業的創新創業門檻,大量高級人才積極投身創新必定造就這個行業的繁榮。
反觀國內的生物醫藥行業,產業聚集化程度低,標準不一致,產業內交流、研討、共享、共建的模式並不成熟,協同創新幾乎不可能。企業往往會把一些諸如原料的來源、微生物發酵、細胞培養、蛋白表達這些基礎性的流程和工藝當作企業的競爭壁壘!因為沒有構建行業基礎技術的共享平台,任何初創企業都必須從頭做起!甚至連小木蟲、丁香園這些生物專業的互聯網技術論壇,也逐步走向閉門造車:往往是問的多、答的少。
生物醫藥行業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的特徵使得它與其他行業相較而言,更需要在一個平和、開放、共享的良性生態中發展。國家開始注意到這一點,近年來也開始注重生物醫藥產業生態環境的打造。
從國家層面上看,近三年來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各項政策明顯加快了改革且落地速度,現有的生物醫藥監管政策既考慮了我國的行業基礎現狀,又接軌了國際,著實給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推動力。
從地方層面看,各地政府積極建設生物醫藥產業園及孵化器,給初創生物企業提供系列配套的基礎設施和相應的政策支持,引導產業聚集,類似的有武漢光谷生物城、南京江北新區、蘇州生物納米園、泰州醫藥城等。
從社會層面看,更多的民營企業及社會資本湧入生物醫藥行業,在政府提供基礎孵化服務外,找准行業創新鏈上的加速部分,給與孵化後的企業以成長性支持。 比如,醫療器械企業的特殊監管政策要求企業必須在建立廠房後再進行註冊及生產許可證的申請,這一點給諸多創新企業設置了資金、技術和時間的難題。此時便需要有社會力量的加入,給與相應的解決方案。比如,上海自貿壹號生命科學產業園作為一家民營園區,致力於打造醫療器械企業成長優質環境,與其他園區相比,他們將產業服務從資源聚集的口號進行了落地實施,依託上海自貿區醫械MAH制度打造了醫療器械CDMO和CRO平台,為需要註冊拿證的企業提供合規化生產註冊服務,以平台服務的方式進行供應鏈、人才、金融、空間資源的共享,提升企業的發展速度。
2、培養明星企業
明星企業是有帶頭作用和光環效應的!生物醫藥企業也需要培育一些優質的明星企業去引領行業發展。
就拿筆者認為在醫療器械領域最具明星氣質的企業——上海聯影醫療來說,其影像設備做到國內首屈一指的地位,造就了良好的行業口碑,給行業帶來巨大的明星效應,吸引更多的資本、人才投入該行業,隨之而來的就會吸引社會各界的目光和資本的關注。
良禽擇木而棲,對各行各業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從17年二線城市生物企業的「搶人大戰」,可以窺探未來生物行業激烈競爭的縮影。生物醫藥行業內具有明星企業的好處就是可以吸引大量人才進入。即使生物醫藥研發艱難困苦、耗時頗長,但是明星榜樣的成功效應,以及國家政策的支持,將輔助生物醫藥這樣高端的、人才密集型製造業快速發展。
3、提高商業化程度
筆者認為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必定要超越互聯網行業,且企業發展更為穩定!前者是基於技術上的革新,一旦行業形成「藍海」,企業將形成有資金、有人才、有技術壁壘、有獨佔的市場的優勢,築起高高的「護城河」;後者當然也有技術上的革新,比如科大訊飛在NLP方面的研究以及互聯網結合人工智慧的開發,但很多行為只是商業模式的革新。典型的既是16年共享單車井噴爆發,媒體戲稱「顏色都不夠用了」,17年末卻又集中死亡,18年摩拜創始人折現退出。就是因為行業和企業的「護城河」太低造成的,沒有一定的技術壁壘,阿貓阿狗都要來插一腳,整個行業的素質必定下降,劣質競爭帶來的不是進步,而是行業混亂。客戶獲得不了高品質服務,怪罪的不是某家企業而是整個行業!
由於生物醫藥、生物醫療行業處於發展的起步階段,行業運作機制還沒有成熟,商業化程度較低。
但是,天然的技術優勢、行業門檻,帶來的好處是專業人做專業事。非行業投資人只管選中優秀項目,提供外圍支持即可。整個行業發展將會高度協調、高效運作!生物醫藥行業技術上的革命層出不窮,新技術的出現使得初創公司也有機會「築高牆,廣集糧」;政策層面實行分級診療機制,基層單位大力推廣POCT;基因檢測技術日新月異,深受社會關注,使得生物技術不單單局限於面對醫院的醫生、藥師和患者,而是全社會的終端消費者,其品牌的知名度、行業的商業化程度也將會順其自然地大大提高。
- END -
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傳播良好營商環境
TAG:私享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