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曼城足跡
1818年5月5日,馬克思在德國特里爾出生;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在倫敦去世,後葬於倫敦海格特公墓。
2018年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日。在這個歷史性時刻,我決定沿著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曼徹斯特期間曾經生活、學習和工作過的足跡,再次感受曼城這個舉世聞名的工業城市與共產主義的歷史淵源。
上圖:馬克思與恩格斯
上圖:曼城科學與工業博物館。
在曼城的城堡區(the Castle Field),有一座曼城科學與工業博物館。在歷史上,這裡也是羅馬帝國的城堡地區。工業革命時期,這裡成為曼城工業發展中心區域,也是英國最早鐵路(曼城——利物浦)起點和運河碼頭區。
作為英國最重要的工業城市,曼徹斯特被稱為新思想、批判思潮的溫床。他們對英國社會發展呈現出紛繁的社會和政治思想挑戰。
上圖:今天的曼城,依然是一個充滿著「革命傳統」的工業城市。這是2017年10月份,在曼徹色特大學校區,學生散發的傳單。
上圖:大曼城地區的Bolton小鎮,曾經是工業革命時期紡織業重鎮,今日發行的報紙。從其標題和內容可見其「革命性和鬥爭性」。
曼城是諸多「革命運動」的中心:普遍選舉權、女性選舉權、 合作社運動(the Co-operative movement), 共產主義、憲章運動(Chartism) ,曼徹斯特主義(Manchesterism )以及反抗玉米法聯盟(Anti-Corn Law League)等 .
上圖:曼徹斯特科學與工業博物館 恩格斯
1842年,時年22歲的恩格斯被父母派到英國的曼徹斯特,並在位於曼城 Weaste的Ermen and Engels" 維多利亞棉紡廠工作。該廠的主要產品是棉線。恩格斯父親希望他能夠通過在英國的企業管理和工作來改變他業已形成的一些關於社會和政治的看法。在前往曼城的路途中,他在 the Rheinische Zeitung 與馬克思第一次相見,兩人一見如故。
在英國曼城,馬克思與恩格斯一面參加社會調查,一面研讀經典並撰寫關於反抗資本主義的著作。然而,時過境遷,在今天的曼城,關於恩格斯當年生活與工作的歷史遺存大都不復存在。20多年裡,恩格斯走遍了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在很多地方依然流傳著關於他和馬克思的故事。
切薩姆圖書館(Chetham』s Library,)位於曼城大教堂的北邊,曼城足球博物館的西北方向,與維多利亞火車站一路之隔,也是曼城歷史的發祥地。這裡曾是grammar 學校,如今是一所音樂學校。這座圖書館建於中世紀,至今保存著很多500年左右的的圖書。在圖書館中, 依然可以看到馬克思和恩格斯閱讀經典,撰寫《共產黨宣言》的窗檯和書桌。
曼徹斯特Chetham圖書館,是馬克思與恩格斯相遇並一起研討學習的地方。
與馬克思相逢後多年以後的1870年,恩格斯寫到:在最後的時光里,我依然可以享受坐在這張我們曾經共同學習交流過的四方桌前。這裡是讓我留戀。玻璃窗的斑點投射出晴天下的日光......
在曼城,恩格斯不僅與馬克思相逢,同時也收穫了愛情。Mary Burns是一位性思想激進,情剛烈的工人階級女性。 她一直與恩格斯生活在一起,直到1862年去世也沒有與恩格斯結婚。
上圖:Burns圖片
在恩格斯撰寫第一部經濟學著作的時候,Burns帶領恩格斯走遍曼城和索爾福德的大街小巷,向他展現這個工業城市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尤其是在走訪貧民窟的時候,恩格斯的世界觀受到極大的衝擊:童工、惡劣的工作環境以及超負荷工作的赤貧勞動力等社會問題。這些最後載入恩格斯第一部著作中: 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England(英格蘭工人階級的狀況).
