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出了一個上聯,一考生轉頭就離開,結果就是他被欽點為狀元!
我們今天有中考,高考後面還有考研,考博,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國家要選拔人才怎麼辦呢?當然也有開始,這就是封建制度形成之後開始的科舉考試。
科舉制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世界上最後一屆科舉考試結束於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科舉制度一般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
根據歷史資料的記載,自唐高祖起,到清光緒年間,有據可考的文武狀元一共有777位,而狀元位置之爭,各朝各代都十分激烈,必須是才識武藝最拔尖之人。不過難分高下之時,便多出來一番趣事,比如乾隆年間的一次科考,有兩位學子水平不相上下,最後還是乾隆用一上聯將他們兩人分出勝負,而勝者竟是先主動認輸的那位。
我們都知道,乾隆繼承了康熙的皇位成為了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但是乾隆皇帝一生都比較高傲自負,對中國文化也很有研究,自號「十全老人」,平時也就喜歡舞文弄墨,尤其是對對子,寫詩歌之類的更是熱衷,相傳乾隆是歷史上留下詩歌最多的人,不過好像也沒怎麼流傳開來。
相對來講,乾隆在對對子方面的造詣比詩歌要強上不少,也留下來不少奇聞軼事,相傳在一次科舉的殿試中,必須有乾隆從兩位考生中選出以為作為狀元,為了顯示自己的不凡,乾隆想到了用對對子來選拔考生,隨即在考試中乾隆出了上聯 「煙鎖池塘柳」,看似簡單,實則暗含了金木水火土五行。
兩位考生聽了後,都低頭苦思冥想。同時大臣們也都低下頭苦思冥想,過了一會兒,有一個考生抬起頭說:「啟稟皇上,這個上聯難度太大了,我對不出來,請求先行告退。」說完轉身就要走,而另一個考生還在琢磨,乾隆見狀,立馬說道:「站住,朕就欽點你為狀元了!」這讓在場的人都十分意外。
大家都沒反應過來這是怎麼回事,乾隆這時候發話了,說這個對聯確實比較難,他自己也沒有想出下聯,這位考生知道對不上,能夠當機立斷,果斷放棄,將來必定能有一番作為,所以點了這位考生狀元。這下大家猜恍然大悟!
也正是這樣,在歷史上留下了一段趣事,如果是你你能對出來嗎?大家發揮一下聰明才智,看看能否比過這位狀元?
※史上傳奇的一位皇后,從宮女到皇貴妃再到皇后,她只用了20年
※外國人眼中,清朝文字獄,乾隆是個應該受歷史譴責的暴君!
TAG:乾隆 |