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常見中藥材——蒼耳子

常見中藥材——蒼耳子

蒼耳子

【別名】牛虱子、胡蒼子、蒼郎種、棉螳螂、菜耳實、毛耳子、蒼子、老蒼子、蒼株子、胡寢子等

【炮製】

蒼耳子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原名枲耳實。

其炮製南北朝劉宋時期為:「凡採得,去心。取黃精,用竹刀細切,拌之,同蒸,從巳至亥,去黃精,取出,陰乾用」(《雷公炮炙論》)。

唐代有燒灰的方法(《備急千金藥方》)。

宋代有微炒(《太平聖惠方》)。

明代有酥制(《普濟方》)、酒拌蒸(《本草乘雅半偈》)。

清代基本沿用前法。

現在主要的炮製方法有炒黃等。

【炮製方法】

1.蒼耳子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2.炒蒼耳子 取凈蒼耳子,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焦黃色,刺焦時即可,碾去刺,篩凈。用時搗碎。

【炮製作用】

蒼耳子生品消風止癢力強,多用於皮膚痒疹、疥癬等皮膚病。如治療疔瘡初起的七星劍(《外科正宗》)。治白癜風和麻風,可用蒼耳子煎湯內服(《醫宗金鑒》)。

炒後可降低毒性,偏於通鼻竅,祛風濕,止痛。常用於鼻淵頭痛,風濕痹痛。如治鼻淵頭痛的蒼耳子散(《嚴氏濟生方》)。治風濕痹痛、關節不利、攣急麻木,取蒼耳子煎服有效(《食醫心鏡》)。

【性味歸經】

蒼耳子味辛、苦,性溫;有毒。歸肺經。

蒼耳子味甘、苦、辛,性溫,有小毒。入肺、肝經。

【功效與主治】

蒼耳子具有散風濕、通鼻竅的功能[2]。

蒼耳子具有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的功效。用於風寒頭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淵,風疹瘙癢,濕痹拘攣。(《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蒼耳子生品消風止癢力強,多用於皮膚痒疹、疥癬等皮膚病。如治療疔瘡初起的七星劍(《外科正宗》)。治白癜風和麻風,可用蒼耳子煎湯內服(《醫宗金鑒》)。

炒蒼耳子可降低毒性,偏於通鼻竅,祛風濕,止痛。常用於鼻淵頭痛,風濕痹痛。如治鼻淵頭痛的蒼耳子散(《嚴氏濟生方》)。治風濕痹痛、關節不利、攣急麻木,取蒼耳子煎服有效(《食醫心鏡》)。

蒼耳子具有散風寒,通鼻竅,止痛,止癢,殺蟲的功效。治風寒頭痛,鼻淵,鼻塞,牙痛,風濕痹痛,肢體拘攣,麻風,疥癩,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

煎服:4.5~9。用量不宜過大。蒼耳口服中毒量為30~90g

【禁忌】

虛性頭痛、痹痛禁服。

【貯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通風乾燥處。

【附方】

1.蒼耳子散(《濟生方》):辛夷仁、蒼耳子、白芷、薄荷。為細末,食後用蔥、菜湯潤下。功能散風寒,通利鼻竅,治鼻淵,流黃濁鼻涕,鼻塞不通。

2.化核膏(《全國葯成藥處方葯》):連翹、玄參、苦參、白斂、白芥子、僵蠶、柏子仁、大黃、荊芥、防風、公丁香、木鱉子、藿香、壁虎、蜘蛛、蝸牛、菊花根、牛蒡子、何首烏藤葉、蒼耳子、麝香、熬膏。外敷治瘰癧。

3.治麻風方(《洞天和奧旨》):蒼朮、蒼耳子。各為未、米飽為丸。治大麻風。

4.治頭痛方(《本草匯言》):天麻、白菊花、蒼 耳仁。水煎服。治諸風眩暈,或頭腦攻痛。

【配伍應用】

1.配辛夷:蒼耳子辛苦而溫,專人肺經,能使清陽之氣上行巔頂,有散風通竅之功,並能燥濕止痛;辛夷辛溫,亦為人肺經之葯,能上走腦舍,祛風通鼻,散寒止痛。二者相須配伍,具較強之疏散風寒、宣通鼻竅的作用,為治鼻病的常用藥對。

2.配白蒺藜:二葯均能散風止癢,而蒼耳子偏於宣散風濕,白蒺藜偏於解郁散結,二葯合用則止癢效力更強。可用治皮膚風疹瘙癢、濕瘡、疥癬等。內服外洗皆可。

3.配威靈仙:二葯皆具散風除濕之功,然蒼耳子偏於發散風濕,而威靈仙長於走通經絡,一偏於走表散風濕兼止痛,一偏於人里通絡脈而蠲痹,二者相配則散風除濕力增。可治風濕痹痛或局部皮膚麻木。

4.配葶藶子:葶藶子辛、苦,性大寒,辛散苦泄,功專瀉肺氣之實而下氣定喘;蒼耳子甘、苦,性溫,溫和疏達,苦以燥濕,甘緩不峻,有發汗散風除濕之功。兩者皆為肺經之葯,一寒一溫,一偏走里,一偏行表,相使配伍,瀉肺祛痰,發汗散風力增。可用於外感寒濕、痰飲壅肺、水腫脹滿等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佑中醫 的精彩文章:

薑湯對症才養生,4類人不適合吃薑
良藥苦口:好的中藥方劑一定是苦的嗎?

TAG:福佑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