上圖:今日的曼城維多利亞火車站
恩格斯曾經將維多利亞火車站附近描述為極其髒亂差的地方。
上圖:這裡曾經是工人生活居住的地方(如今原來建築不存在),也是城市中最破爛的貧民窟。後來政府開展市容整治與發展,原來的舊建築全部拆除。
在曼城和索爾福德期間,馬克思每周至少與恩格斯碰面一次。他們在 Chetham圖書館共同研討,然後在全城不同的酒吧暢飲。據說如今位於索爾福德的Crescent and The Grapes酒吧以及位於曼城的 Gold Cup 和 Coach and Horses 都是他們常去的地方。
上圖:馬克思與恩格斯經常光顧的酒吧,在這裡他們共同討論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階級鬥爭問題。
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時代,這家酒吧名叫The Red Dragon,如今已經關門歇業。當地網站將這家酒吧描述為:"one of the most Historic Pubs of Salford...built in the 1860s (and) where 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 once drank and discussed revolution and the theory of Communism."(索爾福德歷史最為悠久的酒吧之一,1860s落成。馬克思與恩格斯曾在這裡暢飲,並商討革命事宜和共產主義理論問題)
據說,該酒吧最終被一個中國商人以 £325,000買下。至於最終用途,現在依然不得而知。
上圖:位於大曼城區索爾福德的馬克思與恩格斯展覽館。(圖片來自網路)
在曼城,恩格斯過著兩種截然相反的生活:白天,他在父親的工廠里是「剝削的資產階級」,然而到了夜晚,他是社會調查者。他利用自己作為「資產階級」的便利接觸了很多剝削階級人士;同時,利用社會調查時機,他也與大量的工人階級交流相處。
位於牛津路火車站的街區,道路坑窪不平,這裡是工人階級喝酒聚會的地方,也是馬克思和恩格斯開展社會調查的重點對象區。今日的牛津路火車站附近的地區,依然相對破舊。
上圖:牛津路火車站下的酒吧和破舊街區,今日依然是一個相對混亂的地方,也是極具「個性」年輕人聚會的地方。
在曼城期間,恩格斯常常在棉紡織品交易中心(後改為皇家交易中心,現在是一家劇院)與其他商人進行會面。下圖:交易中心
上圖:曼城皇家交易中心
恩格斯在曼城時期,他的住所和辦公室也更換過很多次。Southgate是恩格斯曾經辦公室所在地。據《馬克思在曼城》一書記載,馬克思和恩格斯也常常造訪這裡的愛爾蘭酒吧。在我去拜訪的時候,正好看到一家號稱英國曼城最古老的愛爾蘭酒吧,不知當年馬克思與恩格斯是否是這裡的常客。當我今天去此地的時候,與該酒吧夥計聊天,他們都知道恩格斯的故事,還幫我指出辦公室可能的樓層。
上圖:Southgate的街景
在如今的牛津路火車站附近,有一個叫「小愛爾蘭」的地方(Little Ireland),恩格斯是這樣描述它的:
「在一條深深的衚衕里,在Medlock河的拐彎處,在四面被高高的工廠和堤壩包圍的地方,在眾多的建築物中,有兩座狹小的木屋。這裡生活著4000多人,大部分來自愛爾蘭。小木屋又臟又破舊,是當時最小的那種類型的房屋。這裡的街道坑窪不平,破爛不堪, 路面上有很多小水坑。這兩座房屋破舊,窗戶破損嚴重,表層刷著一層油漆,房門顫抖不停,門框也破損嚴重。 污濁不堪的生活環境,也是人類所能忍受的極限吧。」
如今的小愛爾蘭(Little Ireland) – 靠近牛津路火車站
曼城的Deansgate,屬於曼城的城堡區(castle field)。這裡河流縱橫,是18-19世紀曼城棉紡織品主要的運輸通道。自從開通了自曼城-利物浦的火車,曼城的貨物就通過鐵路運往利物浦,然後通過輪船運往海外,自此,這些運河的運輸功能就謝幕了。
上圖:曾經的倉庫與運河區,這裡依然保存著一些百年前的倉庫和水閘。
上圖:位於曼徹斯特大學學生宿舍區的恩格斯當年的住所之一。
為紀念恩格斯在曼城的生活和工作歷史,1976年1月1日,曼城市政廳在這裡掛牌。
2017年8月,英國藝術家Phil Collins將一尊立於烏克蘭的恩格斯雕像運到英國,安放在曼城斯特的「第一街」(the First Street) 。147年後,恩格斯的「回歸」在英國社會掀起一翻大辯論。但最終,恩格斯,還是回到了這裡。
餘論:
歷史為何讓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曼城相遇?為何曼城在「共產黨宣言」和其它著作寫作中起著如此重要的作用?或許是因為這裡的紡織業和工業製造業,大量的產業工人生活在社會的底層,資本家在社會的中上層佔有大量的剩餘價值。
或許,.....
但不管如何,歷史在這裡發生,並影響未來世界的發展,因此,這裡的一切值得今天的我們來紀念。
同時,深刻的反思為何歷史在這裡發生,對於世界的未來發展,依然有著警示性意義。
以此文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以及他與恩格斯偉大的革命友誼。
TAG:世話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